第一章 冠心病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冠心病辨证论治的总体思路 1
(一)疼痛 1
(二)胸闷、喘憋、短气 2
(三)心悸 2
二、对382例冠心病心绞痛的粗略分类和用方统计 2
第二节 经典引述 7
一、《内经》《难经》相关条文 7
(一)六淫 7
(二)七情 11
(三)内生五邪 12
(四)正虚 13
(五)五脏相传 14
二、《伤寒论》《金匮要略》相关条文 17
(一)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 17
(二)热郁 22
(三)少阳枢机不利 23
(四)二阳并病 25
(五)热入血室 25
(六)阳虚阴盛 26
(七)水饮 28
(八)结胸、脏结 32
(九)寒邪 33
(十)瘀血 34
(十一)寒热错杂 35
(十二)奔豚 36
第三节 医案百例 36
一、火热 37
(一)概述 37
(二)医案举隅 40
二、寒盛 56
(一)概述 56
(二)医案举隅 58
三、湿浊 90
(一)概述 90
(二)医案举隅 91
四、痰饮 99
(一)概述 99
(二)医案举隅 100
五、瘀血 119
(一)概述 119
(二)医案举隅 121
六、正虚 132
(一)概述 132
(二)医案举隅 133
七、五脏相干 159
(一)概述 159
(二)医案举隅 159
第二章 高血压病 176
第一节 概述 176
第二节 经典启示 177
一、《内经》启示 177
二、《伤寒论》《金匮要略》启示 179
第三节 医案举隅 182
一、邪实 182
第三章 发热 241
第一节 概述 241
第二节 医案举隅 243
第四章 肝风 307
第一节 概述 307
第二节 医案举隅 309
第五章 咳嗽 369
第一节 概述 369
第二节 医案举隅 370
第六章 头痛 418
第一节 概述 418
第二节 医案举隅 419
第七章 不寐 458
第一节 概述 458
一、理论指导 459
(一)《内经》指导 459
(二)仲景论不寐 460
二、首分虚实 461
三、脉诊为中心辨证论治方法 461
第二节 医案举隅 462
第八章 汗证 500
第一节 概述 500
一、生理之汗 500
二、正汗 502
(一)卫分证不是一个独立传变阶段 502
(二)测汗法 505
三、汗证 508
四、汗法 509
(一)汗法适用范围及其指征 510
(二)发汗的条件 512
五、战汗 513
(一)战汗的机理 513
(二)战汗的临床表现 515
(三)战汗的转归与调养 515
第二节 医案举隅 516
一、汗证 516
(一)邪实汗出 516
(二)正虚汗出 533
二、汗法 558
第九章 论乌梅丸的临床应用 587
第一节 概述 587
一、乌梅丸的理解 587
《伤寒论》《金匮要略》关于乌梅丸的记述 587
二、乌梅丸的应用 592
(一)肝的疏泄功能 592
(二)乌梅丸的应用指征 593
第二节 医案举隅 593
第十章 论少阳病小柴胡汤本质及应用 638
第一节 概述 638
一、少阳病的本质 638
(一)血弱气尽 639
(二)邪气因入 639
(三)发病方式 640
(四)阳微结 640
(五)病位问题 644
(六)《伤寒论》六经病传变次序 645
(七)少阳病传变 646
(八)小柴胡汤方义 649
(九)少阳病禁忌 650
(十)战汗问题 651
(十一)少阳病脉象 652
二、小柴胡汤证诸症的机理分析 654
(一)少阳病提纲证 654
(二)少阳病主症 656
三、但见一证便是问题 659
四、小柴胡汤或然症分析 660
五、不典型小柴胡汤证的分析 663
六、小柴胡汤类方 675
(一)柴胡桂枝汤 675
(二)大柴胡汤 677
(三)柴胡桂枝干姜汤 678
(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79
第二节 医案举隅 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