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装甲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总参谋部装甲兵部编辑部
  • 出 版 社: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6514028
  • 页数:575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编 创建人民坦克兵 4

第一章 艰难中诞生 4

第一节 人才准备 4

第二节 坦克队相继成立 7

第三节 初试锋芒 16

一、东满剿匪 16

二、夜战靠山屯,再战望河铺 17

三、夜袭历城,攻克济南永固门 19

第二章 战斗中成长 22

第一节 参加战略决战 22

一、强攻锦州 22

二、驰骋淮海 26

三、天津攻坚 31

四、进军宁沪 34

第二节 扩建坦克师团 36

第三章 兵种建立的前夕 47

第一节 欢庆之中显雄姿 47

一、参加北平入城式 47

二、西苑受阅 48

三、参加开国大典 49

第二节 抢占玉门,挺进迪化 51

第三节 筹建兵种机关 57

第二编 组织编制 63

第四章 装甲兵领导机关 63

第一节 领导机关的建立 64

一、解放军装甲兵领导机关 64

二、军区装甲兵领导机关 65

第二节 体制调整 67

一、职能的调整 67

二、编制的调整 67

第三节 体制改革 69

一、装甲兵部的建立 69

二、两级装甲兵部机关的精简 70

第五章 装甲兵部队 72

第一节 大量扩建装甲兵部队 72

一、建立独立和队属的装甲兵部队 72

二、组建坦克乘员训练机构 74

三、调整体制编制 76

四、按车型调整部队编制 77

第二节 整编装甲兵部队 78

一、坦克师的组建与调整 79

二、增编陆军军属坦克团 79

三、编制的试验与检验 80

四、重建坦克乘员训练机构 82

第三节 装甲兵部队编入集团军建制 82

第六章 院校和科研机构 85

第一节 院校 85

一、创建与扩建 85

二、调整与撤销 90

三、重建与改革 92

第二节 科研机构 95

一、组建与扩建 95

二、调整与发展 96

组织编制建设的主要经验 98

第三编 武器装备 108

第七章 主要战斗车辆 108

第一节 从进口到仿制 108

一、进口苏式坦克 108

二、59式中型坦克装备部队 109

第二节 自行研制和改进 110

一、62式轻型坦克 111

二、63式水陆坦克 112

三、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 114

四、参加核试验及特种条件下的试验 115

第三节 曲折发展的十年 116

一、“会战”新型车辆 116

二、69式中型坦克 117

三、两次重要的装备会议 118

第四节 发展主战坦克与新型装甲战斗车辆 119

一、主战坦克 119

二、装甲输送车和步兵战车的发展 120

第八章 其他装甲车辆 122

第一节 火力支援车辆 122

一、122毫米自行榴弹炮 122

二、履带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 123

三、双管37毫米自行高炮 124

四、履带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 125

第二节 战斗保障车辆 125

一、装甲指挥车 125

二、装甲通信车 126

三、坦克架桥车 127

四、两种坦克扫雷器 127

第三节 技术、后勤保障车辆 128

一、修理工程车 128

二、抢救车 129

三、50吨坦克运输车 132

四、装甲救护车 132

五、越野加油车 133

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经验 134

第四编 作战行动 143

第九章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43

第一节 备战出征 144

一、奔赴朝鲜战场 144

二、向战区开进 145

第二节 参加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 148

一、以间接瞄准射击配合步兵作战 148

二、加强防坦克地域,打敌坦克 149

三、以直接瞄准射击支援步兵战斗 151

四、马良山反击战 152

五、正洞西山歼灭战 154

第三节 参加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 156

一、支援步兵巩固阵地 157

二、栗洞东山和官岱里西山战斗 158

三、石岘洞北山和190·8高地争夺战 159

四、轮换作战,坦克3师入朝 160

第四节 参加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 161

一、支援步兵反复争夺西场里北山和67高地 162

二、支援步兵进攻281·2和394·8高地 164

三、主动出击,配合上甘岭防御作战 167

第五节 参加反登陆作战的组织与准备 168

一、坦克1师再次入朝 169

二、正面战场主动出击,掩护反登陆作战准备 171

第六节 参加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 172

一、栗洞南山和座首洞南山战斗 173

二、配合步兵进攻381诸高地的战斗 174

三、配合步兵进攻198·6高地和正洞西北山 175

四、配合步兵攻占石岘洞北山 177

五、参加金城反击战 179

第七节 战斗中装甲兵部队的炮兵 182

一、地面炮兵的战斗 182

二、高射炮兵的战斗 184

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的主要经验 187

第十章 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192

第一节 战前准备 193

第二节 参加高平战役 194

一、抢占东溪 195

二、铁骑开路,围攻高平 197

三、插向扣屯 200

四、激战复和 202

五、攻克天险朔江 205

第三节 参加谅山战役 208

一、攻打探某,夺占同登 208

二、攻克支马 210

三、支援步兵攻克谅山 211

第四节 参加老街、沙巴战役 215

一、抢占红河滩头阵地 215

二、勇闯孟康 216

三、支援步兵攻克老街 218

四、步坦协同,打通10号公路 220

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主要经验 222

第十一章 参加其他作战行动 227

第一节 参加西藏平叛 227

第二节 强夺入侵珍宝岛的坦克 228

第三节 镇守西沙 231

第四节 保卫南疆 232

一、老山防御战 233

二、保卫法卡山,炮击靠茅山 234

第五编 部队训练 242

第十二章 坦克部(分)队训练 242

第一节 兵种建立初期的训练 243

一、接装和临战训练 243

二、组建坦克编练基地,培训新乘员 246

三、组训新的坦克部队 248

第二节 正规化训练 248

一、训练内容系统完整 249

二、健全制度与法规 250

三、加强专业技术训练 251

四、组建坦克教导团(营),坚持先训后补 253

第三节 “以我为主”开展群众练兵活动 256

一、开展一专多能活动 256

二、狠抓基础,苦练基本功 257

三、开展群众练兵活动 258

第四节 训练的挫折与恢复 263

一、部队训练受到干扰 263

二、组织野营拉练 264

三、全面恢复正规训练 266

第五节 在全面改革中前进 268

一、进一步完善先训后补的训练体制 268

二、改革训练内容,提高训练起点 270

三、改革战术训练 272

四、改革训练管理和训练手段 275

第十三章 干部在职训练 278

第一节 实施正规训练 278

第二节 贯彻“以我为主”的方针,改进干部训练 284

一、深入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 284

二、改进干部的战术训练和司令部训练 285

三、培养技术精,会教学的尖子 287

第三节 加强战备,恢复训练 288

一、初步恢复训练 288

二、大办教导队 289

三、集训首长和机关干部 291

第四节 拓宽知识领域,提高现代作战指挥能力 292

一、加强战术训练,提高合同作战能力 292

二、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294

第十四章 其他兵种、专业部(分)队训练 296

第一节 边组建,边训练 296

第二节 加强专业技术和应用训练 299

一、进行正规化训练 299

二、开展“一专多能”和“三手”活动 300

三、开展群众性大练兵,突出专业基础训练 301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训练 302

第四节 加强合同训练 304

一、进行训练改革 304

二、围绕合成加强战术训练 307

第十五章 训练器材和场地 310

第一节 初具规模 311

第二节 形成体系 313

第三节 恢复发展 315

第四节 开辟新径 316

部队训练的主要经验 320

第六编 院校教育 331

第十六章 指挥员的培养 331

第一节 短期速成转为系统正规培训 331

一、短期速成教育 331

二、系统正规教育 335

第二节 探索“以我为主”的教育路子 340

一、完善培训体系,开始教学改革 340

二、推广郭兴福教学法 342

三、“左”的干扰,教育中断 344

第三节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指挥人才 345

一、恢复院校教育 345

二、深化教学改革 349

第十七章 技术人员的培养 358

第一节 完善培训体制,实施正规教育 358

一、应急培训 358

二、实施正规教育 360

第二节 调整体制进行教学改革 364

一、教学改革的探索 364

二、改革教学方法 367

第三节 恢复技术人员的培养 368

第四节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技术人才 370

一、恢复正规培训 370

二、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 373

三、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377

院校教育的主要经验 381

第七编 技术工作 392

第十八章 平时技术保障 392

第一节 学习苏军经验,实施正规的技术管理 392

一、建立技术保障体系 392

二、建立规章制度 394

三、为消灭车辆事故而斗争 397

第二节 “以我为主”开展技术工作 399

一、颁发新的技术工作条令 399

二、开展技术革新活动 400

三、计划使用,均衡修理 402

四、厉行节约,改善器材供应 404

五、开展车辆标准化和单车责任制活动 405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技术工作 406

一、技术工作受到破坏 407

二、恢复与调整 409

第四节 在改革中前进 410

一、恢复与健全技术保障体系 410

二、进一步完善技术工作法规 411

三、整顿装备,加强技术管理 413

四、改革器材供应与管理 415

五、装备维修改革 416

六、向管理现代化迈进 421

平时技术保障的主要经验 423

第十九章 战时技术保障 428

第一节 抗美援朝作战的技术保障 429

一、技术保障概况 429

二、战前准备 430

三、现地组织坦克的抢救与抢修 431

四、战地装备管理 433

第二节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技术保障 435

一、技术保障概况 435

二、战前准备 436

三、现地组织坦克的抢救与抢修 439

四、恢复车辆,准备再战 442

战时技术保障的主要经验 443

第八编 军事学术 452

第二十章 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452

第一节 兵种建立、进入正规化建设时期的学术研究工作 452

第二节 贯彻“以我为主”方针加强学术研究工作 456

第三节 新时期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459

一、总结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经验 460

二、修改和重新颁发装甲兵战斗条令 460

三、召开学术讨论会,广泛交流研究成果 461

第二十一章 作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464

第一节 奠定装甲兵作战理论的基础 464

一、总结实战经验上升为理论 464

二、学习苏军坦克兵作战理论 466

第二节 装甲兵作战理论的形成 471

一、装甲兵的地位和作用 471

二、装甲兵运用原则 472

三、在合同战役中装甲兵的运用 472

四、装甲兵战术 474

第三节 作战理论的发展 476

一、总结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经验 476

二、确立机动作战的理论 478

三、探索现代作战的新理论 482

学术研究的主要经验 489

第九编 政治工作 496

第二十二章 平时政治工作 496

第一节 兵种建立初期的政治工作 496

一、建立政治机关 496

二、确立党管技术的原则和保障技术建设的政治工作方针 497

三、制定装甲兵政治工作条例、制度 500

四、开展消灭车辆事故的群众运动 502

第二节 正规化训练时期的政治工作 504

一、确立以保证军事训练任务为中心的政治工作指导思想 504

二、开展“三场”政治工作 508

三、做好技术革新和一专多能活动中的政治工作 510

四、实行政治主官登车制度 512

第三节 新时期的政治工作 514

一、清除“左”的影响,恢复政治工作优良传统 514

二、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端正政治工作指导思想 516

三、适应战略转变,探索新时期的政治工作 521

第二十三章 战时政治工作 525

第一节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工作 525

一、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敢打必胜信心 525

二、发挥政治优势,提高车辆完好率 527

三、开展战时立功运动 529

四、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531

第二节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的政治工作 533

一、抓好临战教育 533

二、轮训骨干提高战时政治工作能力 534

三、开展战场鼓动和杀敌立功活动 535

四、加强单车思想建设,发挥整体战斗威力 537

五、发挥党委、支部领导作用 540

政治工作的主要经验 543

后记 549

附录 551

一、装甲兵大事年表 551

二、历任装甲兵领导人、总参装甲兵部主要领导人名单 573

三、作战行动附图 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