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海蜇 1
1.1 分类与形态 1
1.1.1 海蜇的分类地位及近缘种 1
1.1.2 海蜇的外部形态特征 3
1.1.3 海蜇的内部构造 4
1.1.4 面蜇的形态结构 7
1.2 繁殖习性与生活史 8
1.2.1 性腺发育 8
1.2.2 产卵类型与繁殖力 9
1.2.3 生活史 11
1.2.4 摄食方式和摄食习性 21
1.2.5 再生与共生 24
1.3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海蜇食性与营养级 25
1.3.1 辽东湾海蜇食性分析 25
1.3.2 辽东湾海蜇营养级研究 26
1.3.3 辽东湾海蜇不同生长阶段的同位素分析 27
1.4 实验室内海蜇生态学研究 29
1.4.1 实验室内海蜇单因子生态实验 29
1.4.2 实验室内海蜇多因子交互生态实验 44
1.5 海蜇的自然生态习性 49
1.5.1 辽东湾海蜇的分布与移动 49
1.5.2 辽东湾海蜇的海区调查 49
1.5.3 辽东湾海蜇资源的动态变化 54
1.5.4 海蜇生长、死亡 58
1.6 海蜇渔业 66
1.6.1 全国海蜇渔业概况 66
1.6.2 辽东湾海蜇渔业 68
1.6.3 黄海北部海蜇渔业 71
1.7 资源动态 72
1.7.1 相对资源量 72
1.7.2 资源时空分布 74
1.7.3 种群动态 75
1.7.4 资源量预报 80
1.7.5 径流对资源量的影响 82
1.7.6 水温、盐度、饵料丰度对海蜇资源量的影响 83
1.8 海蜇增殖与效果评估 87
1.8.1 放流试验 87
1.8.2 生产性放流 92
1.8.3 海蜇产量预报和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96
1.9 栖息地保护与资源修复 109
1.9.1 海蜇螅状体栖息地的海区调查 109
1.9.2 辽东湾海蜇栖息地保护示范区范围的划定 110
1.9.3 海蜇螅状体自然海区中生存实验 112
1.9.4 海蜇螅状体栖息地及资源量变动原因探讨 115
1.10 辽东湾海蜇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118
1.10.1 辽东湾海蜇自然捕获群体与养殖群体COI序列遗传分析 118
1.10.2 海蜇养殖群体及自然捕获群体ITS序列遗传分析 119
参考文献 121
第2章 沙蜇 126
2.1 分类与形态 126
2.1.1 沙蜇的分类地位及近缘种 126
2.1.2 沙蜇的形态特征 127
2.2 分布与暴发 129
2.2.1 沙蜇的分布与暴发 129
2.2.2 沙蜇暴发所带来的危害 130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0
2.3 沙蜇的生活史 131
2.3.1 浮浪幼虫 131
2.3.2 螅状幼体 132
2.3.3 螅状体的足囊繁殖 132
2.3.4 横裂幼体 132
2.3.5 碟状体 133
2.3.6 水母体 133
2.4 实验室内沙蜇生态学研究 134
2.4.1 盐度对沙蜇各发育阶段的影响 134
2.4.2 不同盐度条件下光照对沙蜇螅状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143
2.4.3 温度对沙蜇螅状体存活、生长和足囊繁殖的影响 151
2.4.4 投饵频次对沙蜇螅状体生长和足囊繁殖的影响 154
2.5 辽东湾沙蜇的海区分布与移动 154
2.5.1 沙蜇的海区分布 155
2.5.2 海区的温度、盐度特征及沙蜇的分布特征 158
2.5.3 沙蜇的分布移动规律及生态类型探讨 161
2.6 沙蜇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63
2.6.1 沙蜇的分子鉴定 163
2.6.2 沙蜇群体遗传多样性 168
参考文献 170
第3章 霞水母 175
3.1 分类与形态 175
3.1.1 霞水母的分类地位及生物学概况 175
3.1.2 白色霞水母的形态特征 176
3.2 分布与暴发 179
3.2.1 霞水母的分布与暴发 179
3.2.2 霞水母暴发所带来的危害 180
3.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1
3.2.4 白色霞水母生活史 182
3.2.5 胚胎发育及各阶段经历时间 182
3.2.6 浮浪幼虫与变态 183
3.2.7 螅状幼体 183
3.2.8 横裂与碟状幼体 184
3.2.9 水母体 184
3.2.10 白色霞水母生活史和其他常见钵水母的比较 185
3.3 实验室内白色霞水母生态学研究 186
3.3.1 盐度对白色霞水母螅状体和碟状幼体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186
3.3.2 光照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的影响 189
3.3.3 温度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与螅状体生长的影响 191
3.3.4 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的影响 194
3.3.5 温度、投饵频次对白色霞水母无性繁殖的联合影响 197
3.4 辽东湾白色霞水母分布与移动 198
3.4.1 辽东湾近海白色霞水母的分布 198
3.4.2 辽东湾近海白色霞水母海区分布的特征 200
参考文献 202
第4章 海月水母 205
4.1 分类与形态 205
4.1.1 海月水母的分类地位 205
4.1.2 海月水母的形态 205
4.1.3 黄、渤海海月水母种的分子鉴定 206
4.2 分布与暴发 211
4.2.1 海月水母的分布与暴发 211
4.2.2 海月水母暴发所带来的危害 211
4.3 海月水母的生活史 212
4.4 实验室内海月水母生态学研究 213
4.4.1 盐度对海月水母各发育阶段的影响 213
4.4.2 光照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各发育阶段的影响 215
4.4.3 温度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各发育阶段的影响 216
4.4.4 温度、盐度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生长的影响 218
4.4.5 盐度、投饵频次对海月水母碟状体生长的影响 219
4.5 辽东湾海月水母的分布 220
4.5.1 辽东湾近海海月水母的分布 220
4.5.2 海水温度、盐度特征及海月水母分布 221
参考文献 222
第5章 大型水母的比较研究与方法探讨 226
5.1 几种常见钵水母的生活史比较 226
5.1.1 产卵时间与季节 226
5.1.2 产卵方式 226
5.1.3 无性繁殖与直接发育 227
5.1.4 横裂生殖和碟状体形态 227
5.1.5 生活史的部分特征比较 227
5.2 几种钵水母类螅状体形态特征的比较 228
5.3 6种钵水母的碟状体形态区别 229
5.4 沙蜇与海蜇晚期碟状体的形态学研究 229
5.4.1 伞部 229
5.4.2 生殖腺下腔 230
5.4.3 胃腔 230
5.4.4 口腕部 231
5.5 辽东湾大型水母调查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231
5.5.1 调查网具 232
5.5.2 各调查时间段网具的选择 233
5.5.3 小结 233
5.6 辽东湾大型水母与浮游动物分布特征的相关性 234
5.6.1 2005—2007年大型水母与浮游动物的分布 234
5.6.2 大型水母与浮游动物分布的相关性探讨 238
5.7 辽东湾大型水母海区分布特征和生态习性的比较 239
5.7.1 大型水母海区的分布特征和海区的温度、盐度特征 239
5.7.2 辽东湾大型水母栖息的水域和生态类型比较分析 246
5.7.3 辽东湾大型水母生长速度的比较及不同海区间大型水母出现时间比较 247
5.7.4 近年来辽东湾大型水母资源状况的分析 249
5.8 黄、渤海几种大型水母的分子鉴定 249
5.8.1 黄、渤海4种大型水母的18SrDNA序列比较及系统分析 250
5.8.2 黄、渤海4种大型水母的ITS-5.8SrDNA序列比较及系统分析 255
5.9 辽宁沿海海蜇与沙蜇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260
参考文献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