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岩溶、岩溶形态及类型 1
1.1 岩溶 1
1.2 岩溶形态 1
1.3 岩溶类型 6
2 岩溶发育条件 8
2.1 可溶岩分类 8
2.2 岩溶层组分类 9
2.3 河谷地质结构分类 12
2.4 地下水补给类型 14
2.5 排泄基准面 15
3 岩溶发育作用 21
3.1 溶蚀作用类型 21
3.2 溶蚀作用与侵蚀作用 22
3.3 溶蚀作用与崩塌作用 23
3.4 溶蚀作用与堆积作用 24
4 岩溶发育规律 25
4.1 岩溶发育的选择性 25
4.2 岩溶发育的受控性 25
4.3 岩溶发育的继承性 28
4.4 岩溶发育的不均匀性 28
5 岩溶水特征 30
5.1 岩溶地下水赋存形式 30
5.2 岩溶地下水径流特征 31
5.3 均匀状纯可溶岩的河谷岩溶地下水垂直分带 42
5.4 均匀状纯可溶岩的河谷岩溶水动力类型 44
5.5 岩溶地下水位 47
5.6 岩溶地区河流分类 50
5.7 岩溶地下水动态 51
6 岩溶组合形态 53
6.1 岩溶地貌景观类型 53
6.2 地下岩溶组合形态 54
7 构造运动与岩溶发育史 58
7.1 地层分布特点 58
7.2 构造运动 60
7.3 新构造运动 64
8 古岩溶 70
8.1 古岩溶概述 70
8.2 古岩溶的种种迹象 71
9 深岩溶及岩溶随深度发育规律 74
9.1 岩溶发育深度 74
9.2 深岩溶的定义 74
9.3 深岩溶的成因 74
9.4 岩溶发育随深度增加而减弱的规律 78
10 岩溶渗漏 80
10.1 不同类型水库的主要岩溶水文地质问题 80
10.2 水库防渗评价原则 88
10.3 深岩溶渗漏问题 90
10.4 暗河间地下分水岭的利用 93
10.5 允许渗漏量 94
11 岩溶稳定 97
11.1 红黏土承载及抗滑稳定 97
11.2 土洞承载稳定 98
11.3 溶洞承载稳定 99
11.4 岩溶地区边坡稳定 103
11.5 承压渗透稳定 111
12 岩溶涌水与外水压力 114
12.1 概述 114
12.2 岩溶涌水 115
12.3 外水压力 120
13 岩溶与岩爆及水库诱发地震 122
13.1 概述 122
13.2 岩爆 123
13.3 水库诱发地震 125
14 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和利用 127
14.1 贵州省的水资源量及岩溶地下水资源量 127
14.2 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128
14.3 岩溶温泉的开发利用 132
14.4 大力推进岩溶地区的建库工作 134
参考文献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