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总论 3
第一章 证据法学概述 3
第一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4
第二节 证据法学的体系 7
第三节 证据法的理论基础 10
第二章 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21
第一节 外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21
第二节 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 36
第三章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45
第一节 证据裁判原则 46
第二节 直接言词原则 49
第三节 自由心证原则 53
第二编 证据论 59
第四章 证据的概述 59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59
第二节 证据采信的基本要求 63
第三节 证据的意义 73
第五章 证据的种类 76
第一节 物证 77
第二节 书证 80
第三节 证人证言 84
第四节 当事人陈述 92
第五节 被害人陈述 98
第六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100
第七节 鉴定意见 105
第八节 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 115
第九节 检查笔录、辨认笔录和侦查实验笔录 119
第十节 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 123
第六章 证据的分类 130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 130
第二节 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132
第三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136
第四节 本证与反证 140
第五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143
第六节 主要证据与补强证据 147
第七章 证据的规则 153
第一节 相关性规则 154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59
第三节 传闻证据规则 169
第四节 最佳证据规则 175
第五节 意见证据规则 180
第六节 拒证特权规则 183
第七节 补强证据规则 188
第三编 证明论 197
第八章 证明的概述 197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 197
第二节 证明的意义 199
第三节 证明的分类 200
第九章 证明对象 205
第一节 证明对象的概述 205
第二节 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213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 219
第四节 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222
第十章 证明责任 229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229
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 233
第三节 民事诉讼证明责任 241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责任 249
第十一章 证明标准 256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 256
第二节 刑事证明标准 262
第三节 民事证明标准 270
第四节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276
第十二章 证明方法 284
第一节 证明方法概述 285
第二节 逻辑方法 287
第三节 经验方法 290
第四节 推定 295
第五节 司法认知 303
第十三章 证据的运用 310
第一节 取证 311
第二节 举证 327
第三节 质证 335
第四节 认证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