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坛 1
从中国古代诗歌看中国传统战争观&邵青 1
倾听语音 超越语言——桐城派的“精诵”论&吕美生 8
冯梦龙谐谑思想探析&孟昕 20
中国古典小说观念的现代转换&梁苑 30
文学思想理论研究 36
跨越言意“断堑”——从隐喻视域论“象外之境”的生成逻辑&郭西安 36
《文心雕龙》“神思说”献疑&李蒙 46
文学批评史视野中的《六一诗话》&赵鸿飞 54
论严羽《沧浪诗话》的诗歌创作论&谢卓华 62
“性情之正”下的《诗经》解读——明永成间台阁诗人《诗经》观略探&汤志波 66
上古与中古文学研究 73
一花两果的同源神话&孙鸿博 73
《孝思赋》:梁武帝萧衍的自我书写&田丹丹 79
从《高士传》师友关系一探皇甫谧之政治理想&郑翠云 86
蔡伯喈形象新论&王露 91
论李白的“孤独意识”&马俊红 97
论李贺诗歌的意象创造及其产生的心理体验&于苗苗 109
秦观词之“词心”论析&李茜茜 116
宋人笔记中都城空间的重构&李启坤 123
苏轼祝文青词的人文精神与个人情怀&〔香港〕严宇乐 130
“五山文学”:宋代文学花园的一枝幽葩&王汝娟 136
近世文学研究 142
元人方道壡及其《选唐诗》等著述探考&李柯 142
元代散曲家盍西村的生平及其散曲创作研究&吴晗 156
《水浒传》的伟大在于其民间立场与忠义情怀&张宏 162
明代“后七子”之一梁有誉求学仕宦交游考&陈圣争 168
戴震《诗经》研究方法探微——以《关雎》为例&赵玉琦 175
论钱大昕与方苞的时文——古文纠葛&刘文彬 180
明清两代牡丹谱录考略&张千卫 184
现当代文学研究 193
女性主体与民族革命——读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杨飞 193
流行的革命文学家及其身份困境——谈蒋光慈的文学创作&杨飞 201
从冷酷到温情——谈霍建起电影《暖》对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的改编&王一琦 206
试论国际三大电影节20年获奖华语电影&温永至 211
语言学研究 219
近代汉语句末助词“裏”的来源辨议&梁银峰 219
《文始》初探&张虹倩 229
隐喻建构的认知心理研究&傅佳 曹京渊 234
陌生化的实现方式:辞格形成原理的审美维度探析&殷祯岑 240
小议“居然”的语法化&赵静 244
关键词类新闻语篇的互文分析&宋姝锦(韩国) 249
文学文献与考证 258
“孔雀”起兴新证&赵洁 258
齐武帝萧赜文学雅集述略&罗建伦 265
《文心雕龙·隐秀》篇补文真伪之管见&孙文秀 270
唐代杨惊事迹考略&霍生玉 277
明陈霆生年考&侯荣川 283
《撷芳集》初探&陈启明 287
学术杂论 298
洛阳市辖区行政村落地名调查分析&李线宜 谷红欣 298
《良友》画报广告研究&王淑芹 306
咸丰时期督抚威势的扩张之我见&孔曙光 何召壮 312
海外中国学研究 322
“复旦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文献中心”建设的初步构想&黄上 322
视域选择与审美转向——18、19世纪《诗经》在法国的早期译本概览&刘琳娟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