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1.1现实背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人居环境差异明显 1
1.1.2理论背景:人居环境学科需要多学科合作和新的研究视角 2
1.1.3政策背景: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乡村重构 4
1.2研究对象及案例区域的选取 5
1.2.1研究对象 5
1.2.2案例区域的选取 5
1.3研究动态 8
1.3.1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8
1.3.2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1
1.4研究内容 16
1.4.1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16
1.4.2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20
1.4.3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20
第二章 农户空间行为分析的理论框架 23
2.1过渡农户:当代农户性质的解读 23
2.2有限理性:农户空间行为的理论预设 26
2.3农户空间行为的理论基础 27
2.3.1 行为地理学的空间行为研究 27
2.3.2空间行为与社会空间结构 30
2.3.3行为-环境相互作用理论 31
2.4农户空间行为引导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 31
2.4.1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目标取向 32
2.4.2农户空间行为的引导和调控 32
2.5本章小结 34
第三章 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整体透视 36
3.1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影响因素 36
3.1.1乡村制度变迁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 36
3.1.2乡村经济发展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 37
3.1.3城市文化扩散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 39
3.2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过程分析 41
3.2.1农户居住空间行为 41
3.2.2农户消费空间行为 45
3.2.3农户就业空间行为 48
3.2.4农户社会交往空间行为 50
3.3农户空间行为变迁与乡村人居环境演化 53
3.4本章小结 57
第四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户空间行为与乡村人居环境(1978~1984年) 58
4.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乡村发展 58
4.1.1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变革 58
4.1.2统购统销政策的演变过程和影响 62
4.1.3家庭承包制实施的过程和影响 65
4.1.4乡村经济:没有发展的增长 66
4.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户空间行为特征 69
4.2.1农户居住空间行为特征 69
4.2.2农户消费空间行为特征 71
4.2.3农户生产空间行为特征 74
4.2.4农户社会交往空间行为特征 75
4.3乡村人居环境的演化特征 77
4.3.1乡村聚落形态的被动演化 77
4.3.2乡村生态环境的异化趋势 80
4.3.3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83
4.4本章小结 84
第五章 双轨经济体制下的农户空间行为和乡村人居环境(1985~1991年) 86
5.1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新变革 86
5.1.1乡村基层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调整 86
5.1.2合同定购制度与乡村农产品市场化 88
5.1.3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91
5.2有限市场调节下的农户空间行为特征 96
5.2.1农户居住空间行为特征 96
5.2.2农户消费空间行为特征 98
5.2.3农户生产活动的空间变动 104
5.2.4农户社会交往空间的延伸与重构 107
5.3乡村人居环境的演进序幕 108
5.3.1乡村聚落的空间拓展 108
5.3.2乡村人居环境恶化速度加快 113
5.3.3乡村人际关系网络的重新调整 116
5.4本章小结 119
第六章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户空间行为与乡村人居环境(1992~2008年) 121
6.1国家农村发展战略的转变 121
6.1.1国家经济体制的再次调整 121
6.1.2农村税费制度的变革 127
6.1.3城乡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善 129
6.2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户行为变迁及空间特征 136
6.2.1农户居住空间行为的变迁及空间特征 136
6.2.2农户消费行为的变迁及空间特征 142
6.2.3农户生产空间行为的变迁及空间特征 154
6.2.4农户社会交往空间行为的变迁及空间特征 158
6.3剧变中的乡村人居环境 162
6.3.1乡村聚落的扩张和形态的变迁 162
6.3.3乡村社会文化的更新 178
6.4本章小结 183
第七章 农户空间行为调控与乡村人居环境优化 186
7.1农户空间行为调控的内在机制 186
7.2乡村人居环境优化的路径选择 189
7.2.1规范农户居住空间行为,维护村落空间有序发展 189
7.2.2引导农户生产生活行为,防治乡村人居环境恶化 196
7.2.3积极培育当代新型农民,提高农户的人居环境意识 205
7.2.4基于政府保障的乡村人居环境的公共政策 211
7.3本章小结 220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222
8.1主要创新点和研究结论 222
8.2后续研究展望 224
参考文献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