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第一节 教化与对话体写作形式 2
一 道德教化的困境及道德问题探讨之特质 2
二 希腊人的独立思维与对话文体 6
三 《菲利布篇》作为道德教化的历史证据 10
第二节 《菲利布篇》研究现状与本书的结构 12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 20
一 文本关键词语的解释及义理考证 22
二 三级证法的相互支持 27
三 厚道式的解读 30
上篇:方法篇 37
第一章 对《菲利布篇》15b1—8的文本解读 37
第一节 一与多问题出现的文本背景 38
第二节 对《菲利布篇》15b1—8的解读 43
一 两个问题派与三个问题派之间的争论 44
二 三个问题——一种更可靠的解释 46
第三节 一种新的诠释可能 49
第四节 一与多问题的伦理意义 52
第二章 对“神赐的方法”的解读 55
第一节 对“神赐的方法”的五个评论的分析 56
一 第一个评论 56
二 第二个评论 59
三 第三个评论 59
四 第四个评论 62
五 第五个评论 68
第二节 “神赐的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74
第三章 对四大本体元素的分析 81
第一节 四大范畴与“神赐的方法”的逻辑关联 81
第二节 《菲利布篇》中“原因”范畴所承担的功能 85
下篇:快乐篇 91
第四章 柏拉图对“快乐”理解的基本模式 91
第一节 《理想国》第九卷对“快乐”的解读模式 92
第二节 《菲利布篇》对“快乐”的基本理解模式 95
一 “快乐”的基本模式与混合的快乐 98
二 “快乐”的基本模式与纯粹的快乐 111
小结 115
第五章 快乐、虚假、坏等解读种种 117
第一节 预期的快乐和虚假——对36c—41d的种种解读 122
一 对(A)的解答 132
二 对(B)的解读之种种 134
第二节 对(C)“好人—坏人论证”的理解 149
第三节 对(D)“快乐之虚假与快乐之坏的逻辑联结”的探索性讨论 155
第四节 其他类型的虚假快乐 164
小结 167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快乐观的回应 168
第一节 《菲利布篇》中基本的定义模式与过程论证 169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快乐论的批评 171
小结 182
结语 185
附录一 《菲利布篇》翻译 197
附录二 古希腊字母发音的分类 266
附录三 “分析—综合法”在柏拉图对话篇中的呈现 267
参考文献 269
后记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