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部分 理论探索 10
第一章 词汇知识 10
1.1什么是词 10
1.1.1结构主义语言学视角vs.心理语言学视角 10
1.1.2认知语言学视角 11
1.1.3社会语言学视角 12
1.1.4语料库语言学视角 13
1.1.5思考:SLA领域对词汇构念的界定 14
1.2词汇知识与词汇能力 17
1.2.1接受性vs.产出性词汇 17
1.2.2词汇知识广度与深度 19
1.2.3词汇能力发展的理论模型 21
1.2.4思考:从ACT理论看词汇知识描述体系 22
1.3总结 23
第二章 产出性词汇能力发展研究述评 27
2.1二语词汇知识的测量 27
2.1.1词汇广度/词汇量测试 28
2.1.2词汇深度测试 28
2.1.3产出性词汇测试 29
2.1.4词汇联想测试与P_ Lex测试 33
2.1.5思考:产出性词汇测量手段的优劣性 33
2.2基于知识连续体观的产出性词汇发展描述性研究 34
2.2.1接受性与产出性词汇发展关系 35
2.2.2产出性词汇广度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37
2.2.3产出性词汇深度知识发展的特征 41
2.3基于词汇知识状态转换观的产出性词汇发展描述 44
2.4产出性词汇发展的解释性研究:认知制约因素 45
2.4.1文本输入变量:接触频率效应 46
2.4.2学习者变量:语言能力 46
2.4.3文本加工变量:任务 47
2.4.4思考:附带与有意学习模式研究重心的趋同性 47
2.5总结 48
第三章 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向的变迁与发展趋势:主位与客位视角对接 51
3.1纵观:二语习得研究的三大取向 51
3.1.1语言学取向 52
3.1.2心理语言学视角 55
3.1.3社会学视角 58
3.2 SLA研究本体论重构 63
3.2.1 SLA过程作为多元联动体系:从绝对实证主义到相对主义 63
3.2.2复杂适应体系视角下的SLA实证研究方法 66
3.3二语产出性词汇发展解释性研究新趋势 67
3.3.1 etic视角 67
3.3.2 emic视角 68
3.3.3二语产出性词汇发展解释性研究的emic主位与etic客位对接互补视角 70
3.4结语 71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Etic客位视角 74
第四章 基于自主阅读的学术词汇形—义知识习得 74
4.1概念梳理 74
4.1.1内隐、外显、意识与注意 74
4.1.2附带与有意性词汇学习 75
4.1.3自主阅读条件下的附带与有意性词汇学习 76
4.2自主阅读、产出性词汇学习、学习者因素 76
4.2.1自主阅读与学词意愿 77
4.2.2从二语阅读的交互模型看大学生自主阅读学词行为 78
4.2.3从信息加工论看二语自主阅读学词行为 81
4.3实验一:学习者因素与产出性学术词汇习得效果 85
4.3.1研究问题 85
4.3.2被试 85
4.3.3实验任务 85
4.3.4实验工具、材料与实施 86
4.3.5数据结果分析 89
4.3.6结论:基于自主阅读的接受性/产出性通用学术词汇学习效果制约因素 93
4.4实验二:语境学词意愿的干预效果 94
4.4.1研究问题 94
4.4.2被试挑选 95
4.4.3学词意愿干预下的自主阅读任务 95
4.4.4基于自主阅读的学词效果检测 95
4.4.5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96
4.4.6结论:语境学词意愿的干预价值 96
4.5结语 97
第五章 低频学术词产出性能力发展与常用词超用 109
5.1大学学术英语写作中常用词超用与文长、二语水平的关系 109
5.1.1问题的提出 109
5.1.2调查对象与数据采集 111
5.1.3文本低频词使用概貌分析工具:P_ Lex 111
5.1.4统计结果与分析 113
5.1.5结论:常用词超用顽固性存在 115
5.2思考:常用词超用的心理机制 115
5.2.1早期词与晚期词操作定义 116
5.2.2二语词习得年龄效应 116
5.2.3晚期习得词义→形提取困难的依据 117
5.2.4常用词超用形成机制的一种理论假设 118
5.3常用词超用现象的矫正训练程序:有效性实验论证 119
5.3.1论证问题:机辅矫正程序是否有效? 119
5.3.2实验设计 120
5.3.3实验步骤 122
5.3.4统计结果与分析 122
5.4讨论:产出性机辅训练程序的优越性 124
5.4.1机辅阅读任务下频率与近现效应的协同作用 125
5.4.2人-机互动语境效应 126
5.5结语:低频词产出性词汇知识发展与义→形提取自动化过程 127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Emic客位视角 134
第六章 任务动机、任务投入量与产出性词汇学习 134
6.1词汇学习行为研究的“任务”聚焦 134
6.1.1“任务”相关研究 134
6.1.2教学理念与词汇学习 137
6.1.3研究问题 140
6.2研究设计 140
6.2.1任务复杂度与执行条件 140
6.2.2被试 141
6.2.3任务实施 141
6.2.4研究变量及其测量 142
6.3统计结果与分析 144
6.3.1实验组与参照组词汇学习成绩比较 144
6.3.2实验组任务投入量与词汇附带习得成绩的关系 145
6.3.3任务动机成分与任务投入量、产出性词汇知识学习效果的相关性 145
6.4讨论 147
6.4.1任务行为与词汇学习结果的复杂任务动机基础 147
6.4.2内容依托型多模态教学环境下产出性学术词汇发展的内外部联动制约因素 148
6.5结论:课程论坛生态学习系统解释模型 150
第七章 认知风格与大学英语学术性心理词汇语义网优化 157
7.1认知风格与二语学习 157
7.1.1场独立—场依存知觉风格与二语学习 157
7.1.2言语—表象信息表证偏好与二语学习 158
7.2心理词汇表征结构与词汇产出能力 159
7.2.1二语心理词汇表征结构研究 159
7.2.2双语心理词库静态表征结构的描述:层级模型 160
7.2.3从二语/双语表征结构看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发展 161
7.3大学英语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语义网构建中认知制约因素的优化调控 164
7.3.1大学英语学习者二语心理词汇语义网构建的认知制约 164
7.3.2二语心理词汇构建中认知制约因素的优化调控 166
7.4大学英语学术性心理词汇知识发展的微变化研究设计 167
7.4.1研究问题 167
7.4.2受试筛选 168
7.4.3实验材料与目标词 169
7.4.4实验步骤 169
7.5结果分析 170
7.5.1输入频率与加工方式对二语心理词汇语义网发展的影响 172
7.5.2认知风格引起心理词汇语义网发展过程的个体差异 174
7.6结语:心理词汇语义网构建的个体差异性 177
第八章 学术英语词汇产出性知识学习动机的生态心理学解析 180
8.1生态心理学对二语学习动机研究的指导意义 180
8.1.1基于信息加工论的动机静态研究:人—环境的二元分离 181
8.1.2基于生态性情景认知观的二语动机研究:人—环境的动态交互 184
8.1.3学习者—环境交互体的内涵界定 188
8.2研究设计 188
8.2.1产出性学术英语词汇网络协作学习任务:人人网异步互动造句 189
8.2.2研究问题的提出 190
8.2.3研究方法与测量工具 190
8.3定量数据采集与统计分析 192
8.3.1总体参与量每周波动情况描述 192
8.3.2参与频次的各专业班级分布情况描述 193
8.3.3个体参与频次与参与模式分布情况描述 194
8.3.4问卷数据分析:造句行为的制约因素 195
8.4定性数据采集与分析 201
8.4.1定性研究问题与访谈对象 201
8.4.2学习者—环境交互属性的个案诠释 202
8.5学术英语词汇产出性知识学习动机的生态心理学解释模型:以网络造句任务为例 207
第九章 从复杂适应系统论看大学生学术英语词汇产出能力发展 214
9.1二语习得中的复杂适应性系统特征 214
9.2 CAS视角下的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前期成果 217
9.2.1传统认知/社会心理学视角vs.CAS视角 217
9.2.2双语词库动态表征结构的涌现过程模拟:联结主义学习模型 219
9.2.3双语词汇网络结构特征的涌现:交织模型 222
9.2.4词汇产出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动态描述 223
9.3研究程序 225
9.3.1前期研究的启示: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225
9.3.2被试 227
9.3.3实验步骤 227
9.4数据采集与分析 230
9.4.1可量化变量:描述学术词发展行为 230
9.4.2组群样本定量分析 232
9.4.3个案定量十定性分析 238
9.5大学生学术词产出能力发展的复杂适应体系:聚焦个体差异 266
第四部分 回归理论探究 270
第十章 产出性学术英语词汇的学习理论模型建构与教学启示 270
10.1英语学术词汇产出能力发展的局部学习理论模型 270
10.1.1二语词汇的行为主义学习模型:“义—形”链接强化 271
10.1.2二语词汇的认知主义学习模型:输入—加工—心理存储—输出 272
10.1.3二语词汇的社会建构主义学习模型:情境化协作加工 273
10.2英语学术词汇产出能力发展的整体主义学习理论模型 274
10.3教学启示 276
10.3.1塔式课程体系建构:产出性学术词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77
10.3.2教学目标参数:课程目标词的确定 278
10.3.3产出性学术词汇教学设计原则 281
10.4结语 284
参考文献 285
索引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