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论 1
1.1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 1
1.2建筑力学的基本任务 4
思考题 5
第2章结构的力学模型与计算简图 6
2.1力的概念及性质 6
2.1.1刚体和变形体 6
2.1.2力的概念和力的表示 7
2.1.3静力学公理 8
2.1.4汇交力系的合成 10
2.2力对点之矩 10
2.2.1力矩的概念 10
2.2.2合力矩定理 10
2.3力偶的概念及性质 12
2.3.1力偶的概念 12
2.3.2力偶矩的计算 12
2.3.3力偶的性质 12
2.3.4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13
2.4约束与约束力 13
2.4.1约束与约束力的概念 13
2.4.2工程中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力 14
2.5结构的计算简图 17
2.5.1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 17
2.5.2杆件结构的简化 17
2.6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20
2.7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23
2.8杆件的变形形式 24
2.8.1基本变形 24
2.8.2组合变形 25
思考题 25
习题 27
第3章 平面力系的平衡 32
3.1平面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32
3.1.1力的平移定理 32
3.1.2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 34
3.1.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34
3.1.4主矢和主矩的计算 36
3.1.5平面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 36
3.2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38
3.2.1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38
3.2.2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应用 39
3.2.3平面力系的几个特殊情况 42
3.2.4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44
思考题 47
习题 47
第4章 杆件的强度与刚度 51
4.1拉压杆 51
4.1.1工程实例和计算简图 51
4.1.2轴力和轴力图 52
4.1.3拉压杆的应力 55
4.1.4拉压杆的变形 57
4.1.5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59
4.1.6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65
4.2受扭轴 69
4.2.1工程实例和计算简图 69
4.2.2扭矩和扭矩图 70
4.2.3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72
4.2.4圆轴扭转时的变形和刚度计算 76
4.3单跨梁 78
4.3.1工程实例和计算简图 78
4.3.2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内力图 79
4.3.3梁弯曲时的应力 90
4.3.4梁的弯曲强度计算 96
4.3.5梁弯曲时的变形 101
4.3.6梁的弯曲刚度计算 104
4.4组合变形杆件 105
4.4.1组合变形的工程实例与求解方法 105
4.4.2斜弯曲梁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106
4.4.3偏心压缩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110
4.5连接件 113
4.5.1连接和连接件 113
4.5.2剪切强度的实用计算 113
4.5.3挤压强度的实用计算 114
思考题 116
习题 117
第5章 压杆稳定 125
5.1压杆稳定的概念 125
5.2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 127
5.2.1细长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 127
5.2.2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128
5.2.3抛物线公式 129
5.3压杆的稳定计算 130
5.3.1安全因数法 130
5.3.2折减因数法 131
5.4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135
思考题 137
习题 138
第6章 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141
6.1概述 141
6.1.1几何不变体系与几何可变体系 141
6.1.2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 142
6.1.3刚片、自由度和约束的概念 142
6.2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 144
6.2.1基本组成规则 144
6.2.2对瞬变体系的进一步分析 146
6.3几何组成分析举例 147
6.4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定性的关系 148
6.5平面杆件结构的分类 149
思考题 151
习题 151
第7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 154
7.1多跨静定梁 154
7.1.1工程实例和计算简图 154
7.1.2多跨静定梁的几何组成 155
7.1.3多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 155
7.1.4多跨静定梁的受力特征 157
7.2静定平面刚架 158
7.2.1工程实例和计算简图 158
7.2.2静定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 159
7.3静定平面桁架 163
7.3.1工程实例和计算简图 163
7.3.2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 165
7.3.3梁式桁架受力性能的比较 169
7.4静定平面组合结构 171
7.4.1工程实例和计算简图 171
7.4.2静定平面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绘制 172
7.5三铰拱 174
7.5.1工程实例和计算简图 174
7.5.2三铰拱的内力计算 175
7.5.3合理拱轴的概念 179
思考题 180
习题 181
第8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 185
8.1概述 185
8.1.1位移的概念 185
8.1.2计算位移的目的 186
8.2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 187
8.2.1实功与虚功 187
8.2.2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188
8.2.3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 189
8.2.4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 191
8.3图乘法 195
8.3.1图乘公式及适用条件 195
8.3.2图乘技巧 198
8.4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202
思考题 203
习题 203
第9章 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位移 206
9.1概述 206
9.1.1超静定结构的概念 206
9.1.2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207
9.1.3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方法 209
9.2力法 209
9.2.1力法的基本原理 209
9.2.2力法的典型方程 211
9.2.3力法的计算步骤和举例 213
9.2.4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223
9.2.5对称性的利用 225
9.3位移法 230
9.3.1位移法的基本原理 230
9.3.2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与基本结构 234
9.3.3位移法的典型方程 236
9.3.4位移法的计算步骤和举例 238
9.3.5对称结构的计算 243
9.4力矩分配法 246
9.4.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 246
9.4.2多结点的力矩分配法 253
9.5超静定结构计算方法分析 257
9.6超静定结构的特性 258
思考题 259
习题 259
第10章 影响线 265
10.1影响线的概念 265
10.2静定梁的影响线 266
10.2.1反力的影响线 267
10.2.2内力的影响线 267
10.2.3影响线与内力图的区别 269
10.3影响线的应用 271
10.3.1利用影响线求反力和内力 272
10.3.2利用影响线确定最不利荷载位置 273
10.4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 276
10.4.1简支梁的内力包络图 277
10.4.2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 277
思考题 281
习题 281
附录一型钢规格表 283
附录二习题参考答案 296
主要参考文献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