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目录 1
编辑说明 1
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史念海先生的历史观(代序)&萧正洪 1
我与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不解之缘 1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和发展 56
发挥中国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 89
中国疆域沿革史 100
前言 100
第一章 绪论 102
第二章 中国疆域沿革史已有之成绩 104
第三章 夏民族之历史传说及其活动范围 109
第一节 大禹治水分州之传说 109
第二节 从夷夏交争与少康中兴等传说中观察夏代中世之疆域 110
第三节 晚夏之疆域范围 113
第四章 殷商民族之来源及其活动区域 115
第一节 殷商民族起于东方说 115
第二节 殷商之建都与迁都 116
第三节 殷代之势力范围与其征伐所及 119
第五章 西周之疆域范围及东周王畿之区域 121
第一节 周民族起于西方及其东侵 121
第二节 周灭殷后之东方封国 122
第三节 周室之东迁及东周王畿之疆域 125
第六章 春秋列国疆域概述 129
第一节 春秋时期华夏之疆域 129
第二节 春秋时夷蛮戎狄之分布 132
第三节 春秋时代诸侯之互相吞并及夷狄之同化 134
第七章 战国疆域变迁概述 136
第一节 战国之形势 136
第二节 战国时华夏疆域之扩张及民族之同化 138
第三节 郡县之起源 139
第八章 先秦人士之区划地域观念 141
第一节 九州说及大九州说 141
第二节 十二州说 143
第三节 畿服说 144
第九章 赢秦统一后之疆域 146
第一节 六国之灭亡及秦之统一 146
第二节 秦郡考略 149
第三节 长城 151
第十章 西汉疆域概述 154
第一节 汉初之封建制度 154
第二节 西汉之郡国区划及其制度 157
第三节 西汉地方行政制度 159
第四节 西汉对外疆土之扩张 161
第十一章 新莽改制后之疆域 164
第十二章 东汉复兴后之疆域 166
第一节 东汉初年郡国之省并 166
第二节 两汉地理制度之比较与其疆域之消长 168
第三节 汉末九州制之复兴 170
第十三章 三国鼎峙中之疆域 172
第一节 曹魏之疆域 172
第二节 蜀汉之疆域 174
第三节 吴之疆域 176
第四节 三国时之地方制度与特殊制度 177
第五节 三国时北边汉族之南徙与南蛮山越之征服 178
第十四章 西晋统一后之疆域及其地方制度 181
第十五章 东晋南北朝疆域概述 185
第一节 五胡乱华及汉族之南迁 185
第二节 侨州郡县制度之建立 189
第三节 江左诸朝疆域之变迁 191
第四节 北魏周齐疆域之分合 193
第五节 南北朝时代地方制度之沿革及其紊乱 195
第十六章 隋代疆域概述 199
第一节 隋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199
第二节运河 202
第十七章 唐代疆域概述 205
第一节 唐代疆域之区划及其制度 205
第二节 府制之确立及其种类 208
第三节 节度使区域之建置 210
第四节 唐代地方行政制度 212
第五节 唐代疆域之扩张及羁縻州县之建置 213
第十八章 五代割据时期疆域概述 216
第一节 五代递嬗期间中原疆域之演变 216
第二节 十国之割据与此期疆域之变迁 223
第十九章 宋代疆域概述 227
第一节 北宋之疆域区划及其制度 227
第二节 宋室南渡后之疆域 231
第三节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234
第二十章 辽国疆域概述 236
第二十一章 金源疆域概述 241
第二十二章 元代疆域概述 245
第一节 元初领土之扩张及四大汗国之建立 245
第二节 元代中国本部之疆域区划与其制度 248
第三节 元代地方行政制度 253
第二十三章 明代疆域概述 255
第一节 明初布政使司之建置及其疆域区划 255
第二节 明代地方行政制度 259
第三节 都司卫所之分布 259
第四节 明代九边之建置及边墙之修筑 261
第二十四章 清代疆域概述 265
第一节 未入关前之满清 265
第二节 清代行省之区划 266
第三节 蒙藏底定后之四方藩属 269
第四节 清代地方行政制度 272
第五节 清代西南土司制度 273
第二十五章 鸦片战后疆土之丧失 276
第二十六章 民国成立后疆域区划及制度之改革 280
中国的运河 288
序 288
第一章 远古时期自然水道的利用 291
水道交通的便利 291
三代时期的交通 292
周人的封国 293
春秋时期水道的利用 293
《禹贡》中交通网的设计 294
第二章 先秦时期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297
运河的萌芽 297
最早的运河 298
伍子胥所开凿的运河 299
三江五湖间的运河 300
夫差开邗沟 303
商鲁之间的菏水 306
淄济之间和成都城中的运河 309
鸿沟系统的开凿 311
鸿沟系统中的各运河 312
鸿沟开凿的时期 316
经济都会的兴起 319
运河对于文化的沟通 322
统一的形成 324
第三章 秦汉时期对于漕运网的整理 325
政治中心地和经济中心地 325
秦时的都城 326
漕运的需要 326
经济中心地的诱惑力 327
汉初的漕运 328
鸿沟运输的萧条 328
运河初次的厄运 329
经济都会的萧条 330
漕运的增加 330
渭水南侧漕渠的开凿 331
褒斜道的试凿和失败 333
南阳附近的运河 335
鸿沟的破坏和整理 336
东汉的汴渠 338
阳渠 338
灵渠 339
太行山东的大白渠水 341
邗沟的初次改道 345
第四章 东汉以后漕运网的破坏与补缀 348
东汉末叶的大乱 348
汴渠故道的整理 349
曹操开白沟 349
平虏渠和泉州渠 350
潞水濡水间的运河 355
利漕渠 356
邺县的繁荣 356
贾侯渠、讨虏渠、广漕渠 357
汴渠的复通 358
杜预凿扬口 360
纵贯南北运河的完成 364
破冈渎和京口运道的开凿 365
陕县决河注洛的运河 366
中原运河的湮塞 368
桓温凿巨野泽东的水道 368
引洸水所开的运河 369
谢玄所修的青州泒 371
刘裕重开汴渠 371
北魏对于运河的设施 373
第五章 隋代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374
隋代开凿运河的努力 374
广通渠 374
山阳渎 376
隋炀帝所开的运河 377
通济渠 378
邗沟 384
江南运河 385
永济渠 387
丰兖渠 388
运河的影响 390
长安洛阳间漕运的困难 390
扬州 393
汴州 394
润州 394
魏州和幽州 395
广通渠的延长 396
汴河系统扩大和改良 398
邗沟入江的水口 401
江南运河的补缀 402
河北诸渠 402
姚暹渠及其他小渠 404
唐代前期的漕运 406
唐代中叶以后江南漕粮的重要性 408
运道的争夺 409
杜佑新开辟运道的计划 410
蔡河的疏凿 410
第六章 政治中心地的东移及运河的阻塞 412
关中萧条和国都东迁 412
宋代建都和运河的关系 413
主要的运道及其疏浚 414
经济中心地和政治中心地的合一 418
宋代汴河的重要性 418
宋代的开封 419
汴河水道的问题 420
汴河改道计划及失败 420
整理汴口和导洛入汴 421
清汴和浊汴 421
淮水和邗沟的整理 422
遇明河和真州 423
惠民河 424
广济河和天源河 426
黄河的运道 427
永济渠的演变 427
御河上源的整理 427
御河所受黄河的影响 428
以开封为中心的运河 431
开凿古白河和襄汉漕渠的建议 431
江淮间的小运河 433
大江南岸的小运河 435
浙东运河的扩展 438
河北的小运河和陂塘 438
中原运河的破坏 439
东南的运道系统 440
金人势力下的运河 441
汴河的淤塞 441
第七章 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废弛 443
运河干线的改变 443
元代运河和黄河的关系 444
元初的运道 446
济州河和有关的运道 447
会通河 449
通惠河 451
江南运河的疏浚和整治 454
大运河的完成 454
元代运河各段的名称 454
河运与海运 455
海运 456
胶莱运河 457
贾鲁河 457
贾鲁河和朱仙镇 460
元代大运河旁的经济都会 460
元明之际运河的厄运 461
胭脂河 465
迁都北京后的运河 465
会通河的疏浚 467
闸漕的特色 469
陈瑄治河 469
通惠河的疏浚 469
明代运河各段的名称 470
明人对于运河的重视 471
会通河的灾患 472
徐州以南运道的艰难 473
徐州附近运河的改道 475
闸河旁的湖泊 477
南河的整理 479
胶莱运河的恢复和失败 480
蓟运河 482
清代运河因明之旧 482
黄河和淮水对于运河的影响 483
卫河下游的问题 485
黄河北流和运河的阻塞 485
惠济河 486
明清时期江淮之间诸小运河 487
明清时期大运河旁经济都会的发展 490
第八章 大运河的残破及恢复 493
大运河阻塞的关键 493
民国年间大运河的残破 494
大运河的需要 496
大运河的恢复 497
一些小运河的开凿 500
余论 502
后记 506
中国古都和文化 508
自序 508
一、中国古都学刍议 510
(一)建立中国古都学的基础 510
(二)建立中国古都学的必要性 511
(三)中国古都学的意义及其范畴 513
(四)中国古都学的研究方法 523
二、中国古都概说 531
(一)中国古都学的定义及其主要内容 531
(二)中国古都的数目及其建都的年代 536
(三)历代的陪都 595
(四)古都年代综论 601
(五)古都的地理分布 622
(六)“七大古都”名称的确定 629
(七)小结 632
三、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 633
(一)形成古都的自然环境 633
(二)形成古都的经济因素 640
(三)形成古都的军事因素 644
(四)形成古都的社会基础 651
(五)小结 653
四、中国古代都城建立的地理因素 655
(一)探求国土的中心点 656
(二)利用交通冲要的位置 657
(三)凭恃险要的地势 659
(四)地理因素与对外策略 661
(五)接近王朝或政权建立者的根据地 665
(六)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关系 668
(七)余论 670
五、中国古代都城建都期间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及其影响 674
(一)都城周围地形罅漏的补苴 674
(二)以都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交通网的建立 678
(三)解决都城粮食供应问题的设施和策略 683
(四)都城附近土壤的改良和重要农作物种植地区的推广 692
(五)都城附近植被的维护与破坏 698
(六)小结 703
六、中国古都和文化 706
(一)古都文化为当代全国文化的汇集和代表 706
(二)域外文化的吸取,使古都文化更为丰富多彩 713
(三)古都的文化及其传播和影响 723
(四)小结 730
七、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732
(一)都城形势的变迁与文化融通的延续 733
(二)古都文化的遗存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769
(三)古都文化对于当代文化的作用 789
(四)小结 792
八、中国古代都城的萧条与破坏 794
(一)政治变化的作用 794
(二)战争的冲击 801
(三)自然条件的变化 803
(四)民族关系的影响 806
九、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 811
(一)唐代长安外郭城的轮廓 811
(二)纵横于诸里坊间的街道 813
(三)里坊的分布 816
(四)里坊的规模及其坊墙和坊门 819
(五)里坊内的横街和十字街 822
(六)里坊内的曲巷 827
(七)里坊内的寺观 830
(八)小结 836
附录一、唐代长安和洛阳 839
(一)隋唐两代以前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缘由 839
(二)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规模 845
(三)强大的政治中心和繁荣的经济都会 852
(四)东西并峙交相辉映的文化中枢 858
(五)唐末迁都后的长安和洛阳 868
附录二、《中国古都研究》序 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