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分析化学的内容及分类 1
1—2 分析化学在四化建设中的作用 5
一、分析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5
二、分析化学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 9
三、分析化学和科学研究的关系 7
1—3 分析化学展望 8
第二章 定性分析概述 10
内容提要 10
2—1 定性反应进行的条件和对分析反应的要求 11
一、条件 12
二、要求 13
2—2 定性分析进行的方法 16
2—3 常见阳离子的分组 19
思考题和习题 22
第三章 阳离子的定性分析 24
内容提要 24
3—1 阳离子第一组 24
一、第一组阳离子的反应 24
二、第一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27
思考题和习题 27
3—2 阳离子第二组 29
一、第二组铜族阳离子的反应 29
二、第二组锡族阳离子的反应 34
三、第二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38
思考题和习题 43
3—3 阳离子第三组 44
一、第三组阳离子的反应 44
二、第三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55
思考题和习题 64
3—4 阳离子第四组 66
一、第四组阳离子的反应 66
二、第四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68
思考题和习题 68
3—5 阳离子第五组 70
一、第五组阳离子的反应 70
二、第五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74
思考题和习题 76
3—6 普通阳离子的系统分析 77
第四章 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79
内容提要 79
4—1 阴离子分组 80
4—2 第一组阴离子的一般特性和个别反应 81
一、第一组阴离子的一般特性 82
二、第一组阴离子的个别反应 85
4—3 第二组阴离子的一般特性及个别反应 96
一、第二组阴离子的一般特性 96
二、第二组阴离子的个别反应 98
4—4 第三组阴离子的一般特性和个别反应 105
一、第三组阴离子的一般特性 105
二、第三组阴离子的个别反应 107
4—5 第一、二、三组阴离子混合液的分析 110
一、予先推测 111
二、初步试验 112
三、可能存在阴离子的确证试验 115
思考题和习题 117
第五章 样品定性分析的一般程序 120
内容提要 120
5—1 初步观察和试样的准备 121
5—2 予测试验(初步试验) 123
一、灼烧试验 124
二、熔珠试验 126
三、焰色试验 127
四、硫酸试验 129
5—3 阳离子试液的制备与分析 130
一、水溶和部分水溶物质的溶解 131
二、不溶于水而溶于酸的物质的溶解 131
三、不溶于酸的物质的溶解 134
四、试样是溶液或带有沉淀的溶液 137
5—4 阴离子试液的制备与分析 138
一、易溶的固体样品 139
二、难溶的固体样品 139
三、样品是溶液或含沉淀的溶液 140
5—5 分析结果的判断 141
思考题和习题 143
〔附〕快速定性鉴定法 145
一、粉末研磨分析法 145
二、金属与合金的不刨屑点滴分析法 148
第六章 中学化学教学中一般物质的分析 153
要提容内 153
6—1 物质的特性 154
一、碱、酸、盐的特性 154
二、几种重要气体的特性 155
三、几种有机物的特性 157
6—2 物质检验的举例 158
思考题和习题 172
第七章 分析天平、称量及误差和数据处理 176
内容提要 176
7—1 天平的称量原理 176
7—2 分析天平的结构 177
7—3 分析天平应具备的条件 182
一、分析天平应具备的条件 182
二、天平的分级 185
7—4 常用分析天平 186
一、摇摆天平 187
二、空气阻尼天平 187
三、电光天平 187
7—5 称量方法 196
一、天平的检查与校正 196
二、称量方法 199
7—6 称量误差及其减免 201
一、被称物本身情况的改变 201
二、空气浮力 202
三、由于天平和砝码不合要求 203
四、由于分析者造成的误差 206
7—7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206
一、误差及其表示 206
二、误差来源及其减免 207
7—8 定量分析中的准确度、精密度、公差 210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210
二、公差 212
7—9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14
一、消除系统误差的考虑因素 214
二、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215
7—10 分析结果的处理 217
一、偶然误差的分布及精密度的表示方法 218
二、利用偶然误差的分布求出真实值所在的狭小范围 223
三、日常分析结果的一般处理——允许误差法 227
7—11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229
一、有效数字及其位数 229
二、计算规则 231
三、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234
思考题与习题 236
第八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239
内容提要 239
8—1 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主要方法 240
一、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240
二、主要滴定方法 241
8—2 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及滴定方式 242
一、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243
二、滴定方式 244
8—3 标准溶液和基准物质 244
一、基准物质的条件 245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247
三、标准溶液的标定 247
四、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 248
8—4 滴定分析法的计算及准确度 252
一、滴定分析法的计算原则及公式 252
二、滴定分析法计算例举 255
三、滴定分析法的准确度 264
思考题与习题 265
第九章 酸碱滴定法 269
内容提要 269
9—1 酸碱质子理论 269
一、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269
二、水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 272
三、水溶液中的酸碱强度 274
四、酸碱的相对强度 278
9—2 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280
一、酸度和酸的浓度 280
二、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有关计算 281
三、酸度对溶液中酸(或碱)各种存在形式分布的影响。 306
9—3 缓冲溶液 311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 313
二、缓冲作用原理及PH值的计算 314
三、离子强度对标准缓冲溶液PH值的影响 321
四、缓冲容量及缓冲范围 328
五、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331
9—4 酸碱指示剂 334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335
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339
三、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343
四、混合指示剂 344
9—5 强酸强碱的相互滴定 345
一、滴定曲线的绘制 348
二、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与适用的指示剂 350
9—6 强碱(酸)滴定弱酸(碱) 350
一、强碱滴定弱酸 356
二、强酸滴定弱碱 358
9—7 多元酸(碱)的滴定及滴定误差 358
一、多元酸或混合酸的滴定 358
二、多元碱的滴定 361
三、终点误差 363
9—8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64
一、0.1NHC1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65
二、0.1N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367
9—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369
一、直接滴定法 369
二、直接滴定法实例——混和碱的分析 370
三、间接滴定法 374
四、间接滴定法实例 374
思考题和习题 378
第十章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法 381
内容提要 381
10—1 非水滴定的基本原理 381
一、酸碱反应的实质 381
二、溶剂的性质 384
三、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平衡 393
10—2 非水滴定条件的选择 396
一、溶剂的选择 396
二、滴定剂的选择 397
三、滴定终点的检测 398
10—3 非水滴定的应用示例 399
一、示例 399
二、实例——液体石腊中微量碱性氮的测定 400
第十一章 络合滴定法 402
内容提要 402
11—1 络合滴定法概述 402
11—2 定量分析中的络合物 404
一、简单配位化合物 404
二、螯合物 406
11—3 络合物溶液的离解平衡 410
一、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410
二、付反应系数 413
三、络合平衡的有关计算 422
11—4 氨羧络合剂在络合滴定中的应用 427
一、氨羧络合剂在络合滴定中的应用 427
二、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及其络合物 428
11—5:EDTA滴定原理 432
一、络合滴定曲线 432
二、酸效应曲线 440
11—6 金属指示剂 442
一、金属离子指示剂作用原理 442
二、金属离子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444
三、金属指示剂的选择 446
四、常用金属指示剂 447
11—7 络合滴定方式 453
一、直接滴定法 453
二、返滴定法 454
三、置换滴定法 455
四、间接滴定法 456
11—8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456
一、混合离子的滴定 457
二、利用选择性解蔽剂 463
三,选用其它滴定剂 464
四、分离除去干扰离子或分离除去被测离子 466
五、常用掩蔽剂 467
11—9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468
11—10 络合滴定法的结果计算及应用实例。 471
一、络合滴定法结果的计算 471
二、应用实例 471
思考题与习题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