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绪论&袁行霈 1
绪论 1
第一节 河北历史上称谓的变迁 1
第二节 河北历史文化发展的阶段性 6
第三节 河北历史文化的特色 11
上编 25
第一章 先秦时期的河北文化 25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发端 25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萌芽 30
第三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古族与封国 36
第四节 夏商西周时期的河北文化 48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兴亡 57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 66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河北的科学与技术 71
第八节 春秋战国时期河北的宗教与文化 75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河北文化 93
第一节 移民与河北文化的传播 93
第二节 思想文化 98
第三节 方术与宗教 102
第四节 文学成就 110
第五节 艺术成就 117
第六节 科技和教育 137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河北文化 150
第一节 佛教文化 150
第二节 史学 156
第三节 文学 166
第四节 科学技术 175
第五节 艺术 177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河北文化 192
第一节 经学 192
第二节 史学 195
第三节 文学 201
第四节 艺术 211
第五节 科学技术 225
第六节 社会风尚 231
第五章 北宋辽金时期的河北文化 240
第一节 官学与律学 240
第二节 文学艺术 248
第三节 宗教与寺观 256
第四节 科技文化 264
第六章 元明清时期的河北文化 273
第一节 宗教文化 273
第二节 学术思想 284
第三节 文学艺术 290
第四节 科学技术 296
第五节 走向近代的畿辅文化 302
下编 315
第一章 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 315
第一节 古城 315
第二节 古建筑 326
第三节 古园林 338
第四节 古陵墓 343
第五节 古村镇 348
第二章 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360
第一节 传统戏剧与曲艺 360
第二节 传统音乐与舞蹈 371
第三节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383
第四节 传统美术 391
第五节 传统手工技艺 398
第六节 传统民俗 405
第三章 繁荣发达的科学技术 411
第一节 天文、历法和数学 411
第二节 地理学 419
第三节 医学 432
第四节 工程建筑与冶金技术 439
第四章 辉煌灿烂的学术成就 453
第一节 百家之学 453
第二节 经学 458
第三节 理学 469
第四节 实学 472
第五章 异彩纷呈的宗教文化 477
第一节 佛教的繁盛 477
第二节 道教的兴衰 494
第三节 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的传播 501
第四节 民间宗教的活跃 507
主要参考文献 514
索引 517
后记 529
跋 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