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宏文编著
  • 出 版 社:兴宁风采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
  • 页数:544 页
图书介绍:

序言 1

第一章 岭南古貌 5

第一节 古岭南疆界和气候 5

一、疆界 5

二、气候 6

第二节 古岭南先民及其开拓者 9

一、古岭南先民 9

二、古岭南的民族结构 10

三、古岭南开拓者赵佗 12

第三节 古岭南的特点 14

一、瘴疠之乡 14

二、贬谪之乡 16

三、避乱之乡 18

四、化外之地 24

第二章 梅州概况及设治沿革 29

第一节 兴宁市的石古大王 29

一、一副古楹联的启示 30

二、石古大王神格的演变 31

三、弄清石古大王神格的意义 35

第二节 梅州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其特点 38

一、梅州地区的地理环境 38

二、梅州地区的历史特点 40

第三节 梅州设治沿革 44

一、粤东州县稽疏 44

二、设治沿革 46

第三章 客家迁移及其意义 55

第一节 关于始迁地和迁移的分期问题 56

一、始迁地问题 56

二、关于迁移的分期问题 58

三、历次迁移的历史背景 63

第二节 迁移的艰辛和意义 105

一、迁移的艰辛 105

二、迁移的意义和楚文化影响 107

第四章 客家民系的形成 120

第一节 民族或民系形成的依据 126

一、客家民系形成的特征 126

二、客家民系形成的年代 133

三、客家系称的几种说法 142

第二节 作为客家人应具备的条件 145

一、在客家民系形成前后的称谓 145

二、张九龄是不属于客家民系 146

第三节 梅州“三乡”的形成 147

一、文化之乡的形成 148

二、华侨之乡的形成 151

三、足球之乡的形成 153

第四节 有待继续研究的几个问题 155

一、亚客家问题 155

二、兴宁蒙古族 155

三、大埔古俗遗存 156

第五章 客家与士族 157

第一节 士族制度的建立及其盛衰 157

一、士族制度的建立 157

二、士族的衰落 160

第二节 客家与士族的关系 163

一、从谱例上看客家与士族的关系 163

二、客家人在迁移过程中的处境 170

第三节 士族思想对客家的影响 172

一、门第观念 172

二、宗法思想 174

第六章 梅州客家社会 176

第一节 旧社会的一些制度 176

一、姓氏、宗族、宗法制度 176

二、客家的家长制 183

第二节 客家妇女与家庭 186

一、客家妇女 186

二、客家家庭 196

第三节 客家的教育事业 201

一、梅州客家地区读书风气的形成 201

二、梅州客家地区教育事业的创建和发展 202

第四节 宗教信仰 208

一、原始宗教 210

二、人为宗教 214

第五节 会党组织及其活动 237

一、三合会 238

二、三点会 240

三、兴中会及同盟会 241

第六节 说唱艺人和叫化子帮会 245

一、民间走唱艺人帮会 245

二、叫化子帮会 246

第七章 梅州地区客家的经济和交通、邮电 247

第一节 人口 247

一、人口与地方的关系 248

二、历代人口移动的方向与增长概况 249

三、老年化比重有增无减 251

四、历史上广东和梅州地区各县的人口记载 254

第二节 经济 260

一、在梅州地区定居后的生产生活情况 263

二、梅州地区客家经济的三条支柱 283

三、梅州地区有关经济生活的谚语 284

四、新中国成立后城乡经济的发展 286

第三节 交通运输及邮电 296

一、梅州上京古道 296

二、驿递、递铺及盐运 298

三、潮盐运销 298

四、轿子 299

五、渡船情况 301

六、自行车的出现 302

七、梅州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 303

八、邮电 306

第八章 在港澳的梅州客家同胞 307

第一节 移居港澳的原因及情况 307

一、实川迁移的继续 307

二、向城市开辟就业门路 308

三、社会地位 317

四、旅港先贤留下的两件瑰宝 317

第二节 二战后旅港澳梅州客家同胞的变化 320

一、文化素质方面的变化 321

二、经营思想的转换 321

三、社团组织的发展 322

四、社会地位的提高 324

五、欣欣向荣的后代 325

六、人口逐渐增多 326

第三节 旅港澳梅州客家同胞援助祖国建设的新特点 326

一、援助重点的转移 326

二、援助的新特点 327

第九章 梅州地区客家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331

第一节 “阴那山”与“刘三姐”的启示 336

一、“阴那山”的命名 336

二、关于“刘三姐”的传说 339

三、在受到启示之后的意见 340

第二节 历代民族政策 342

一、赵佗是在岭南为民族团结作出重大贡献的第一人 342

二、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民族政策 344

三、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346

第三节 梅州地区少数民族的概况 347

一、俚 348

二、苗 348

三、僚 349

四、瑶 350

五、畲族 351

六、疍民 358

第四节 梅州客家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359

一、有悠久的文化交往历史 359

二、畲汉联合起义 367

三、民族自然同化 377

第十章 梅州地区的海外客家华侨和华人 383

第一节 东南亚与梅州客家华侨 384

一、我国与东南亚交往的历史 384

(一)旅东南亚的大埔侨胞 386

(二)旅印尼的梅州地区侨胞 388

二、侨胞出国的原因、时间、地点 389

(一)出国的原因 389

(二)出国开始的时间 391

(三)出海地点及华侨称谓的由来 393

三、二战后东南亚侨胞和华人情况的变化 394

(一)二战后华侨与华人的社会变化 394

(二)印支难民六十五万移居美国 395

(三)亚大地区华人经济逐渐兴起 396

(四)隔海遥望新加坡 398

四、东南亚侨胞与华人创业概况 401

(一)泰国的侨胞与华人 402

(二)马来西亚的侨胞与华人 404

(三)新加坡的侨胞与华人 405

第二节 在美国的侨胞与华人 406

一、在美国的华侨和华人 407

(一)先从美国西海岸天使岛说起 407

(二)加州有了华工才得以繁荣带来牛油和面包 410

二、旅美侨胞的血泪史 413

(一)从人口贩卖到“卖猪仔” 413

(二)百年挥泪忆排华 418

(三)外来移民在美遭歧视 423

(四)美籍外裔一瞥 424

三、当代在美国的华人 424

第三节 世界其他各地的华侨和华人片断 432

一、秘鲁华人概况 432

二、毋忘中欧一角的华人 433

三、“天涯海角”的华人 434

四、澳洲的华侨和华人 435

五、沙捞越的华侨 436

六、非洲的华桥 437

七、千里达华侨老人院 438

第四节 中华文化在海外 439

一、中华文化与菲律宾 439

二、加拿大蒙城中学 440

三、唐人街与侨区民俗 441

(一)唐人街的今昔 441

(二)山歌飘过湄公河 445

(三)道是他乡似故乡 447

(四)思乡曲 459

第五节 海外侨胞组织的发展 463

一、海外侨胞的组织 463

二、海外客家侨胞联谊会的活动 464

三、新加坡的华族文化节 467

四、南洋华侨总会楹联 469

五、旅美侨胞恳亲会概况 470

六、世界客属恳亲会活动简况 471

第六节 华侨对祖国和家乡的贡献 473

一、对祖国和家乡各项建设事业的贡献 474

(一)兴学育才 474

(二)振兴实业 475

(三)修桥筑路 476

(四)为祖国和家乡的各种灾害解困 476

二、侨胞为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作出的贡献 477

(一)侨胞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477

(二)侨胞在抗日战争中所作的贡献 479

第七节 侨胞在侨居地所作的贡献 480

一、侨胞对东南亚的贡献 480

二、侨胞与当地人民共同反抗侵略斗争 483

第八节 侨胞与祖国和世界 486

一、坚决维护华侨权益的黄遵宪 486

(一)上书反对虐待华侨 486

(二)坚决维护华侨权益 487

二、中国人才遍世界 488

三、日益雄厚的世界华人财力 490

四、全世界华人华侨(包括客家人)的分布图 491

五、华人在世界各地的丰碑 500

第十一章 客家精神问题 501

第一节 有关客家精神的论述和来源 501

一、客家精神的论述 501

二、客家精神的来源 502

第二节 客家精神的行动表现 506

一、对黄巢起义的态度 506

二、抗元斗争 508

三、抗清斗争 511

四、三元里抗英斗争 514

五、参加太平天国革命斗争 517

六、在台湾发动抗日斗争 520

七、黄遵宪在戊戌政变中的贡献 521

八、《革命军》一书的著者邹容 522

九、辛亥革命前后的斗争 522

十、从讨袁到北伐 525

十一、广州起义 529

十二、抗日战争 529

本章代结束语 539

跋 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