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研究的主题与意义 1
二、文献综述 6
三、研究的问题与方法 14
第一章 德性与知性 20
第一节 荀子知性德性的学术渊源 20
一、对稷下学者思想的吸收 21
二、对儒家思想的传承 26
三、对墨家思想的批判 28
第二节 中西方德性与知识关系 31
一、古希腊德性与知识的分离 32
二、原始儒家德性与知识的融通 36
三、下学上达的德性实践范式 39
第三节 知性与德性话语分析 43
一、知性德性的内涵 43
二、知性德性的特征 50
三、知性德性的特质 67
第二章 知性与人性 75
第一节 天人关系观 75
一、人道本于天道 76
二、荀子性恶的知性思辨 81
第二节 性可教化的知性本质展现 89
一、性恶历史诠释 90
二、性趋恶论而非性恶论者 93
第三章 知性与教化 106
第一节 知性教化的历史溯源 106
一、西周的教化传统 107
二、知性教化的伦理造诣 109
三、化民成俗的德性自证 112
第二节 荀子知性教化的价值设计 115
一、知辨义分 115
二、心以征知 118
三、材性知能 120
第三节 荀子知性教化的德性实践 124
一、情为知性教化之基 124
二、礼为知性教化之则 130
三、养为知性教化之方 151
第四章 知性与修养 175
第一节 知性德性的价值旨归 175
一、自我认同的人伦关系建构 176
二、自我迁化的修养途径建构 180
三、自我解蔽的认知能力建构 185
第二节 知性德性的修养之方 192
一、学的人格践履 193
二、诚的知性涵养 199
三、独的知微功夫 204
第三节 仁知统一的人格境界 213
一、知则明通的君子人格 214
二、知通大道的圣人理想 220
三、学至圣王的人格追求 235
第五章 知性与德治图景 242
第一节 知人之重义价值取向 242
一、隆礼贵义的传统要义 243
二、重义而不轻利的荣辱观念 246
三、荣辱之辨的义利承转流变 249
第二节 知天之持续生态协同 252
一、天行有常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252
二、天人相参的生态伦理目标 255
三、制天命而用之的生态伦理实践意识 258
四、谨其时禁的生态道德责任观 261
第三节 知命之生死圆融 264
一、生命之真而尊重生命自然价值 264
二、生命之善而尊重生命精神价值 269
三、生命之美而实现生死之超越 272
第四节 知群之和一之道 277
结语 教化为知性德性的主旨 282
参考文献 288
后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