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四编 第32册 智顗佛性论研究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庆彰主编;王月秀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863220428
  • 页数:470 页
图书介绍:

上册 1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1

第二节 研究成果回顾与问题提出 4

第三节 研究进路与章节结构 14

第一章 思想史脉络下的回顾 19

第一节 从佛教发展谈佛性论的重要性 19

一、声、缘二乘 21

(一)佛性 22

(二)心性 25

二、大乘中观系 31

(一)缘起「性」空 32

(二)佛「性」 32

(三)清净 34

三、大乘瑜伽系 36

四、佛教经典对佛性论的正面评价 42

第二节 佛教佛性论早期之演进 47

一、大乘如来藏学形成前的可能思想渊源 51

(一)《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51

(二)《妙法莲华经》 53

(三)《维摩诘所说经》 54

(四)《大方广佛华严经》 57

二、初期如来藏学 61

(一)质朴文字与譬喻 62

(二)由法性、法身等词发展至如来藏 65

(三)重「常」 67

(四)重「不空」之「如来藏,我」 69

(五)重能观之智 72

(六)从小乘、大乘空宗渐过渡至如来藏学中期 74

三、中期如来藏学 77

(一)重「空」之「如来藏者,非我」 77

(二)从能观之「智」至所观之「境」 79

(三)法性、法体、法身、法界、真如、如如、如来藏等无别 83

(四)发展「自性清净心」即「如来藏」 86

(五)如来藏与唯识的合流 89

四、后期如来藏学 91

(一)「真如」义的「无我,如来之藏」 92

(二)识藏 93

(三)智境一如 97

(四)赖耶缘起与如来藏缘起 100

第二章 智顗「『佛』『性』」义蕴初探 105

第一节 智顗「佛」之概念分析 105

一、智顗前人所认知的「佛」 106

二、智顗对「佛」的分类 110

(一)从化法四教立「四种佛」 110

(二)从法聚之「身」分「三身佛」 116

(三)从观行而判「六即佛」 121

三、智顗实相义的「佛」 125

(一)圆觉 125

(二)圆观 127

(三)圆智 129

(四)圆果 130

四、智顗以众生为本位的「佛」 132

第二节 从异名同义词蠡测智顗「佛性」义蕴 135

一、智顗化法四教与「佛性」 136

二、智顗「佛性」异名同义通释 137

(一)中道第一义谛 138

(二)实相 139

(三)禅波罗蜜 140

(四)圆教名字 145

三、智顗「佛性」异名同义别释 147

第三节 智顗「佛性」与「如来藏」义解及其关系 166

一、智顗之前「如来藏」与「佛性」的发展 167

二、智顗「佛性」义界 169

(一)诸法「不改」之「性」 169

(二)「性」有三义 171

(三)十法界之「性」 172

(四)佛、魔之「性」的省思 175

三、智顗「如来藏」义界 176

(一)前人「如来藏」义 176

(二)智顗对「如来藏」的承继与转化 177

四、智顗「佛性」与「如来藏」的关系 181

第三章 论智顗学说中的「心」与「即」义 185

第一节 论智顗「『观』『心』」 185

一、智顗学说中的「心」 186

(一)心即四阴 189

(二)心即识阴 190

(三)心即意识 191

二、智顗「『观』一念『心』」 195

第二节 智顗「心具」说及其相关思考 205

一、智顗「心具」释义 205

(一)「『心』具」 212

(二)「心『具』」 214

二、智顗圆教心具说的开展 217

(一)圆观 217

(二)「十界一心」、「一念三千」 220

第三节 论智顗「当体全是」的「即」字概念 224

一、智顗以「当体全是」作为「即」之内涵 225

二、智顗「即」字所系连二词之类型 229

(一)敌对论 230

(二)类例论 231

三、「当体全是」的证成方式:「达」与「观达」 232

(一)达 233

(二)观达 234

四、智顗「即」字的深层义:不断断 237

(一)「不断断」释名 237

(二)「不断痴爱,起于明、脱」 240

(三)「行于非道,通达佛道」 243

五、智顗学说中「即」之「是」意及其异名 247

(一)是、即是 247

(二)为 251

(三)皆、皆是 251

六、智顗「即」与「具」的关系 252

(一)智顗后人「具」字诠释 253

(二)论智顗「即」与「具」字 256

下册 263

第四章 从「心即佛性」探智顗「佛性」之结构与意义 263

第一节 从「一念无明法性心」探智顗「心」之双重结构 264

一、智顗「一念无明法性心」释名 264

(一)「无明」与「法性」 264

1.无明 264

2.法性 266

(1)主质之体 266

(2)实相 268

(3)心 268

(4)一切法 269

(5)中道佛性等异名别称 271

(6)当体即非道、佛道 271

二、「无明即法性」证成之功夫论 272

(一)自天而然的「法性」特质 272

(二)圆观 272

三、从「无明」与「法性」论「心」之双重结构及其关系 276

(一)一念「无明即法性」心 277

(二)一念「无明心」即「法性心」 279

(三)一念心具「无明」与「法性」 282

(四)从「翻」与「转」论智顗「无明」与「法性」的关系 284

第二节 从「一念无明法性心」引申思考智顗「心」之意义 286

一、心具三义 286

二、心具善恶双重结构 287

三、心具一切 289

四、心具实相 291

五、心具灵智之光 293

六、心为「一本」 295

第三节 从「心即佛性」之证成探智顗「佛性」之内蕴 299

一、「心」与「佛性」简释 300

二、智顗「心即佛性」之证成 303

三、论智顗学说中的「心具」与「性具」 306

四、佛性存在之意义 308

五、从「心」探智顗「佛性」之双重结构 310

六、从「感应」另类论及智顗「心」、「佛」、「佛性」之关系 313

七、心、心性、法性、佛性之思考 317

第五章 从「因缘中道实相」之理探智顗「中道佛性」论 321

第一节 智顗「实相」、「中道」、「因缘」义界 321

一、实相 321

二、中道 328

三、因缘 335

第二节 智顗「因缘中道实相」与「佛性」之关系 336

一、「因缘中道实相」定题 336

二、智顗因缘中道实相观 338

三、智顗「因缘」、「中道」、「实相」与「佛性」之关系 341

四、从「因缘中道实相」观探智顗「佛性」义涵 345

第三节 智顗中道佛性论 346

一、双遮二边之不思议理 347

(一)非有非无 348

(二)非前非后 349

(三)非枯非荣 349

(四)不生不灭,不垢不净 350

二、具一切法 350

(一)邪正双游 350

(二)无假、无空而不中 351

(三)不但中 351

(四)非道即佛道 352

三、一实谛 353

第六章 智顗「三因佛性」论 359

第一节 智顗三因佛性论易令读者困惑之处 359

一、智顗「三因佛性」探源与各类表述方式 361

二、问题思考 367

第二节 智顗三因佛性本义考 369

一、智顗三因佛性与圆融三谛的关系 370

二、从「相、性、体」与「三轨」探智顗三因佛性 370

(一)相、性、体 370

(二)三轨 374

三、从「通于因果」探智顗三因佛性 376

四、从「种」之三义探智顗「佛性」、「佛种」与「如来种」 378

(一)综说 380

(二)别说 380

1.「能生」义 380

2.「种类」义 382

3.「种性」义 385

五、从「佛种从缘起」探智顗三因佛性 388

六、智顗三因佛性本义及其所立之由 393

第七章 以《观音玄义》为例探智顗「性恶」说 397

第一节 论《观音玄义》「性」恶 398

一、「三因佛性」义涵 400

二、由「缘、了」佛性论「性」恶 407

第二节 论《观音玄义》性「具」恶 412

一、由别释「观世音」明性「具」恶 412

(一)即心而具十法界 412

(二)一心三智三观三谛 414

二、由别释「普门」明性「具」恶 420

(一)「普门」释名 420

(二)以「慈悲普」为例 423

(三)以「弘誓普」为例 429

第三节 从「权实」论《观音玄义》性恶说 430

一、智顗性恶说属圆教之因 431

二、智顗性恶说属圆教权说之因 435

三、智顗性恶说属圆教开权显实之因 438

第四节 就实践层面论《观音玄义》性恶说的正面影响 439

一、重修行 440

二、重观心 442

三、重慈悲 442

四、重感应 442

五、性恶无妨成佛 443

六、圆教圆人圆法圆观 444

结论 449

参考书目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