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英俄历史文学发展概观 1
英国历史题材文学研究 13
第一章 莎士比亚历史剧题材改编问题面面观 13
第一节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英国历史 13
第二节 莎士比亚历史剧题材探源 15
第三节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宇宙秩序与都铎神话 21
第四节 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民族主义 27
第五节 莎士比亚历史剧与伊丽莎白时代权力政治 32
第二章 司各特的历史观与历史小说叙事模式 36
第一节 司各特的历史哲学观 37
第二节 虚构故事的历史真实 40
第三节 历史人物的凡俗化与虚构人物的历史化 45
第四节 对历史现实的真实描写与浪漫性的追求 49
第三章 19世纪英国历史小说的发展特征 56
第一节 司各特:英国历史小说的里程碑 57
第二节19世纪中期英国历史小说中的个体生存形态 59
第三节19世纪后期英国历史小说的“向内转” 62
第四章 20世纪英国小说的历史叙述策略 65
第一节20世纪英国历史小说:一个概述 65
第二节 历史背景下的强烈自我——历史因素的“附属性” 68
第三节 历史背景下的时间叙事——历史因素的“碎片化” 71
第四节 历史背景下的“错位”阐述——历史因素的“戏谑化” 74
第五章 历史尚未终结——论20世纪晚期英国历史小说的走向 78
第一节 当代英国历史小说的两条主线 78
第二节 历史转向:背景与成因 84
俄苏历史题材文学研究 91
第一章 普希金的历史题材文学创作的动因、真实性和历史观 91
第一节“不希望有另一种历史” 91
第二节“人民的历史是属于诗人的” 96
第三节“请在各方面都像祖先那样” 102
第二章 历史的张力和艺术的魅力——普希金历史题材创作艺术经验 109
第一节 个人命运和历史必然之间的历史张力 109
第二节 艺术真实高于历史真实的艺术魅力 113
第三章 托尔斯泰历史小说的历史意识与人的意义 119
第一节 展现历史的必然规律和人的自由意志的合力 119
第二节 历史事件一定能够给人提供完善灵魂的条件 124
第三节 观照历史事件与理解女性问题 126
第四章 托尔斯泰历史小说的独白叙事 131
第一节 作为普通人合力的历史进程 131
第二节 不以人力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 135
第三节 对历史与人的肯定性独白 138
第五章 别林斯基论历史题材创作 143
第一节 我们的时代主要赋予艺术以历史倾向 144
第二节 历史小说需表现和个人事件联结在一起的历史事实 147
第三节 以虚构为基础的艺术作品高出于任何史实 150
第四节 民族性是历史时代最显著的特征 153
第六章 俄国历史题材创作与西方历史题材创作 157
第一节 普希金与莎士比亚 157
第二节 普希金与司各特 171
第三节 托尔斯泰与西方历史小说创作 181
第七章 阿·托尔斯泰的历史戏剧创作 199
第一节 历史题材创作的渊源 200
第二节《彼得一世》的创作 203
第三节 两部曲《伊凡雷帝》 208
第八章 列宁形象的塑造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理论问题 212
第一节 列宁题材的出现 212
第二节20世纪30年代列宁题材的戏剧作品表现倾向 216
第三节20世纪40年代以后列宁题材的走向 220
第四节 列宁题材创作的理论价值和理论反思 222
第九章 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历史题材创作 224
第一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题材创作 224
第二节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历史题材创作 227
第三节20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历史题材创作 238
第十章 俄苏历史题材创作的改编 244
第一节20世纪50年代苏联电影镜头中的《上尉的女儿》 244
第二节 面对巨人的无奈:苏联电影中的列夫·托尔斯泰 248
第三节《夏伯阳》:一种“苏维埃神话模式”的确立 263
参考文献 272
后记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