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里的廉政大智慧》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程继隆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7400769
  • 页数:343 页
图书介绍:中华民族是重义轻利的民族,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彪炳青史的清官廉吏,他们淡泊名利,廉洁自律,清心直道,关心民瘼,体恤民疾,公平正派,励精图治,深受百姓的拥戴和推崇。这些清官廉吏们,或为表示心迹志向、或为警示自身而作的诗文,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官德、官风、政治愿望等为官之道,其中蕴藏着许多廉政大智慧,值得后人传诵和汲取。言为心声,这些廉政诗文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催人奋进,充满正气,万古流芳。为此,我们策划本书,旨在通过古代廉政思想推进当前廉政文化教育和反腐倡廉建设工作。

序言:古诗文里蕴藏着廉政大智慧 1

亲民篇 3

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春秋·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3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6

3.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北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9

4.临阵勇,临财廉,临事勤,临民仁。——南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德量智识》 12

5.自古天下离合之势,常系民心。——南宋·辛弃疾《美芹十论·观寡》 15

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18

7.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明·胡守安《任满谒城隍》 21

8.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碹《薛文清公读书录·体验》 24

9.为清官甚难,必妻子奴仆皆肯为清官。——明·余怀《东山谈苑》(卷三) 27

10.公则民不谩,廉则吏不欺。——清·张廷玉等《明史·曹端传》 32

11.官有劳于民,民自乐承。——清·汪辉祖《学治臆说》卷上 35

1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38

13.洁己方能不失己,爱民所重在亲民。——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41

勤俭篇 47

1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春秋·孔子《尚书·大禹谟》 47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孟子·告子下》 51

16.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 54

17.贤者多财,损其志。——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 57

1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60

1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北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64

20.俭则寡欲,侈则多欲。——北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训俭示康》 67

21.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明·宋濂《元史·乌古孙泽传》 71

22.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清·金缨《格言联璧·从政》 75

23.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清·钱泳《履园丛话·安安先生》 78

24.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清·姚步瀛撰联 81

修德篇 87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87

26.修己以安百姓。——春秋·孔子《论语·宪问篇》 90

27.从心所欲,不逾矩。——春秋·孔子《论语·为政》 93

28.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下》 96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下》 99

30.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03

31.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唐·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106

3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唐·韩愈《原道》 110

33.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114

34.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阳明《传习录》 117

35.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明·况钟《拒礼诗》 120

警醒篇 125

36.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 125

37.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战国·韩非《韩非子》 128

38.欲生于无度,邪生于无禁。——战国·尉缭《尉缭子·治本》 132

39.细微苟不慎,堤溃自蚁穴。——三国·魏·应璩《杂诗》 135

40.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唐·张继《题严陵钓台》 138

41.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长孙无忌列传》 141

4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44

43.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北宋·王安石《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147

44.保初节易,保晚节难。——南宋·朱熹《名臣言行录》 150

45.做官时,要往前想一想:我原不是官。——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153

廉政篇 159

46.以私胜公,衰国之政也。——秦·吕不韦《吕氏春秋·举难》 159

47.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西汉·戴德、戴圣《礼记·哀公问》 162

48.至廉而威。——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 165

49.从官重恭慎,立身贵廉明。——唐·陈子昂《座右铭》 168

50.以清俭自律,以恩信待人。——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 171

51.功废于贪,行成于廉。——北宋·苏轼《六事廉为本赋》 174

52.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南宋·吕本中《官箴言》 177

53.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明·于谦《入京》 180

54.检点行囊一担轻,京华望去几多程。——明·况钟《离任》 183

55.要之,官得其人,则善政行而天下蒙其福。——明·唐顺之《廷试策》 187

56.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清·顾炎武《日知录》 190

57.清正俭约,是居官之良法。——清·陈弘谋《从政遗规》 193

律己篇 199

58.言不苟出,行不苟为;择善而后从事。——西汉·刘向《淮南子·主术训》 199

59.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东汉·马融《忠经》 201

6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西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先生传第二》 204

61.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208

62.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北宋·包拯《书端州郡斋壁》 211

6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北宋·林逋《省心录》 214

64.自律不严,何以服众?——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219

65.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慎斋箴》 222

66.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诚,不足以动。——明·徐祯稷《耻言》 227

67.惟廉者能约己而爱人。——清·张廷玉等《明史·循吏传》 230

68.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清·金缨《格言联璧》 233

69.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236

70.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关中一点棉。——清·蔡信芳《罢郡》 239

立志篇 245

71.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西晋·陈寿《三国志·徐胡二王传》 245

7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47

73.烈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唐·杜甫《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 250

7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南宋·李清照《绝句》 253

75.若有赃私并土物,任他沉在碧波间。——明·吴讷《题贿金》 256

76.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清·林则徐自题联 259

戒贪篇 265

77.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隋·王通《中说》 265

78.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唐·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268

79.廉夫惟重义,骏马不劳鞭。——唐·李白《赠友人其二》 271

80.旌廉以廉寡,树碑励贪夫。——北宋·李廌《李良相清德碑良相百药四世孙也天宝中为尉氏令邑人立此碑》 274

81.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北宋·林逋《省心录》 277

8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 280

83.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明·宋濂《元史·张桢传》 283

84.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清·曹雪芹《红楼梦》 286

名利篇 291

85.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不寝》 291

86.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唐·白居易《赠诸少年》 294

87.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北宋·苏轼《赤壁赋》 297

88.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明·于谦《无题》 301

89.利之一字,是学问人品一片试金石。——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304

90.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清·张伯行《禁馈送檄》 307

正气篇 313

9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五代后晋·刘昫、张昭远等《唐书·柳公权传》 313

92.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南宋·文天祥《正气歌》 316

9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319

94.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恃。——明·于谦《北风吹》 322

95.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325

96.正以处心,廉以律己。——明·薛碹《薛文清公从政录》 328

97.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明·朱舜水《伯养说》 331

98.明月在浊流,不改月色清。——清·陆文铭《拟古诗》 335

99.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清·徐珂《清稗类钞》 338

100.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