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临床检验诊断大全》PDF下载

  • 购买积分:16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俸家富,黄文芳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36477476
  • 页数:519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阐述了检验医学现有各种检验项目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既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又有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该书密切联系临床实际,是医学检验各项目临床应用的缩影。该书适用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检验诊断学的医务工作者。

第一章 样本准备 1

第一节 影响样本的分析前因素 1

一、生理学变异 1

二、内源性干扰因素 5

第二节 样本的采集 7

一、患者准备 7

二、样本采集 7

第三节 样本的运送 17

第四节 样本的保存 18

第二章 临床检验基础 21

第一节 血液常规检查 21

一、血红蛋白测定 21

二、红细胞计数 22

三、白细胞计数 23

四、白细胞分类计数 24

附 常见异常白细胞形态变化 25

五、血小板计数 26

附 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相关检测参数 26

六、红细胞比积测定 27

附 血细胞分析仪红细胞相关检测参数 28

七、网织红细胞计数 28

附 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 29

八、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30

九、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30

十、单核细胞计数 30

附 白细胞散点图、红细胞及血小板直方图的应用 30

十一、红细胞沉降率 31

十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 32

十三、红斑狼疮细胞检查 32

十四、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测定 32

第二节 血栓和出血性疾病检查 32

一、出血时间测定 32

二、阿司匹林耐量试验 33

三、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 33

四、血块退缩试验 33

五、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33

六、6-酮-前列腺素Flα测定 34

七、凝血酶调节蛋白抗原测定 34

八、血小板黏附试验 34

九、血小板聚集试验 35

十、血小板生存时间测定 35

十一、血小板相关抗体测定 35

十二、血浆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小板第4因子测定 36

十三、血小板第3因子有效性测定 36

十四、激肽释放酶原活性测定 36

十五、血栓烷B2测定 37

十六、血小板黏膜糖蛋白测定 37

十七、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37

十八、复钙时间测定 38

十九、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38

二十、肝促凝血酶原激酶试验 38

二十一、罗氏喹蛇毒时间测定 39

附 其他罗氏喹蛇毒时间测定 39

二十二、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39

二十三、凝血因子Ⅷ、Ⅸ、Ⅺ、Ⅻ的活性测定 39

二十四、凝血因子Ⅱ活性测定 40

二十五、凝血因子Ⅱ抗原测定 40

二十六、凝血因子Ⅶ、Ⅴ、Ⅹ的活性测定 40

二十七、凝血因子ⅩⅢ定性试验 41

二十八、凝血酶时间测定 41

二十九、游离肝素时间测定 41

附 蕲蛇酶时间 42

三十、纤维蛋白原测定 42

三十一、抗凝血酶Ⅲ抗原测定 42

三十二、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 43

三十三、凝血因子Ⅷ抑制物测定 43

三十四、蛋白C抗原测定 43

三十五、蛋白C活性测定 43

三十六、总蛋白S测定 44

三十七、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 44

三十八、组织纤溶酶激活物测定 44

三十九、纤溶酶原活性测定 44

四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测定 45

四十一、α2-纤溶酶抑制物活性测定 45

四十二、纤维蛋白单体测定 45

四十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45

四十四、D-二聚体测定 46

四十五、异常凝血酶原测定 46

四十六、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 46

四十七、乙醇胶试验 47

附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 47

附 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48

四十八、血栓弹力图 49

第三节 溶血性疾病检查 50

一、叶酸的测定 50

二、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50

三、血清内因子阻滞抗体 51

四、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51

五、红细胞孵育渗透脆性试验 51

六、红细胞自身溶血及纠正试验 51

七、热溶血试验 51

八、冷溶血试验 52

九、蔗糖溶血试验 52

十、酸溶血试验 52

十一、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52

十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 52

十三、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 52

十四、红细胞包涵体试验 53

十五、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 53

十六、高铁血红蛋白定量测定 53

十七、葡萄糖-6-磷酸脱氢荧斑点试验 53

十八、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检测 53

十九、还原型谷胱甘肽 53

二十、谷胱甘肽稳定试验 53

二十一、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检测 54

二十二、热变性试验 54

二十三、红细胞镰变试验 54

二十四、血红蛋白F碱变性试验 54

二十五、异丙醇沉淀试验 54

二十六、血红蛋白F酸洗脱试验 54

二十七、血红蛋白S溶解度测定 54

二十八、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 55

二十九、血红蛋白电泳测定 55

三十、丙酮酸激酶活性 55

三十一、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56

三十二、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测定 56

三十三、直接及间接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 56

第四节 细胞化学染色 56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56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57

三、酸性磷酸酶染色 57

四、糖元染色(过碘酸-雪夫反应) 57

五、铁染色 58

六、氯乙酸As-D萘酯酶染色 58

七、醋酸AS-D奈酚酯酶染色 59

八、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 59

九、酸性α-醋酸奈酚酯酶染色 60

十、α-丁酸奈酚酯酶染色 60

十一、特异性酯酶染色 60

十二、苏丹黑染色 61

十三、脱氧核糖核酸染色 61

十四、核糖核酸染色 61

十五、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 61

十六、墨汁吞噬试验 61

十七、热盐水溶解试验 62

十八、溶菌酶染色 62

十九、φ小体染色 63

第五节 尿液检查 63

一、24h尿蛋白定量检测 63

二、尿糖定性检查 63

三、尿酮体检查 64

四、尿胆红素检查 64

五、尿胆原定性检查 65

六、尿胆素检查 65

七、本-周氏蛋白定性检查 65

八、尿血红蛋白检查(尿隐血试验) 66

附 血尿的鉴别 66

九、尿肌红蛋白检查 66

十、尿中含铁血黄素的检查 66

十一、尿pH值测定 66

十二、乳糜尿的检验 67

十三、尿胆色素原的定性检查 67

十四、尿液蛋白质定性检查 67

十五、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 67

十六、尿比重测定 68

十七、酚红排泌试验 68

十八、血清(浆)和尿渗量测定 68

十九、自由水清除率测定 69

二十、胱氨酸尿检查 69

二十一、酪氨酸尿检查 69

二十二、尿卟啉测定 69

二十三、尿黑酸测定 70

二十四、尿亚硝酸盐试验 70

附 尿标本的收集方法 70

附 尿标本的保存 70

二十五、苯丙酮尿定性试验 71

二十六、排卵预测(LH) 71

二十七、尿沉渣镜检 71

附 尿液管型及其临床意义 72

二十八、尿有形成分分析 72

二十九、尿三杯试验 73

三十、尿沉渣白细胞分类 73

三十一、尿中包涵体细胞检查 73

三十二、尿闪光细胞检验 73

三十三、尿浓缩试验 73

三十四、酸负荷试验 74

三十五、碱负荷试验 74

三十六、尿草酸测定 74

第六节 粪便检查 75

一、粪便隐血检查 75

二、粪胆素检查 75

三、粪便脂肪定量 75

四、木糖吸收试验 75

附 粪便显微镜检查内容物临床意义 75

五、粪便乳糖不耐受测定 76

六、粪便苏丹Ⅲ染色检查 76

第七节 脑脊液检查 77

一、脑脊液白细胞计数 77

二、脑脊液白细胞分类 77

三、脑脊液红细胞计数 78

四、脑脊液球蛋白定性试验 78

五、脑脊液蛋白质定量检查 78

六、脑脊液葡萄糖定量检查 78

七、脑脊液氯化物测定 79

八、脑脊液色氨酸检查 79

附 脑脊液生化分析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79

第八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 81

一、浆膜腔积液细胞计数 81

二、浆膜腔积液白细胞分类 81

三、浆膜腔积液黏蛋白定性检查 81

四、浆膜腔积液蛋白质定量检查 82

五、浆膜腔积液葡萄糖定量检查 82

附 胸腹水肿瘤标志物 82

第九节 关节液检查 84

一、关节液白细胞计数 84

二、关节液白细胞分类 84

三、关节液总蛋白检查 84

四、关节液葡萄糖测定 84

第十节 胃液检查 84

一、胃酸分泌量测定 84

二、胃液pH测定 85

三、胃液乳酸定性试验 85

四、胃液隐血试验 85

五、胃液蛋白酶测定 86

第十一节 阴道分泌物检查 86

一、过氧化氢检测 86

二、胺测定 86

三、白细胞酯酶检测 87

四、清洁度检查 87

五、滴虫检查 87

六、霉菌检查 87

七、pH检查 87

八、线索细胞检查 87

九、唾液酸酶检测 88

十、氨基半乳糖苷酶检测 88

第十二节 精液检查 88

一、精子计数 88

二、精浆果糖测定 89

三、抗精子抗体测定 89

四、精子低渗膨胀试验 89

五、精液酸性磷酸酶测定 89

六、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测定 90

七、精液图像分析 90

八、精子运动轨迹分析 90

九、精子畸形率测定 90

十、精子顶体完整率检查 91

十一、精子尾部低渗肿胀试验 91

十二、精子顶体酶活性定量测定 91

十三、精子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 91

十四、精子凝集试验 92

十五、精子爬高试验 92

十六、精液白细胞染色检查 92

十七、精浆锌测定 92

十八、精浆柠檬酸测定 92

十九、精浆(全精)乳酸脱氢酶X同工酶定量 93

二十、精浆弹性硬蛋白酶定量 93

二十一、抗精子抗体混合凝集试验 93

二十二、精液免疫珠试验 93

第十三节 其他体液检查 94

一、十二指肠引流液尿胆原检查 94

二、十二指肠液蛋白质检查 94

三、羊水理学检查 94

四、羊水化学检查 94

五、痰液检查 95

第三章 常见血液病实验诊断 100

第一节 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 100

一、骨髓检查的适应证及标本采集 100

二、骨髓细胞学检查 100

第二节 常见红细胞疾病检查 101

一、贫血概述 101

二、缺铁性贫血 102

三、巨幼细胞性贫血 102

四、溶血性贫血 103

五、再生障碍性贫血 103

第三节 急性白血病 105

一、急性白血病概述 105

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106

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106

四、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107

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08

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108

七、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109

八、急性红白血病 109

九、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110

十、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11

十一、急性白血病WHO分型标准 111

第四节 慢性白血病 112

一、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112

附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诊断依据 113

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13

第五节 其他类型血液病 114

一、多发性骨髓瘤 114

二、恶性组织细胞病 114

三、恶性淋巴瘤 115

四、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116

五、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117

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18

七、骨髓纤维化症 118

八、类白血病反应 118

九、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9

第六节 血液病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 119

一、骨髓造血干细胞计数 119

二、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 120

三、白细胞分化抗原检测 120

四、细胞内及核内抗原检测 121

五、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 121

六、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 122

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测定 122

第四章 血流变学 125

第一节 血液黏度 125

一、全血黏度 125

二、血浆黏度 126

三、全血还原黏度 127

四、全血相对黏度 127

第二节 血液指数 127

一、红细胞变形性指数 127

二、红细胞刚性指数 128

三、红细胞聚集指数 128

四、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电泳率 128

五、血沉方程K值 129

第三节 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因素 129

一、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因素 129

二、影响血浆黏度指标的因素 131

第四节 血液流变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131

一、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 131

二、心肌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 132

三、周围动脉硬化(间歇性跛行)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 132

四、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 132

五、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 133

六、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 133

七、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 133

八、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 133

第五章 临床生化检验 135

第一节 蛋白质 135

一、总蛋白 135

二、白蛋白 135

三、蛋白电泳 135

四、前白蛋白 137

五、纤维结合蛋白 137

六、层粘连蛋白 138

七、Ⅲ型前胶原与Ⅲ型前胶原肽 138

八、Ⅳ型胶原 138

九、α1-酸性糖蛋白 139

十、肌红蛋白 139

十一、肌钙蛋白 139

十二、脂肪酸结合蛋白 141

十三、妊娠相关蛋白A 142

十四、C-反应蛋白 143

十五、血清淀粉样蛋白A 144

十六、铁蛋白 145

十七、转铁蛋白 145

十八、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145

十九、糖缺失转铁蛋白 146

二十、酸性同工铁蛋白或酸性铁蛋白 147

二十一、S100B蛋白 148

二十二、结合珠蛋白(触珠蛋白) 148

二十三、糖化血红蛋白 149

二十四、脑脊液总蛋白质 150

二十五、尿液总蛋白质 150

二十六、β2-微球蛋白 151

二十七、α2-巨球蛋白 152

二十八、α1-微球蛋白 152

二十九、尿白蛋白 152

三十、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155

三十一、视黄醇结合蛋白 155

三十二、总抗氧化态 156

三十三、总氧化态 160

第二节 非蛋白质含氮类物质 160

一、尿素 160

二、肌酐 161

三、内生肌酐清除率 161

四、尿酸 162

五、胱抑素C 162

六、血氨 163

七、骨钙素 163

八、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和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 164

九、Ⅰ型胶原降解产物 165

十、透明质酸 166

十一、羟脯氨酸 167

十二、同型半胱氨酸 167

十三、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168

十四、胆汁酸 168

第三节 糖及其代谢产物 169

一、血液葡萄糖 169

二、尿液葡萄糖 170

三、脑脊液葡萄糖 170

四、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171

五、半乳糖 172

六、乳酸 172

七、丙酮酸 173

八、乙酰乙酸 174

九、β-羟丁酸 174

第四节 脂类及脂蛋白 175

一、总胆固醇 175

二、游离胆固醇 175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76

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亚类 176

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76

六、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177

七、脂蛋白-X 177

八、脂蛋白电泳 178

九、三酰甘油 178

十、磷脂 178

十一、游离脂肪酸 179

十二、载脂蛋白A Ⅰ 179

十三、载脂蛋白AⅡ 179

十四、载脂蛋白B 179

十五、载脂蛋白CⅡ 180

十六、载脂蛋白CⅢ 180

十七、载脂蛋白E 180

十八、脂蛋白(a) 181

十九、甘胆酸 182

第五节 无机离子与微量元素 182

一、钾 182

二、钠 182

三、氯 183

四、血清总钙 184

五、血清离子钙 184

六、无机磷 185

七、镁 185

八、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 186

九、铜 186

十、锌 187

十一、锰 188

十二、铝 188

十三、硒 189

十四、铅 190

附我国卫生部制定的铅中毒诊断标准(卫办医政发2010年171号) 190

第六节 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191

一、血液酸碱度 191

二、无呼吸影响的酸碱度 192

三、CO2分压 192

四、CO2总量 192

五、实际碳酸氢盐和标准碳酸氢盐 193

六、缓冲碱 193

七、碱剩余或碱不足 194

八、氧分压 194

九、氧饱和度 195

十、血红蛋白50%氧饱和时的氧分压 195

十一、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195

十二、阴离子隙 196

第七节 酶类 196

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196

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97

三、AST同工酶 197

四、碱性磷酸酶 198

五、碱性磷酸酶同工酶 198

六、骨型碱性磷酸酶 199

七、酸性磷酸酶 199

八、酒石酸抑制酸性磷酸酶 200

九、肌酸激酶 200

十、肌酸激酶同工酶 201

十一、肌酸激酶-MB同工酶 201

十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02

十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同工酶 202

十四、淀粉酶 202

十五、淀粉酶同工酶 203

十六、乳酸脱氢酶 204

十七、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204

十八、α-羟丁酸脱氢酶 204

附 心肌结构蛋白在诊断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205

十九、γ-谷氨酰转移酶 206

二十、胆碱酯酶 207

二十一、全血胆碱酯酶 207

二十二、5-核苷酸酶 208

二十三、单胺氧化酶 208

二十四、醛缩酶 208

二十五、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 209

二十六、脂肪酶 209

附 肝功能相关的血清酶学研究进展 210

二十七、铜蓝蛋白 217

二十八、腺苷脱氨酶 218

二十九、亮氨酸氨基肽酶 218

三十、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218

三十一、β-半乳糖苷酶 219

三十二、超氧化物岐化酶 219

三十三、过氧化氢酶 220

三十四、α-L-岩藻糖苷酶 220

三十五、谷胱甘肽还原酶 221

三十六、谷氨酸脱氢酶测定 221

三十七、葡萄糖磷酸异构酶 221

三十八、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221

三十九、α1抗胰蛋白酶 222

四十、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22

四十一、丙氨酰氨基肽酶 223

第八节 治疗药物浓度及维生素检测 223

一、卡马西平 223

二、地高辛 223

三、苯妥英 224

四、茶碱 224

五、丙戊酸 225

六、环孢霉素 225

七、他克莫司 226

八、西罗莫司 226

九、其他治疗药物监测 227

十、维生素A 228

十一、维生素B 228

十二、叶酸 230

十三、维生素C 231

十四、维生素D 233

第六章 临床微生物检查 241

第一节 常见临床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241

一、血液及骨髓细菌学检验 241

二、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42

三、咽拭子、鼻咽拭子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243

四、穿刺液标本的细菌学检查 243

五、胆汁的细菌学检查 244

六、粪便的细菌学检查 244

七、脓汁及病灶分泌物的细菌学检查 245

八、痰的细菌学检查 245

九、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 246

十、空气的细菌学检查 247

十一、生殖器官标本的微生物学检查 248

十二、烧伤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249

十三、注射剂、生物制品和敷料等标本的无菌试验 250

附 L型菌感染误诊及其检查意义 250

附 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 251

十四、肥达凝集反应 252

十五、外斐凝集试验 252

第二节 微生物细菌鉴定及耐药基因检测 253

一、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测 253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检测 254

三、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254

四、β-内酰胺酶检测 255

五、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 255

六、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检测 256

七、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 257

八、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基因检测 257

九、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检测 257

十、肠毒素检测 257

十一、艰难梭菌毒素测定 257

十二、内毒素鲎试验 257

十三、其他细菌毒素测定 258

第七章 寄生虫检验 260

第一节 粪便中寄生虫检查 260

第二节 血液及骨髓寄生虫检查 263

第三节 痰及其他分泌物寄生虫检查 266

第四节 寄生虫病的传播、流行和防治 267

第八章 免疫学检验 269

第一节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检验 269

一、白细胞功能 269

二、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 269

三、硝基四氮唑蓝还原试验 270

四、白细胞黏附试验 270

五、白细胞黏附抑制试验 270

六、白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270

七、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270

八、巨噬细胞趋化功能试验 270

九、自然杀伤淋巴细胞功能试验 271

十、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试验 271

十一、抗淋巴细胞抗体试验 271

十二、肥大细胞脱颗粒试验 271

十三、碱性髓鞘蛋白 272

十四、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272

十五、溶菌酶 272

十六、降钙素原 273

十七、P-选择素 275

十八、E-选择素 275

十九、细胞黏附分子 275

二十、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275

二十一、白细胞介素-3 276

二十二、白细胞介素-4 276

二十三、白细胞介素-6 277

二十四、白细胞介素-8 277

二十五、干扰素 277

二十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277

二十七、脂多糖结合蛋白 278

二十八、M蛋白 278

二十九、淋巴细胞亚群 278

三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79

第二节 自身抗体测定 279

一、抗核抗体 280

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谱 285

三、抗内分泌腺自身抗体 286

四、消化道和肝脏自身抗体 288

五、心脏疾病相关抗体 292

六、肾脏病相关抗体 292

七、神经系统自身抗体 293

八、风湿性疾病自身抗体 295

九、不孕不育、流产相关自身抗体 299

十、皮肤病相关自身抗体 300

十一、血液系统自身抗体 301

十二、特殊临床应用抗体 301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学诊断 302

一、甲胎蛋白 302

二、甲胎蛋白异质体 302

三、癌胚抗原 303

四、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304

五、EB病毒抗体 305

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305

七、甲状腺球蛋白 305

八、CA19-9 306

九、CA125 306

十、CA-50 306

十一、CA15-3 306

十二、糖类抗原CA-27/CA-29 307

十三、糖类抗原CA-242 307

十四、糖类抗原CA-549 308

十五、糖类抗原CA-724 308

十六、胃癌抗原MG-7 309

十七、γ-精浆蛋白测定 309

十八、人附睾蛋白4 309

十九、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311

二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311

二十一、细胞角蛋白19片段 312

二十二、细胞角蛋白18片段 312

二十三、肿瘤坏死因子(TNF) 313

二十四、肿瘤坏死因子α 314

二十五、肿瘤相关抗原 314

二十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314

二十七、肿瘤特异生长因子/肿瘤相关物质 315

二十八、高尔基体蛋白73 316

二十九、组织多肽特异抗原 316

三十、端粒酶活性 317

三十一、尿核基质蛋白 321

三十二、人组织激肽释放酶 321

三十三、其他肿瘤标志物 325

第四节 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诊断 326

一、甲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326

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326

附 乙肝标记物检测与治疗误区 332

三、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335

四、丁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337

五、戌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337

六、己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 338

七、庚型肝炎病血清学标志物 338

八、轮状病毒抗原检测 338

九、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IgM测定 339

十、TORCH感染的血清学检查 340

十一、梅毒的血清学检查 344

十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血清学检查 346

十三、伤寒和副伤寒血清学检查 347

十四、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检测 349

十五、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 350

十六、13C或14C标记尿素呼气实验 352

十七、结核分枝杆菌全血γ-干扰素测定试验 352

十八、EB病毒相关抗体测定 353

十九、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检测 353

二十、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测定 353

二十一、副流感病毒抗体测定 354

二十二、天疱疮抗体测定 354

二十三、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测定 355

二十四、腺病毒抗体测定 355

二十五、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测定 356

二十六、狂犬病毒抗体测定 356

二十七、脊髓灰质炎病毒抗体测定 357

二十八、柯萨奇病毒抗体测定 357

二十九、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抗体测定 357

三十、麻疹病毒抗体测定 358

三十一、冠状病毒(SARS)抗体测定 358

三十二、埃可病毒抗体测定 359

三十三、单纯疱疹病毒抗原测定 359

三十四、TT病毒抗体检测 360

三十五、鼠疫免疫学试验 360

三十六、芽生菌免疫学试验 361

三十七、组织胞浆菌免疫学试验 361

三十八、肺炎支原体免疫学试验 362

三十九、沙眼衣原体免疫学试验 363

四十、鹦鹉热衣原体免疫学检测 363

四十一、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 364

四十二、立克次体免疫学试验 365

四十三、念珠菌病免疫学试验 366

四十四、曲霉菌免疫学试验 367

四十五、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测定 367

四十六、孢子丝菌免疫学试验 368

四十七、球孢子菌免疫学试验 369

四十八、猪囊尾蚴抗原和抗体测定 369

四十九、肺吸虫抗原和抗体测定 370

五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测定 370

第五节 免疫球蛋白测定 371

一、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测定 371

二、血清IgD含量测定 372

三、血清总IgE测定 373

四、特异性IgE含量测定 373

五、24h IgG鞘内合成率测定 373

六、尿液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 374

七、免疫球蛋白亚类测定 374

八、免疫球蛋白轻链测定 375

九、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本-周蛋白Bence-Jones)测定 376

十、血清冷球蛋白测定 376

第六节 补体测定 377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测定 377

二、补体旁路活化的溶血活性测定 378

三、C1q含量测定 378

四、C1r测定 379

五、C1s测定 379

六、C2测定 379

七、C3含量测定 380

八、C4含量测定 380

九、C5含量测定 381

十、C6含量测定 381

十一、C7含量测定 381

十二、C8含量测定 382

十三、C9含量测定 382

十四、补体C3b受体花环试验 382

十五、补体1抑制因子测定 382

十六、B因子含量测定 383

十七、C3裂解产物测定 383

十八、C3a测定 383

十九、C3d测定 384

第七节 免疫复合物测定 384

一、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 384

二、终末补体复合物测定 385

第八节 细胞免疫测定 385

一、红细胞玫瑰花环形成试验 385

二、B细胞EA花环、EAC花环形成试验 386

三、B细胞测定 386

四、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388

五、T细胞亚群测定 388

六、器官移植的免疫学检查 388

七、结核菌素试验 390

第九节 激素类 391

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391

二、甲状腺素 391

三、促甲状腺素 392

四、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393

五、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393

六、甲状腺结合球蛋白 393

七、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 394

八、甲状腺旁腺素 394

九、血清游离T3/T4 394

十、反式T3 395

十一、人降钙素 395

十二、胰岛素 396

十三、抗胰岛素抗体 396

十四、C-肽 396

十五、胰高血糖素 397

十六、胃泌素 398

十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399

十八、生长抑素 399

十九、促胰液素 399

二十、胆囊收缩素 400

二十一、促卵泡生成激素 400

二十二、促黄体生成激素 401

二十三、催乳素 401

二十四、孕酮 402

二十五、17α-羟孕酮 403

二十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403

二十七、TH糖蛋白 403

二十八、抑制素A 404

二十九、肾素活性 404

三十、血管紧张素Ⅰ 405

三十一、血管紧张素Ⅱ 405

三十二、促红细胞生成素 405

三十三、A型钠尿肽 406

三十四、B型钠尿肽 406

三十五、N端-B型钠尿肽前体 408

三十六、前列腺素系列 408

三十七、环磷酸腺苷 410

三十八、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410

三十九、抗脱氧核糖核酸抗体 410

四十、抗利尿激素 410

四十一、生长激素 411

四十二、去甲肾上腺素 411

四十三、5-羟色胺 412

四十四、儿茶酚胺 412

四十五、雌酮 412

四十六、雌二醇 413

四十七、雌三醇 413

四十八、非结合型雌三醇(游离雌三醇) 414

四十九、6-酮前列腺素F1α 414

五十、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415

五十一、环磷酸腺苷 416

五十二、环磷酸鸟苷 416

五十三、组织胺 416

五十四、胃蛋白酶原 417

第十节 超敏过敏性检验 419

一、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测定 419

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G测定 419

三、吸入物变应原测定 420

四、食入物变应原筛查 420

五、专项变应原筛查 420

六、特殊变应原筛查 420

七、动物性过敏原筛查 421

八、昆虫毒液过敏原筛查 421

九、乳胶及其相关的过敏原筛查 421

十、花粉相关的吸入性过敏原筛查 421

附 食物不耐受与过敏反应概念 422

第九章 流式细胞术检测 435

第一节 常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项目 435

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437

二、人类白细胞抗原B27 438

三、单核细胞HLA-DR检测 438

四、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 438

五、中性粒细胞、红细胞CD55、CD59检测 438

六、封闭抗体 439

七、血小板-白细胞黏附 439

八、调节性T细胞 439

九、Th1/Th2检测 440

十、白细胞免疫分型检测 440

十一、白血病残留病灶检测 440

十二、造血干细胞计数 441

十三、细胞因子检测 441

十四、细胞凋亡检测 441

十五、细胞周期和倍体检测 442

十六、Th17细胞检测 442

十七、T细胞活化与疾病 442

十八、血小板自身抗体检测 443

十九、血小板活化与疾病 443

二十、血小板检测 443

二十一、淋巴瘤免疫分析 443

第二节 流式细胞术在各类疾病中的应用 444

一、感染性疾病 444

二、肿瘤治疗应用 445

三、细胞治疗应用 446

四、血液系统疾病 446

五、器官移植检测 447

六、风湿免疫性疾病 447

七、呼吸系统疾病 448

八、消化系统疾病 449

九、泌尿系统疾病 450

十、心脑血管疾病 450

十一、妇产科及儿科相关疾病 450

十二、内分泌患者免疫功能检测 451

十三、皮肤科疾病 451

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检验 459

第一节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检验 459

一、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59

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 459

三、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检测 460

四、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62

五、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 463

六、丁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64

七、戊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65

八、庚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65

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66

十、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 467

十一、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68

十二、多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测定 470

十三、EB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71

十四、人细小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72

十五、腺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73

十六、淋病奈瑟菌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75

十七、沙眼衣原体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75

十八、解脲支原体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76

十九、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扩增检测 477

二十、流感病毒核糖核酸检测 479

第二节 疾病相关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检验 481

一、染色体核型分析及高分辨染色体核型分析 481

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482

三、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 483

四、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突变检查 484

五、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 486

第三节 用药指导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486

一、乙型肝炎耐药基因检测 486

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检测 487

三、万古霉素耐药基因试验 487

四、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检测 487

五、化学药物相关基因检测 488

六、肿瘤治疗药物相关基因检测 489

七、肿瘤细胞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490

附 中英文对照 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