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导论 1
0.1 选题背景 1
0.2 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评介 3
0.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住房问题性质的论述 3
0.2.2 经济学界的住房需求研究 5
0.2.3 社会学界、人口学界的住房需求研究 13
0.3 研究意义 18
0.3.1 理论意义 18
0.3.2 实践意义 20
0.4 相关概念界定 21
0.4.1 人口转变视角 21
0.4.2 住房需求 22
0.4.3 城镇 22
0.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2
0.5.1 研究思路及结构 22
0.5.2 研究方法 25
0.6 创新点及不足 26
0.6.1 创新点 26
0.6.2 不足 27
1 理论框架:基于人口转变视角的住房需求变化 28
1.1 基本概念 28
1.1.1 有关住房 28
1.1.2 有关住房需求 30
1.2 理论基础 33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 33
1.2.2 人口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34
1.2.3 人口与住房的辩证关系 35
1.2.4 人口转变理论 37
1.3 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 44
1.3.1 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解析 44
1.3.2 人口转变视角与住房需求的逻辑内涵 47
1.4 影响中国住房需求变化因素的实证考察 49
1.4.1 影响因素 49
1.4.2 实证考察 50
2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55
2.1 人口变动与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转变 55
2.1.1 中国人口自然变动与人口年龄结构转变 55
2.1.2 中国人口机械变动与人口年龄结构转变 61
2.2 人口年龄结构转变驱动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63
2.2.1 25~45岁年龄段人口的住房需求 63
2.2.2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住房需求 65
2.3 人口转变的经济效应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67
2.3.1 人口红利理论的提出 67
2.3.2 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发展 69
2.3.3 人口红利背景下的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及住房需求变动 73
2.4 人口队列效应下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79
2.4.1 队列与队列效应 79
2.4.2 基于新中国历史变迁的队列划分及消费特征 80
2.4.3 队列效应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81
3 婚姻家庭转变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85
3.1 关于家庭的传统认知 85
3.1.1 家庭的内涵和职能 86
3.1.2 家庭的规模及结构 87
3.1.3 家庭与家庭户 88
3.2 家庭转变与中国城镇家庭住房需求变化 89
3.2.1 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89
3.2.2 家庭类型渐趋多元 93
3.2.3 家庭传统功能弱化 96
3.2.4 家庭关系趋于现代 98
3.3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102
3.3.1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及应用 102
3.3.2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家庭住房需求 106
3.4 婚姻观念转变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110
4 人口迁移流动转变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113
4.1 人口城市化的一般理论 113
4.1.1 人口城市化的基本内涵 113
4.1.2 人口城市化的动因 114
4.1.3 人口城市化的规律性 115
4.1.4 几个重要概念的澄清 116
4.2 人口城市化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118
4.2.1 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特征 118
4.2.2 中国城镇住房需求总量激增及估计 122
4.3 “围城内外”的住房需求变化 126
4.3.1 与住房区位有关的理论 126
4.3.2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区位需求指向 130
4.3.3 外来流动人口住房区位需求指向 134
4.4 社区分化趋势下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138
4.4.1 社区的概念和类型 138
4.4.2 社区分化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139
5 社会阶层转变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变化 142
5.1 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及其后果 142
5.1.1 阶层与社会分层理论 142
5.1.2 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 145
5.1.3 中国社会分层的社会经济后果 148
5.2 经济分层与中国城镇住房获得 150
5.2.1 职业状况与住房福利 150
5.2.2 教育资本与住房状况 153
5.3 阶层消费文化型塑中国城镇住房需求价值取向 157
5.3.1 消费文化的演进 157
5.3.2 阶层消费文化与中国城镇住房需求取向 160
6 结论、启示及研究展望 163
6.1 主要结论 163
6.1.1 关于住房问题的性质 163
6.1.2 有关住房需求变化的理解 164
6.1.3 关于人口转变视角的内涵解读 165
6.1.4 以人口转变视角查找影响住房需求变化的原因 165
6.2 有关启示 167
6.2.1 和谐住房关系的内涵 167
6.2.2 和谐住房关系的构建 168
6.3 研究展望 176
参考文献 179
致谢 189
后记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