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 2
1.2分离过程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4
参考文献 8
第二章 传质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基础 9
2.1相平衡基础 9
2.1.1气液平衡 10
2.1.2液液平衡 23
2.2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 23
露点计算 23
2.2.1泡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24
2.2.2露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 31
2.3闪蒸过程的计算 32
2.3.1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 33
2.3.2绝热闪蒸过程 38
2.4液液平衡过程的计算 42
2.4.1二元液液系统 42
2.4.2多元液液系统 43
2.5多相平衡过程 44
2.5.1气-液-液系统近似计算法 45
2.5.2气-液-液系统的严格计算 45
2.6共沸系统和剩余曲线 47
2.6.1二元共沸物系 48
2.6.2三元共沸物系 50
2.6.3剩余曲线 52
本章符号说明 53
习题 54
参考文献 57
第三章 气液传质分离过程 58
3.1设计变量 58
3.1.1单元的设计变量 59
3.1.2设备的设计变量 62
3.1.3流程的设计变量 68
3.2多组分精馏 70
3.2.1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 70
3.2.2最小回流比 73
3.2.3最少理论板数和组分分配 75
3.2.4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 80
3.2.5多组分精馏塔的简捷计算方法 84
3.3特殊精馏 84
3.3.1萃取精馏 85
3.3.2共沸精馏 96
3.4间歇精馏 111
3.4.1间歇精馏工艺 112
3.4.2间歇精馏过程计算方法 116
3.5反应精馏 124
3.5.1反应精馏流程 124
3.5.2反应精馏过程特性 126
3.5.3催化精馏中催化剂的填充方式 128
3.5.4反应精馏过程数学模拟 132
3.5.5反应精馏工业应用 132
3.6吸收与解吸 135
3.6.1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 135
3.6.2多组分吸收和解吸的简捷计算法 142
本章符号说明 154
习题 155
参考文献 162
第四章 液液传质分离和超临界流体萃取 164
4.1液液萃取 164
4.1.1萃取剂的选择和萃取体系的分类 164
4.1.2多级逆流萃取的计算 168
4.1.3分馏萃取 171
4.1.4微分逆流萃取模型 172
4.2超临界流体萃取 179
4.2.1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热力学基础 179
4.2.2超临界流体萃取过程 182
4.2.3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 185
4.3反胶团萃取 186
4.3.1反胶团的特性 186
4.3.2反胶团萃取机理 187
4.3.3反胶团萃取的应用 189
4.4双水相萃取 190
4.4.1双水相体系 191
4.4.2双水相中溶质分配理论 192
4.4.3双水相萃取的应用 193
本章符号说明 195
习题 196
参考文献 197
第五章 传质分离过程的严格模拟计算 199
5.1平衡级的理论模型 199
5.2三对角矩阵法 201
5.2.1泡点法(BP法) 202
5.2.2流量加和法(SR法) 207
5.2.3等温流量加和法 210
5.3同时校正法(SC法) 214
5.4内外法(inside-out法) 224
5.4.1内外法模型 225
5.4.2内外法算法 227
5.5多组分分离非平衡级模型 230
5.6分离过程重要模拟软件简介 232
5.6.1 Aspen Plus 232
5.6.2 PRO/Ⅱ 234
本章符号说明 235
习题 236
参考文献 238
第六章 气固、液固传质分离过程 240
6.1吸附分离过程 240
6.1.1吸附过程原理 240
6.1.2吸附分离过程与技术 249
6.2结晶 261
6.2.1粒状晶体的特性 262
6.2.2结晶基础 264
6.2.3结晶器简介 279
6.3膜分离 283
6.3.1概述 284
6.3.2膜分离过程 291
本章符号说明 310
习题 312
参考文献 315
第七章 分离过程的节能优化与集成 317
7.1分离过程的最小功和热力学效率 317
7.1.1最小分离功 317
7.1.2非等温分离和有效能 320
7.1.3热力学效率和净功消耗 322
7.2精馏的节能技术 323
7.2.1精馏塔的多股进料和侧线采出 324
7.2.2热泵精馏 327
7.2.3设置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精馏 329
7.2.4精馏系统的热集成 330
7.2.5采用附加回流及蒸发精馏节能技术 334
7.3分离流程的优化 336
7.3.1分离方法的选择和分离顺序数 336
7.3.2分离序列的确定 338
7.4精馏与其他分离过程的集成 345
7.4.1精馏与萃取的集成 345
7.4.2精馏与膜分离过程的集成 347
7.4.3膜催化分离过程 349
本章符号说明 350
习题 351
参考文献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