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1
二、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 1
三、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 2
四、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3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4
一、新陈代谢 4
二、兴奋性 4
三、适应性 6
四、生殖 6
第三节 机体的内环境及其稳态 7
一、体液与内环境 7
二、稳态 7
第四节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与自动控制原理 8
一、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8
二、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10
第2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4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 14
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14
二、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方式 16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21
一、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1
二、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2
三、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4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5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记录方法 25
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6
三、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8
四、细胞兴奋的引起及其传导 30
五、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32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34
一、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递 34
二、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35
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和兴奋-收缩耦联 37
四、骨骼肌收缩的形式与力学分析 40
五、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42
第3章 血液 46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46
一、血液的组成 46
二、血量 47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48
第二节 血细胞 50
一、红细胞 50
二、白细胞 53
三、血小板 55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56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56
二、血液凝固 57
三、纤维蛋白溶解 61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62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62
二、红细胞血型 62
三、输血原则 64
第4章 血液循环 68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69
一、心动周期和心率 69
二、心脏泵血过程及其机制 70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73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74
五、心脏泵血功能的储备 77
六、心音与心音图 78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79
一、心肌细胞的分类 79
二、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80
三、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 84
四、体表心电图 93
第三节 血管生理 94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94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95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97
四、微循环 102
五、组织液、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104
六、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107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109
一、神经调节 109
二、体液调节 117
三、自身调节 120
第五节 器官循环 120
一、冠脉循环 121
二、肺循环 123
三、脑循环 123
第5章 呼吸 127
第一节 肺通气 128
一、肺通气的原理 128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136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139
一、气体交换的原理 139
二、肺换气 140
三、组织换气 142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42
一、氧的运输 143
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147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49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149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151
第6章 消化和吸收 157
第一节 概述 157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158
二、消化道的神经支配 159
三、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160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161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162
一、唾液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162
二、咀嚼 164
三、吞咽 164
第三节 胃内消化 164
一、胃液的分泌 164
二、胃的运动 169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171
一、胰液的分泌 171
二、胆汁的分泌与排出 173
三、小肠液的分泌 175
四、小肠的运动 175
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177
一、大肠液的分泌 177
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 177
三、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178
第六节 吸收 178
一、吸收的部位和途径 178
二、主要物质的吸收 179
第7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184
第一节 能量代谢 184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和转移 184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186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188
四、基础代谢 189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189
一、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190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191
三、体温调节 194
第8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196
第一节 概述 196
一、肾的结构特点 196
二、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199
三、肾血流量的调节 199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01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201
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202
三、肾小球滤过率与滤过分数 203
四、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203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205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205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210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212
一、肾髓质高渗梯度形成与维持 213
二、尿浓缩和稀释的机制 217
三、影响尿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218
第五节 尿生成的调节 218
一、肾内自身调节 219
二、神经和体液调节 220
第六节 血浆清除率 226
一、清除率的概念和测定方法 226
二、测定清除率的意义 226
第七节 尿的排放 228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228
二、排尿反射 228
三、排尿异常 230
第9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232
第一节 神经系统基本组成与功能 233
一、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233
二、神经胶质细胞 236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237
一、突触的结构与分类 237
二、经典的突触传递过程 238
三、神经递质与受体 241
四、突触的可塑性 247
第三节 反射中枢活动的一般规律 247
一、反射与反射中枢 247
二、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248
三、反射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 249
四、中枢抑制 250
五、突触前易化 251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252
一、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252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254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255
四、痛觉 257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58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59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262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64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66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267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69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69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271
三、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关系 274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276
一、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 276
二、觉醒和睡眠 278
三、学习与记忆 280
四、语言中枢和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 283
第10章 感觉器官的功能 287
第一节 概述 287
一、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287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288
第二节 视觉器官 289
一、眼的折光功能 290
二、视网膜的感光换能功能 293
三、与视觉有关的几种生理现象 298
第三节 听觉器官 300
一、外耳和中耳的功能 301
二、内耳(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 303
三、听神经动作电位 307
四、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307
第四节 前庭器官 308
一、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 308
二、前庭反应和眼震颤 309
第五节 嗅觉与味觉 311
一、嗅觉 311
二、味觉 311
第11章 内分泌系统 314
第一节 概述 314
一、激素的分类 315
二、激素的传递方式 316
三、激素的作用及其特征 317
四、激素作用的机制 318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321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321
二、腺垂体 322
三、神经垂体 327
第三节 甲状腺 328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328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331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333
第四节 甲状旁腺和甲状腺C细胞 336
一、甲状旁腺激素 336
二、降钙素 337
三、1,25-二羟维生素D3 338
第五节 胰岛 339
一、胰岛素 339
二、胰高血糖素 342
第六节 肾上腺 343
一、肾上腺皮质 343
二、肾上腺髓质 346
第七节 其他激素 348
一、前列腺素 348
二、褪黑素 349
三、瘦素 350
第12章 生殖与性生理 352
第一节 男性生殖 352
一、睾丸的生精功能 352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354
三、睾丸功能的调节 355
第二节 女性生殖 356
一、卵巢的生卵功能 356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357
三、卵巢功能的调节 359
四、月经周期及其机制 360
第三节 妊娠与分娩 362
一、妊娠 362
二、分娩 365
第四节 避孕的生理学基础 365
一、影响生殖细胞生成 365
二、防止受精 365
三、干扰着床 365
第五节 性生理 366
一、性成熟的表现 366
二、性反应 367
三、性行为的调节 368
第13章 衰老 370
第一节 衰老与寿命 370
一、衰老的定义与机制 370
二、人的寿命 372
第二节 老年人机体的主要变化 374
一、外貌形体的变化 374
二、机体构成成分的变化 374
三、组织器官的基本变化 375
四、各系统功能的变化 376
五、机体的整体变化 378
第三节 老年人心理特点 379
一、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互补 379
二、老年人的情绪特点 379
三、老年人性格变化特点 379
第四节 延缓衰老的途径 380
一、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380
二、坚持适当的劳动和运动 381
三、科学合理的饮食调养 381
四、创造和保护宜居环境 382
五、保证休息和睡眠 383
六、积极防治疾病 384
参考文献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