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环境概述 1
1.1.1 环境的概念 1
1.1.2 环境的分类 1
1.1.3 环境的功能特性 3
1.2 环境问题 3
1.2.1 环境问题及其分类 3
1.2.2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 4
1.2.3 当代全球环境问题 7
1.2.4 中国的环境问题 17
1.3 环境科学 23
1.3.1 环境科学的概念 23
1.3.2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3
1.3.3 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 24
1.4 环境思想和环境意识 25
1.4.1 中国古代的环境意识及“天人合一” 25
1.4.2 西方环境思想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兴起 27
1.5 环境伦理观与环境伦理学 28
1.5.1 基本概念 28
1.5.2 环境伦理观:困惑与争议 28
1.5.3 环境伦理准则 29
1.6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0
1.6.1 环境保护的概念 30
1.6.2 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0
第2章 环境生态 32
2.1 环境生态学定义及其发展 32
2.1.1 生态学定义 32
2.1.2 环境生态学定义 32
2.1.3 环境生态学的发展 33
2.1.4 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34
2.2 生态系统 34
2.2.1 生态系统的含义 34
2.2.2 生态系统的组成 35
2.2.3 生态系统的结构 36
2.2.4 生态系统的功能 38
2.3 干扰与生态恢复 41
2.3.1 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1
2.3.2 生态恢复 44
2.4 生态系统管理 51
2.4.1 生态系统管理定义 51
2.4.2 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途径与技术 52
2.5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55
2.5.1 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55
2.5.2 对环境质量的生物监测与生物评价 56
2.5.3 对污染环境的生物净化 57
2.5.4 以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建设 57
第3章 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1
3.1 可持续发展 61
3.1.1 文明发展及其特征 61
3.1.2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62
3.1.3 可持续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64
3.2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67
3.2.1 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67
3.2.2 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68
3.2.3 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 69
3.2.4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74
3.3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 75
3.4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77
3.4.1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 77
3.4.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 78
3.4.3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 80
3.4.4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81
3.4.5 可持续发展的新课题 84
第4章 环境与人体健康 86
4.1 人和环境的关系 86
4.1.1 人与环境物质组成的相关性 86
4.1.2 环境致病因素对人体的影响程度 87
4.2 环境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作用 89
4.2.1 环境污染物及其分类 89
4.2.2 环境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转归 90
4.2.3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的因素 92
4.3 环境污染的特征和危害 93
4.3.1 环境污染的特征 93
4.3.2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95
4.3.3 生态环境病 100
4.4 室内环境与健康 102
4.4.1 吸烟引起的污染 102
4.4.2 居室装修及新家具引起的污染 102
4.5 生活用品对健康的影响 103
4.5.1 化妆和洗涤用品 103
4.5.2 食品包装材料对健康的影响 103
4.5.3 车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103
4.6 食品对健康的影响 105
第5章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07
5.1 概述 107
5.1.1 大气圈及其结构 107
5.1.2 大气的组成 109
5.1.3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09
5.2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类型 110
5.2.1 大气污染及其分类 110
5.2.2 大气污染源 110
5.2.3 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 111
5.3 大气污染的危害 116
5.4 大气污染的防治 119
5.4.1 控制大气污染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119
5.4.2 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治理技术 120
第6章 水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26
6.1 水环境概述 126
6.1.1 天然水资源分布 126
6.1.2 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 127
6.2 水体污染与水体自净作用 127
6.2.1 水体污染 127
6.2.2 水体污染物和水体污染的类型 128
6.2.3 水体自净作用和水环境容量 130
6.2.4 水质及水质指标 131
6.3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及迁移转化 132
6.3.1 水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模式 132
6.3.2 常见水体污染物的转化 133
6.4 水环境污染的危害 139
6.4.1 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的健康 139
6.4.2 水污染造成水生态系统破坏 139
6.4.3 水污染加剧了缺水状况 140
6.4.4 水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 140
6.4.5 水污染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140
6.5 水环境污染防治 143
6.5.1 水污染防治的原则 143
6.5.2 污水处理技术概述 144
第7章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150
7.1 土壤概述 150
7.1.1 土壤及其组成 150
7.1.2 土壤的性质 152
7.1.3 土壤背景值和土壤环境容量 155
7.2 土壤环境污染 155
7.2.1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污染特征 155
7.2.2 土壤环境污染的类型 156
7.2.3 土壤的自然净化过程 157
7.3 土壤环境污染的危害 157
7.3.1 农药与土壤污染 158
7.3.2 重金属与土壤污染 160
7.3.3 土壤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164
7.4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与防治 165
7.4.1 土壤污染的现状 165
7.4.2 土壤污染防治的原则 169
7.4.3 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170
7.4.4 污染土壤修复 172
第8章 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利用 176
8.1 概述 176
8.1.1 基本概念 176
8.1.2 固体废物污染及固体废物的分类 176
8.1.3 固体废物的危害及处理原则 178
8.2 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利用 180
8.2.1 一般工矿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180
8.2.2 一般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处理 182
8.2.3 危险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 182
8.3 城市垃圾的利用与治理 183
8.3.1 处理城市垃圾的原则 183
8.3.2 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183
8.3.3 城市垃圾的其他无害化处理 185
8.3.4 城市垃圾的处理和利用 187
8.4 农村生活垃圾的利用与治理 189
8.4.1 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来源 190
8.4.2 处理农村生活垃圾面临的问题 190
8.4.3 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 191
8.4.4 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的对策 192
8.5 电子垃圾处理现状 194
8.5.1 我国电子垃圾的现状 194
8.5.2 我国电子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195
8.5.3 建议措施 195
第9章 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196
9.1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96
9.1.1 环境噪声的特征与噪声源分类 196
9.1.2 噪声的评价和检测 198
9.1.3 环境噪声的危害 203
9.1.4 噪声的控制 205
9.2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209
9.2.1 放射性及其度量单位 209
9.2.2 放射性污染源 211
9.2.3 放射性污染的危害 213
9.2.4 放射性污染的防治 214
9.3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216
9.3.1 电磁辐射及辐射污染 216
9.3.2 电磁辐射源 217
9.3.3 电磁辐射污染的危害与控制 218
9.3.4 光污染与防护 220
9.4 热污染及其防治 222
9.4.1 热污染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22
9.4.2 热污染的控制与综合利用 223
第10章 环境质量评价 225
10.1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225
10.1.1 环境质量 225
10.1.2 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225
10.1.3 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226
10.1.4 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226
10.1.5 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226
10.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28
10.2.1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基本程序 228
10.2.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内容 229
10.2.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方法 230
10.2.4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30
10.2.5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33
10.2.6 总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236
10.3 环境影响评价 238
10.3.1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 238
10.3.2 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型 239
10.3.3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239
第11章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 241
11.1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概述 241
11.1.1 环境分析与环境监测的概念 241
11.1.2 环境监测的作用及目的 242
11.1.3 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 243
11.1.4 环境监测的分类 245
11.2 环境标准 246
11.2.1 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246
11.2.2 环境标准发展的历史 247
11.2.3 环境标准制定的原则 248
11.2.4 环境标准物质 248
11.3 环境监测的组织 249
11.3.1 环境监测方案的制订 249
11.3.2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250
11.3.3 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 252
11.3.4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254
11.3.5 样品的预处理 258
11.4 环境监测主要方法简介 260
11.4.1 物理监测方法 260
11.4.2 化学监测方法 261
11.4.3 生物监测方法 265
11.5 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267
11.5.1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268
11.5.2 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 269
第12章 环境保护法规与环境管理 271
12.1 环境法概述 271
12.1.1 环境法的概念和特点 271
12.1.2 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272
12.2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273
12.2.1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273
12.2.2 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276
12.3 国家对环境的管理 279
12.3.1 环境管理的概念、原则和范围 279
12.3.2 环境管理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280
12.3.3 环境管理机构 280
12.4 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 288
12.4.1 环境保护基本法的概念 288
12.4.2 环境保护基本法的地位 289
12.4.3 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主要内容 290
第13章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291
13.1 清洁生产概述 291
13.1.1 清洁生产的由来 291
13.1.2 清洁生产的定义 292
13.1.3 清洁生产的内容 293
13.1.4 清洁生产的意义 293
13.2 清洁生产的科学方法 293
13.2.1 生命周期评价 293
13.2.2 生态设计 295
13.2.3 绿色化学 296
13.2.4 环境标志 298
13.2.5 环境管理会计 299
13.3 企业清洁生产审核 300
13.3.1 清洁生产审核原理 300
13.3.2 清洁生产审核程序 301
13.4 循环经济 304
13.4.1 循环经济产生的时代背景 304
13.4.2 循环经济的含义 305
13.4.3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306
13.4.4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307
13.4.5 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307
13.4.6 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 308
13.5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313
13.5.1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 314
13.5.2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构成 314
13.5.3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途径 315
第14章 实验 325
14.1 水样物理性质及其pH值、溶解氧的测定 325
14.1.1 第1部分 325
14.1.2 第2部分 328
14.2 氨氮的测定 332
14.2.1 纳氏试剂比色法 332
14.2.2 电极法 334
14.3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335
14.3.1 重铬酸钾法(CODcr) 335
14.3.2 库仑滴定法 337
14.4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微机BOD5测定法) 339
14.4.1 基本原理 339
14.4.2 测定原理 339
14.4.3 仪器和试剂 340
14.4.4 测定步骤 340
14.5 尿液中氟化物的测定(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341
14.6 废液中酚类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342
14.7 大气中SO2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344
14.8 大气中CO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 347
14.9 土壤中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48
14.10 环境噪声监测 349
参考文献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