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历史分期理论与实践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世飞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4143577
  • 页数:22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历史层面全面阐述了中共历代领导集体对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重要贡献。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实践中,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这一课题,不仅发表了许多重要而精辟的论述,还对中共历史进行了科学的阶段划分,为中共历史分期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中共历史分期问题,还科学划分了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阶段,奠定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重要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对中共历史分期理论进 行了富有创造力的建树,对中共建国以来的历史也进行了科学的阶段划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共历史分期的理论和实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还科学划分了新时期的历史阶段,有力地推动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科学总结了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功绩,阐述了新时期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对党的领袖人物和指导思想也进行了科学评价。中共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中共历史分期的重要论述,不仅是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

第一章 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学术坐标 1

第一节 历史分期和中共历史分期的概念 1

一、从历史分期意识的演变看历史分期的概念 1

二、中共历史分期的概念 4

第二节 历史分期理论在中共历史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6

一、历史分期理论是中共历史学理论的核心理论 7

二、历史分期对于中共历史研究尤为重要 19

第三节 中共历史分期的研究概况和科学体系 20

一、中共历史分期的研究概况 20

二、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科学体系 34

第二章 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理论资源 36

第一节 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 36

一、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36

二、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7

三、马克思历史分期理论评析 44

第二节 西方历史学关于历史分期的思想 48

一、西方古典历史时期 48

二、中世纪时期 51

三、近代时期 54

四、现代时期 58

第三节 中国历史学关于历史分期的思想 61

一、古代史 61

二、近代史 65

三、现、当代史 66

第三章 中共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共历史分期的重要贡献 70

第一节 毛泽东奠定了中共历史分期的重要基础 70

一、初步提出中共历史的起点、划分标准和标志等问题 70

二、科学划分了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阶段 73

第二节 邓小平进一步完善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和实践 76

一、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分期理论体系 76

二、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行了阶段划分 78

第三节 江泽民有力地推动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81

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 81

二、科学划分了新时期的历史阶段 82

三、对新时期各阶段的历史主题进行了精辟阐述 84

第四节 胡锦涛进一步发展了中共历史分期理论和实践 86

一、科学总结了党成立以来的历史功绩 86

二、阐述了新时期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 87

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概念 90

四、对党的领袖人物和指导思想也进行了科学评价 91

第四章 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科学体系 94

第一节 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94

一、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指导思想 94

二、中共历史分期理论的原则 103

第二节 中共历史分期的依据、标志及上下限 107

一、中共历史分期的科学依据 107

二、中共历史分期的科学标志 116

三、中共历史分期的上下限 120

第五章 中共历史分期若干实践问题分析 124

第一节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历史起点与阶段划分 124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历史起点相关观点评析 124

二、历史起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的学术坐标 128

三、研究历史起点问题的分析框架 130

四、研究历史起点问题的方法 155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阶段划分 156

第二节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阶段划分 159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划分 160

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阶段划分 167

三、几点规律性的认识 180

第三节 北京、西藏新时期的阶段划分 182

一、新时期北京历史阶段划分 182

二、新时期西藏历史阶段划分 185

结语 193

附录前期相关成果 195

主要参考文献 214

后记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