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一 雷锋苦难的童年(1940.12.18—1949.8) 3
孤儿原本三世同堂 3
苦孩子参加革命活动 4
翻身得解放 5
初识解放军 7
二 雷锋走进学堂(1950.8—1956.7.15) 11
6年换了5所学校工作后完成初中学业 11
第一次得到县级奖励 12
“浮头鱼”崭露文艺才华 13
在毕业典礼上规划壮丽人生 15
孤儿的“贵人” 16
三 雷锋在望城县委机关工作(1956.11.17—1958.11.12) 19
毛遂自荐去县委机关工作 19
县委书记的教导 21
结识“最幸福的人” 22
时髦“白领”的机关生活 24
“我年轻,需要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26
独当多面的治沩模范 27
一次改变命运的捐款 29
拖拉机手的“作家梦” 30
神秘的预言:全世界都将知道你的名字 32
在家乡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 35
从“雷峰”到“雷锋” 36
四 雷锋转战鞍山成为钢铁工人(1958.11.12—1960.1.7) 41
“原来全是钢呀!……这需要多少钢铁呀!” 41
毛主席住在天安门城楼上吗? 42
“革命的朋友,伟大的友谊” 44
曾对分配给他的工作感到失望 45
猫着腰开C-80号推土机 46
鞍钢年轻的先进工人 48
第二次“执教”语文课 49
“时髦行头”被锁进箱子 50
哥哥妹妹真想跟你走 52
熟知雷锋的鞍钢湖南老乡 55
五 雷锋曲折的参军过程(1959.12.4—1960.1.7) 59
以“候补名额”身份“准备入伍” 59
没有穿军装的“光荣入伍”照 61
军务参谋动用机动名额最终征雷锋入伍 62
雷锋参军受阻的真正原因 64
六 雷锋在解放军大学校绽放精彩人生(1960.1.8—1962.8.15) 69
“什么‘四好’、‘五好’,我看七好八好也能做到!” 69
矮个子也能成为练武精兵 70
雷锋下连如何分配工作 部队领导产生了意见分歧 72
没来得及去运输连报到 却先到了战士业余演出队 74
凭着牛劲钻研技术 后来者居上 77
制服“耗油大王” 79
和战友们分享驾驶经验 80
“嘎斯51”缘何变成了“解放” 82
勤俭节约 多多储蓄 84
“烤灯”下拍摄“钉子”精神 86
诲人不倦的战士 87
和乔安山的特殊情谊 89
为支援公社建设 他拿出了全部积蓄 90
愉快的星期天 91
舍不得花3角5分钱买汽水喝 93
捐款支援灾区建设 94
参军8个月就第一次立功 95
两个月捡回一吨多水泥 97
被确立为全团先进典型 并进入军区工程兵党委的视线 99
先进典型获得的第一个荣誉称号:节约标兵 101
第一张持枪照 102
催人泪下的“忆苦思甜”报告 104
给别人带去一团“火” 105
一删一改“点石成金”成名曲 107
做孩子们的知心人 108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112
“火线”入党 113
这个月雷锋想得最多的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114
“决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疼” 116
七次去将军家做客 117
一篇新闻报道让雷锋成了“公共明星” 119
毛主席说:“此人懂得一点哲学。” 121
帮助雷锋的“小班子” 123
“你的义务尽到了,可我的工作还没干呢!” 125
雷锋的英雄情结 127
过年也不歇着捡大粪送给公社 128
知名度最高的照片 130
拍照片时“被造型” 132
向学毛著标兵取经 133
在团代会上谈学毛著体会 135
拍照前团长为雷锋换帽子 136
从日记中得到拍摄灵感 137
只领一套军装另一套交公 139
民意推举的全团唯一人民代表 140
“过去当牛马,今天做主人” 142
改正主观主义的缺点 143
递交入党转正申请书 144
做好事时被“守株待兔”的记者抓拍 146
学毛著的“参悟” 147
班长的工作方法 148
繁忙的1962年春节 150
“这一切都是我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 151
青年精英的集结 153
革命的亲哥俩 155
“一字千金忙请教,永不生锈怎样干?” 157
把心掏给山区群众 159
“雷锋值得学习。” 160
时刻擦亮眼睛提高警惕 161
“干革命就不怕受委屈” 162
最后一次执行急险重任务 164
木桩子击中雷锋太阳穴乔安山的人生轨迹由此被改变 165
最后一次给雷锋拍照 169
七 雷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73
为忠魂送行 173
《解放军报》在头版报道雷锋殉职消息 176
“雷锋班”的由来 177
毛泽东为雷锋题词 180
“雷锋年”的记忆 183
雷锋永驻军营 185
雷锋与人民同在 188
雷锋属于全世界 191
八 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197
服务人民 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197
干一行爱一行 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 199
锐意进取 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201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202
雷锋生平年表 206
书中与雷锋有关的主要人物 211
关于本书 215
后记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