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何谓“听力训练体系” 1
听力训练的目的 2
听力训练的内容 3
听力训练的效果 4
听力训练的历史 5
第一章 声音的基础知识 7
1.1振动和波 7
1.1.1声音的本质 7
1.1.2声音的计量 9
1.1.3声音的传播 11
1.1.4声音的衰减 14
1.1.5声音的频率分析 14
1.2人耳的听觉感受 17
1.2.1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17
1.2.2响度感觉 20
1.2.3音调感觉 26
1.2.4音色感觉 28
1.2.5和谐感觉 34
1.2.6空间感觉 36
第二章 听力训练体系 43
2.1声音基本特性的听力训练 43
2.1.1辨别音调高低的训练 43
2.1.2辨别音量大小的训练 47
2.1.3辨别声音长短的训练 49
2.1.4辨别声音音色的训练 50
2.2音乐特性的判断 57
2.2.1音乐的相对声压级差的判断 57
2.2.2音乐重放频率特性的判断 58
2.3特定声音的记忆 66
2.3.1常用声学测试信号的记忆 66
2.3.2噪声的记忆 67
2.3.3临界频带 69
2.3.4混响时间的判断训练 70
第三章 听力训练软件 73
3.1《神耳》的运行环境 73
3.1.1硬件要求 73
3.1.2软件环境 74
3.1.3听力训练体系内容明细表 74
3.2主菜单 74
3.2.1绪论 74
3.2.2检查设备 76
3.3听力训练 80
3.3.1纯音相对音调高低的判断 81
3.3.2纯音频率的记忆 84
3.3.3噪声中心频率的记忆 87
3.3.4纯音相对音量大小的判断 87
3.3.5纯音相对长短的判断 88
3.3.6高次谐波成分的判断 89
3.3.7频谱分布的判断 89
3.3.8频率失真度的判断 90
3.3.9调制频率的记忆 90
3.3.10音色的判断 91
3.3.11音量的判断 91
3.3.12音乐高频切除的判断 92
3.3.13音乐低频切除的判断 92
3.3.14音乐峰型提升的判断 93
3.3.15 音乐谷型衰减的判断 94
3.3.16常用声学测试信号的识别 94
3.3.17噪声信号的识别和记忆 95
3.3.18混响时间的演示 96
3.4听力测试 96
3.4.1注册页面 97
3.4.2考试页面 97
3.4.3成绩及评价页面 99
第四章 听力训练体系的研究 107
4.1听能形成在中国的实践 107
4.1.1什么是听能形成 107
4.1.2听能形成的训练内容 108
4.1.3听能形成系统的训练方式 110
4.2听力训练与测试条件 110
4.2.1听力练习的诸多问题 110
4.2.2训练效果的验证 113
4.2.3音响设备的现状 115
4.2.4未来的听能形成 116
4.3“听觉演示”在中国的再实践 118
4.3.1何为“听觉演示” 118
4.3.2“听觉演示”的主要内容 118
4.3.3“听觉演示”的工具 120
4.4听觉与审美 122
4.4.1引言 122
4.4.2听力行为模型 123
4.4.3“高级的”听觉感官 125
4.4.4听的美学感受 127
参考文献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