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1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6
第三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 7
第四节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10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20
第一节 基本原则概述 21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22
第三节 严格遵守法律程序 24
第四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26
第五节 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29
第六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30
第七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31
第八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31
第九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33
第十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35
第十一节 具有法定情节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36
第十二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41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43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44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56
第四章 管辖 79
第一节 立案管辖 80
第二节 审判管辖 85
第三节 特殊情况的管辖 92
第五章 回避 95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适用人员 95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与种类 96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101
第六章 辩护与代理 106
第一节 辩护制度概述 107
第二节 我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108
第三节 刑事代理 128
第七章 刑事证据 134
第一节 刑事证据 134
第二节 刑事证明 177
第八章 强制措施 186
第一节 强制措施概述 186
第二节 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188
第三节 拘留 200
第四节 逮捕 205
第五节 强制措施的撤销与变更 218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 224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224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225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226
第四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 229
第十章 期间、送达 237
第一节 期 间 237
第二节 送达 246
第十一章 立案 250
第一节 立案的概念和特征 250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251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253
第四节 立案监督 254
第十二章 侦查 258
第一节 概述 259
第二节 侦查行为 262
第三节 侦查终结 277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281
第五节 补充侦查 282
第六节 侦查监督 283
第十三章 起诉 286
第一节 起诉概述 286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288
第三节 提起自诉的程序 299
第十四章 刑事审判概述 302
第一节 刑事审判的概念 303
第二节 刑事审判的模式 305
第三节 刑事审判的原则 307
第四节 审级制度 311
第五节 审判组织 312
第十五章 第一审程序 322
第一节 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323
第二节 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 352
第三节 简易程序 358
第四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363
第十六章 第二审程序 367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367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369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 373
第四节 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核准 388
第五节 主要相关法律文书 389
第十七章 死刑复核程序 392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特点 392
第二节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93
第三节 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97
第四节 死刑复核的法律监督 398
第十八章 审判监督程序 400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概述 400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401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408
第十九章 执行 416
第一节 执行概述 416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417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程序 422
第四节 对新罪和申诉的处理 429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对判决、裁定执行的监督 429
第二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436
第一节 一般规定 436
第二节 附条件不起诉 438
第三节 犯罪记录封存 440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 441
第二十一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449
第一节 概述 449
第二节 当事人和解的条件 450
第三节 和解的结果 450
第四节 其他规定 451
第二十二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456
第二十三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461
第二十四章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司法协助制度 468
第一节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概述 468
第二节 刑事司法协助 469
第三节 相关法条重点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