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概况 1
第一节 县名由来 1
第二节 建置沿革 2
第三节 区域演变 3
第二章 自然环境 5
第一节 地质·地貌 5
一、地质 5
二、地貌 7
第二节 山脉·河流 9
一、山脉 9
二、河流 12
第三节 气候 15
一、日照 15
二、气温 15
三、降水 16
四、农业气候 17
第四节 自然资源 18
一、矿物资源 18
二、土地资源 19
三、水资源 21
四、野生动物资源 22
五、野生植物资源 23
第五节 自然灾害 25
一、低温冷害 25
二、霜冻 26
三、冰雹 26
四、洪水 26
五、大风 27
六、虫灾 27
第三章 行政区划 29
第一节 位置·政区 29
一、位置 29
二、政区 29
第二节 县城·乡镇 31
一、县城 31
二、乡镇 32
(一)镇 32
红旗岭镇 32
烟筒山镇 33
明城镇 34
石嘴镇 35
黑石镇 36
呼兰镇 37
官马镇 38
吉昌镇 39
(二)乡 40
磐郊乡 40
安乐乡 40
宝山乡 41
牛心乡 42
细林乡 43
松山乡 44
二道岗乡 45
富太乡 45
驿马乡 46
大旺乡 47
长崴子乡 48
小梨河乡 48
取柴河乡 49
朝阳山乡 50
三棚乡 50
第三节 人口·民族 52
一、人口 52
二、民族 55
第四章 革命斗争 57
第一节 抗俄斗争纪略 57
第二节 抗日斗争纪略 59
第三节 解放战争纪略 63
第五章 社会变革 67
第一节 土地改革 6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69
第三节 拨乱反正 72
第四节 经济体制改革 73
第六章 经济建设 77
第一节 经济概述 77
第二节 农业 82
一、耕地面积 82
二、农田基本建设 84
三、农作物 84
四、农业技术 85
五、粮食产量 87
第三节 林业 88
一、森林面积 88
二、植树造林 88
三、森林经营 88
四、森林工业 89
五、木材经营 89
六、林场·苗圃 90
(一)兴隆川林场 90
(二)江南林场 90
(三)驿马林场 91
(四)大旺林场 91
(五)苗圃 91
第四节 畜牧业 92
一、大牧畜发展概况 92
二、畜禽改良 92
三、畜禽防疫 93
四、主要畜禽产品 94
第五节 多种经营 95
一、多种经营发展概况 95
二、养殖业 95
三、种植业 96
四、采集业 97
五、食用菌 97
六、专业村屯 97
第六节 水利 99
一、水利建设概况 99
二、水利管理 100
三、抚洪·抗旱 101
四、水产养殖 102
五、国营水库 103
第七节 农机 105
第八节 乡镇企业 107
一、乡镇企业发展概况 107
二、乡镇企业构成 107
三、乡镇企业设备 108
四、重点乡镇企业 109
(一)磐石县植物油厂 109
(二)松山铁精粉厂 109
(三)烟筒山花岗岩石场 109
(四)烟筒山镇装饰石材厂 109
(五)三棚乡建材厂 110
(六)呼兰镇硅灰石矿 110
(七)取柴河建材机械厂 110
(八)富太乡机械厂 110
(九)烟筒山镇多种经营场 110
(十)磐石镇橡胶厂 110
(十一)安乐羽绒厂 111
(十二)三棚大理石厂 111
五、乡镇企业产品出口情况 111
六、名优产品简介 111
第九节 工业 113
一、地方国营工业 113
二、二轻工业 119
第十节 交通·邮电 122
一、交通 122
(一)公路 122
(二)铁路 123
二、邮电 126
第十一节 城乡建设 132
一、城乡建设概况 132
二、县城建设 132
三、集镇建设 134
四、乡村建设 135
五、环境保护 136
六、城乡供电 136
七、土地管理 137
第十二节 商业·供销·粮食 139
一、商业 139
(一)商业发展概况 139
(二)经济体制 140
(三)集市贸易 142
(四)物资 143
(五)对外贸易 144
(六)烟草 146
(七)石油 146
(八)药材 149
二、供销 152
三、粮食 155
第十三节 财政·税务·审计 160
一、财政 160
二、税务 163
三、审计 166
第十四节 金融·保险 169
一、金融 169
二、保险 171
第十五节 经济管理 173
一、计划管理 173
二、统计管理 176
三、工商管理 178
四、物价管理 181
五、标准计量管理 183
第七章 文化建设 188
第一节 教育 188
第二节 科学技术 195
第三节 文化·体育 198
一、文化 198
二、体育 205
第四节 广播·报刊 210
一、广播电视 210
二、报刊 212
第五节 卫生 214
一、机构队伍 214
二、疫病防治 217
三、地方病防治 218
四、妇幼卫生 218
五、爱国卫生运动 220
六、医药管理 221
第六节 计划生育 222
一、计划生育概况 222
二、人口规划 223
三、控制人口政策及规定 223
四、组织机构 224
第八章 人民生活 225
第一节 社会保障 225
一、拥军优属 225
二、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226
三、救灾救济 226
四、扶贫致富 226
五、社会福利 227
六、婚烟登记 228
七、劳动就业 228
八、劳动保护 230
九、劳动保险 231
第二节 物质生活 234
一、农村人民生活 234
二、城镇人民生活 234
第九章 风土人情 236
第一节 风物景观 236
一、磐石老八景 236
二、仙人洞 237
三、黑石头 237
四、磨盘山 238
五、大锅盔山 238
六、吉昌冰窖 239
七、官马溶洞 240
八、黄河水库 240
第二节 民情习俗 242
一、衣 242
二、食 242
三、住 243
四、行 243
五、生 244
六、老 244
七、病 244
八、婚嫁 245
九、丧葬 246
十、时令节日 246
第十章 附录 250
磐石县党政军统群机构概览 250
磐石县经济上新台阶规划 256
中共磐石县委、磐石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266
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搞活经济的若干规定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