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论语》部分 3
1时机的重要 3
2自我反省 6
3好德与好色 9
4交友之道 12
5贫而乐道 14
6情感真挚 17
7立志学习 20
8解除迷惑 23
9「天命」是什么? 26
10顺从天命 29
11从心所欲 32
12尊敬父母 35
13脸色和悦 38
14面对异端 41
15三纲五常 44
16礼的意义 47
17祭祀鬼神 50
18向天祈祷 53
19一贯之道 56
20天道之意 59
21人与本心 62
22无关天命 65
23颜子之乐 68
24应该真诚 71
25关于鬼神 74
26博施济众 77
27何有于我 80
28朝闻夕死 83
29德必有邻 86
30孔子之忧 89
31束脩之礼 92
32主持丧礼 95
33重视斋戒 98
34德的意义 101
35面对鬼神 104
36生死问题 107
37善人的特色 110
38曾点言志 113
39克己复礼 116
40管仲之仁 119
41无为而治 122
42先后问题 125
43「性相近」的讨论 128
44三戒与三畏 131
45益者三乐 134
46三年之丧 137
47父子相隐 140
48不了解孔子 143
49后人误会孔子 146
50圣人可学而至吗? 149
51朱注所肯定的孔门弟子 152
52朱注所批评的孔门弟子 155
第二辑 《孟子》部分 161
1「为长者折枝」辨 161
2「情」字的用法 163
3「才」字的用法 166
4「体」字的用法 169
5「气」字的用法 172
6「身」字的用法 175
7一般的「心」 178
8「心」的正确作用 181
9推究心的根源 184
10「天」字的意义 187
11「善」字的用法 190
12「性善」的意思 193
13 心之四端 196
14朱熹所理解的孟子人性论 199
15恶的来源 202
16何谓「尽心知性知天」? 205
17「欲」的问题 208
第三辑 《大学》部分 213
1《大学》的体系 213
2「明明德」的合理诠释 216
3「亲民」的合理诠释 219
4「止于至善」的合理诠释 222
5「格物」是什么? 225
6再谈「格物」 229
7「致知」是什么? 232
8再谈「致知」 235
9「诚意」是怎么回事? 238
10「正心」是怎么回事? 241
11修身的要诀 244
12齐家的构想 247
13治国与平天下 250
第四辑 《中庸》部分 255
1《中庸》为什么重要? 255
2《中庸》的出发点 258
3「天命」的内容 261
4天命之普遍性与个别性 264
5「率性」所蕴含的问题 267
6由「道」说「性」 270
7「中庸」的意思 273
8「鬼神」的角色 276
9「人之道」的展现 279
10天与人之间 282
11诚与明 285
12圣人的伟大作为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