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导论:产业结构的增长效应机理分析 1
0.1产业结构分析与产业结构政策 1
0.2产业结构机理分析的框架 4
0.3产业结构机理分析的立论 12
0.4机理分析的理论假设:对传统增长模型的批判 15
0.5机理分析的方法和逻辑顺序 22
第一篇 结构关联效应 27
1引论:模型设定 27
1.1结构关联:内容限定 27
1.2结构关联分析的产业分类法 31
1.3结构关联分析模型 33
2结构关联:技术水平 38
2.1部门之间的生产技术联系 38
2.2技术矩阵水平与经济均衡增长速度 41
2.3经验实证:我国技术矩阵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46
2.4技术矩阵转换 53
2.5技术矩阵中的对偶问题 62
3结构关联:深化规模 67
3.1部门之间的交易规模:关联程度 67
3.2关联程度深化与经济增长 72
3.3结构关联深化:机制性条件 81
4结构关联:聚合质量 90
4.1结构关联的整体性 90
4.2结构聚合质量与经济增长 101
4.3聚合质量提高的若干理论问题 113
第二篇 结构弹性效应 127
5引论:模型扩展 127
5.1.结构弹性效应的分析角度 127
5.2需求结构变量的理论设定 130
5.3与需求结构相对应的产业结构 133
5.4产业结构弹性的实现机制 138
6结构弹性及其效应 140
6.1结构弹性定义 140
6.2结构弹性量度 144
6.3结构弹性效应 150
7结构弹性效应:需求分析 164
7.1需求结构正常变动下的弹性效应 165
7.2需求结构滞后变动下的弹性效应 169
7.3需求结构超前变动下的弹性效应 172
8结构弹性效应:供给分析 177
8.1供给结构正常变动下的弹性效应 177
8.2供给结构扭曲变动下的弹性效应 181
8.3供给结构僵化变动下的弹性效应 192
9综合分析:中国例证 199
9.1改革前的结构弹性效应 200
9.2改革十年的结构弹性效应 207
9.3近期的供求结构关系 213
第三篇 结构成长效应 221
10结构成长:基本模型 221
10.1结构成长的定义 221
10.2结构成长过程 223
10.3结构成长的基本决定因素 227
10.4结构成长偏差:先行国与后起国比较 232
11结构成长效应分析 237
11.1部门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 237
11.2结构成长效应的表现方式 241
11.3结构成长效应的度量 247
12创新:成长效应的支点 252
12.1哪个是结构成长的核心动因 252
12.2创新推动结构成长的方式 256
12.3结构成长中的创新扩散 260
12.4结构成长中的创新群集 269
12.5创新不足的结构成长:中国范例 271
13二元结构改造 277
13.1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农业现代化 278
13.2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总体条件:国民经济成长 286
13.3以创新为基础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式 290
14新结构成长:历史跨越 302
14.1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结构成长模式 302
14.2机会与选择 306
14.3新结构成长的基础条件 316
第四篇 结构开放效应 323
15结构开放:理论模型 323
15.1结构开放:产业联系国际化 324
15.2结构开放度的决定 327
16结构开放效应分析 337
16.1国际产业联系中的结构关联变动 338
16.2国际产业联系中的结构弹性 345
16.3国际产业联系中的结构成长 348
17争取结构开放效应的能动性条件 350
17.1开放战略模式:新角度思考 351
17.2结构开放的产业目标选择:临界产业扶植 359
17.3增强结构开放的转置能力 362
参考文献 368
后记 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