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2
1.3 文献综述 5
1.3.1 农地征收补偿价值构成 5
1.3.2 农地征收补偿定价方法 7
1.3.3 农地征收补偿利益分配 8
1.4 研究内容 12
1.5 技术路线 14
1.6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6
1.6.1 研究方法 16
1.6.2 创新点 16
第2章 理论基础 18
2.1 经典理论回顾 18
2.1.1 产权理论 18
2.1.2 地租理论 22
2.1.3 公平理论 27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33
2.2.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5
2.2.3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37
2.3 投资决策理论 40
2.3.1 折现现金流理论 40
2.3.2 金融期权理论 43
2.3.3 实物期权理论 48
2.3.4 实物期权定价方法 52
2.3.4.1 二叉树方法 54
2.3.4.2 Black—Scholes定价方法 59
2.4 本章小结 70
第3章 我国征地制度的演进脉络及存在的现实问题 71
3.1 我国征地制度的演进脉络 71
3.1.1 萌芽阶段(1950—1952年) 71
3.1.2 探索阶段(1953—1964年) 72
3.1.3 停滞阶段(1965—1981年) 75
3.1.4 确立阶段(1982—1997年) 76
3.1.5 改革阶段(1998年至今) 79
3.2 现行征地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82
3.2.1 现行征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82
3.2.2 现行征地制度的特征 84
3.3 现行征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86
3.3.1 征地目标泛化 86
3.3.2 征地补偿低 89
3.3.3 利益分配不合理 96
3.3.4 安置方式单一 97
3.3.5 征地程序不规范 98
3.4 本章小结 101
第4章 农地征收实物期权模型与征地决策 102
4.1 农地征收实物期权模型 103
4.1.1 最优投资临界值 105
4.1.2 最佳征地规模 108
4.1.3 最佳征地时机 109
4.2 不确定性对征地决策的影响 109
4.2.1 土地市场需求对征地时机的影响 109
4.2.2 土地市场需求对征地规模的影响 110
4.2.3 征地开发成本对征地时机的影响 110
4.2.4 征地开发成本对征地规模的影响 110
4.3 数值分析 111
4.3.1 波动率与投资阈值 111
4.3.2 波动率与征地规模 112
4.4 本章小结 112
第5章 农地征收演化博弈分析 114
5.1 问题描述及相关假设 115
5.2 失地农民和地方政府的演化稳定策略 116
5.2.1 地方政府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117
5.2.2 失地农民策略的演化稳定分析 119
5.2.3 参数分析 121
5.3 本章小结 124
第6章 农地征收补偿价值构成及利益分配模式 125
6.1 可持续发展对农地征收补偿的要求 126
6.1.1 失地农民分享农地增值收益 126
6.1.2 建立农地社会价值补偿 127
6.1.3 建立农地生态价值补偿 128
6.2 农地征收补偿的实物期权特性 130
6.2.1 农地收益的不确定性 130
6.2.2 农地投资的不可逆性 131
6.2.3 农地利用决策的灵活性 131
6.3 农地征收补偿价值构成 132
6.4 农地征收补偿利益分配模式 135
6.4.1 相关利益主体 135
6.4.2 利益分配模式构建 136
6.5 本章小结 140
第7章 农地征收补偿标准 141
7.1 农地征收补偿确定性价值测度 141
7.1.1 农地经济价值测度 142
7.1.2 农地社会价值测度 143
7.1.3 农地生态价值测度 150
7.1.4 农地确定性价值测度 160
7.2 农地征收补偿不确定性价值测度 161
7.2.1 单期二叉树模型 161
7.2.2 梯形模糊数的均值和方差 162
7.2.3 单期模糊二叉树模型 164
7.2.4 多期模糊二叉树模型 165
7.3 农地征收补偿模型 165
7.4 实证研究 166
7.4.1 农地征收补偿确定性价值 166
7.4.2 农地征收补偿不确定性价值 168
7.4.3 农地征收补偿总价值 170
7.4.4 农地征收补偿利益分配 171
7.4.5 结果分析 172
7.5 本章小结 173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74
8.1 主要研究结论 174
8.2 征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177
8.2.1 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 177
8.2.2 严格界定征地的公共利益目的 178
8.2.3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180
8.2.4 对农地非市场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进行补偿 180
参考文献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