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曰》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亚中,钱锡生,严明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3462253
  • 页数:46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流传甚广的《诸子集成》中精选出语录1500多条,分类编次,详加析义,突出主旨,在中国历史文化之大背景中阐述诸子思想之价值。

哲学 1

《论语》 1

君子周而不比 1

攻乎异端 1

知之为知之 1

人之过 2

朝闻道 2

君子喻于义 2

事君数 2

质胜文则野 3

君子坦荡荡 3

鸟之将死 3

子在川上曰 3

岁寒 4

季路问事鬼神 4

其身正 4

无欲速 4

君子和而不同 5

君子泰而不骄 5

有德者 5

贫而无怨难 5

其言之不作 6

工欲善其事 6

人无远虑 6

君子求诸己 6

君子不可小知 7

割鸡 7

不曰坚乎 7

予欲无言 7

往者不可谏 8

小人之过 8

《孟子》 8

圣王不作 8

昔者禹抑洪水 9

禹之行水 9

耳目之官 10

不揣其本 10

执中无权 10

仁也者 11

可欲 11

人皆有所不忍 11

养心 12

《荀子》 12

陋也者 12

圣人者 12

天行有常 12

夫日月之有蚀 13

大天而思之 13

人生而有欲 14

故为蔽 14

圣人知心术之患 15

虚壹而静 15

名无固宜 16

圣人积思虑 16

《老子》 16

道可道,非常道 16

故有无相生 17

天地不仁 18

天地长久 18

持而盈之 19

三十幅 19

致虚极 19

有物混成 20

人法地 20

上德不德 20

故贵 21

大方无隅 21

道生 21

大成若缺 22

知者不言 22

祸兮福所倚 22

为无为 23

夫轻诺 23

合袌之木 23

天之道 23

信言不美 24

《庄子》 24

若夫乘天地之正 24

大知 24

非彼无我 25

一受其成形 26

夫言非吹 26

物无非彼 27

以指喻 27

道行之而成 28

其分 28

唯达者 28

虽然 29

天下 29

夫大道 30

适来 30

德荡乎名 30

菑人者 31

一若志 31

绝迹易 31

山木 32

死生 32

人莫鉴于流水 33

故其好之 33

夫道 34

已外生 34

彼方且与造物者 35

是故凫胫 35

堕尔形体 36

大同 36

视乎冥冥 36

夫六经 37

性不可易 37

计四海 37

以道观之 38

万物一齐 39

故以众小 39

天无为 39

然察其始 40

种有几 40

人能虚己 41

昔吾闻 41

中国之民 42

夫知者 42

生也死之徒 42

六合 43

夫昭昭 43

人生天地之间 43

大知 44

道不可闻 44

儿子 45

有实而无乎处者 45

故足之于地 45

今指马之百体 46

四时 46

不言则齐 47

有自也而可 47

芴寞无形 48

《列子》 49

有生不生 49

昔者 49

气形质 50

天地 50

故有生者 51

人自生至终 51

故物损 52

是纯气之守 52

欲刚 53

有生之气 53

无乐 54

善若道者 54

窈然无际 54

死生自命 55

《墨子》 55

良弓难张 55

原浊者 56

子墨 56

爱人利人者 56

今有人于此 57

古者有语 57

君子不镜于水 57

必立仪 58

是故言有三法 58

强必治 58

子禽问曰 59

甘瓜苦蒂 59

《晏子春秋》 59

地不同生 59

衣莫若新 59

橘生淮南 60

圣人千虑 60

盛之有衰 60

藏大不诚 60

言发 61

《管子》 61

平原之隰 61

持满者与天 61

疑今者 61

生栋覆屋 62

得天之道 62

万物 62

乌鸟之狡 63

审其所好恶 63

取人以己 63

听于钞 63

景不为曲物直 64

天道之数 64

身不善之患 64

善罪身者 64

成功之道 65

缘其理 65

天不为一物 65

天时不作 66

夫矩不正 66

凡人之情 66

夫物有多寡 66

用常者治 67

其所谨者小 67

海不辞水 67

矜奋自功 67

行天道 68

《商君书》 68

疑行无成 68

有高人 68

愚者 68

反古者 68

穷巷多吝 69

夫离朱 69

今夫飞蓬 70

夫物至 70

《慎子》 70

行海者 70

燕鼎 71

《韩非子》 71

至言忤于耳 71

道者 71

虚则 71

夫虎 71

夫道者 72

安利者 72

木之折 72

舆人成舆 73

水之胜火 73

其质至美 74

缘道理 74

凡失其所欲 74

聪明睿智 74

知治人者 75

能有其国 75

事大众 75

祸难 75

(道)无常操 76

道譬诸若水 76

冬日之闭 76

邦以存为常 77

将欲翕之 77

有形之类 77

千丈之堤 77

故良医 78

圣人之不病 78

物有常容 78

空窍者 79

不出于户 79

智周乎远 79

虽无飞 79

大器晚成 80

知之难 80

志之难 80

假人于越 80

圣人见微 81

以子之所长 81

杨 81

美者自美 82

置猿于柙中 82

鳣似蛇 82

刻削之道 82

巫咸虽善祝 83

虏自卖裘 83

目短于自见 83

虽有尧之智 83

安危在是非 84

一手独拍 84

右手画圆 84

祸福 84

太山 85

火形严 85

狡兔尽 85

良药苦于口 85

籍之虚辞 86

犬马 86

冠虽贱 86

以肉去蚁 86

瓦器至贱也 87

摇木者 87

繁礼君子 87

焚林而田 88

不可陷之楯 88

为政犹沐也 88

弹痤者痛 89

人皆寐 89

山居 89

世之所谓贤者 90

长袖善舞 90

无参验 91

冰炭 91

视锻锡 91

磐石千里 92

善毛啬 92

《尹文子》 92

大道无形 92

《吕氏春秋》 93

智所以相过 93

世之听者 93

使治乱存亡 93

使人大迷惑者 94

《淮南子》 94

道者 94

天下之事 94

处上 95

张天下 95

达于道者 95

善游者溺 96

贵者 96

圣人内修其本 96

水响 97

目视鸿鹄 97

道始于虚霩 97

人主之情 98

耳目之察 98

圣人法天 98

所谓真人者 99

心者 99

人知 100

水积 100

物无贵贱 100

从城上 101

天地之气 101

东面而望 102

圣人者 102

功盖天下 102

无为 103

三人同舍 103

凡人之性 104

以数杂之寿 104

知天之所焉 104

楚人有烹猴 105

《新语》 105

居高者 105

道莫大于无为 106

《法言》 106

或曰淮南 106

观书者 106

《论衡》 107

废时失务 107

天行已疾 107

人之所以生者 107

凡天地之间 108

太阳火气 108

夫贤者 109

《申鉴》 109

君子食和羹 109

权为茂矣 110

孟子称性善 110

《潜夫论》 111

天地之所贵者 111

是故道之于心 111

《抱朴子》 111

玄者 111

天不能平其西北 112

守株之徒 112

官达者 113

金以刚折 113

《世说新语》 113

阮宣子论鬼神 113

《颜氏家训》 114

墨翟之徒 114

山中人 114

伦理道德 115

《论语》 115

学而时习之 115

君子务本 115

巧言令色 115

信近于义 116

不患人之不己知 116

视其所以 116

子贡问君子 116

人而无信 116

见义不为 117

成事不说 117

不仁者 117

富与贵 117

士志于道 118

放于利而行 118

以约失之者鲜矣 118

德不孤 119

我不欲 119

有君子之道 119

君子周急 119

贤哉回也 120

夫仁者 120

用之则行 120

富而可求也 121

求仁而得仁 121

亡而为有 121

人洁己以进 121

仁远乎哉 122

恭而无礼 122

三军可夺帅也 122

克己复礼为仁 122

己所不欲 123

爱之欲其生 123

君子成人之美 123

君子易事 124

刚、毅、木、讷 124

邦有道 124

士而怀居 125

君子耻其言 125

不患人之不己知 125

在陈绝粮 125

可与言 126

志士仁人 126

群居终日 126

君子义以为质 126

君子病无能 127

君子疾 127

君子矜 127

君子不以言举人 127

有一言 128

过而不改 128

君子谋道 128

民之于仁也 128

当仁 129

君子贞 129

辞达而已矣 129

君子疾夫 129

见善如不及 130

色厉而内荏 130

乡原 130

道听而涂说 131

年四十 131

执德不弘 131

虽小道 131

博学而笃志 131

君子有三变 132

君子恶居下流 132

君子之过也 132

贤者识其大者 133

人虽欲自绝 133

宽则得众 133

言必信 133

士见危致命 134

君子尊贤 134

君子惠 134

子游问孝 134

已矣乎 135

君子可逝也 135

子张问善人之道 135

不得中行 135

《孟子》 136

我善养 136

非其君不事 136

无恻隐之心 137

天下有达尊三 137

君子不怨天 137

为富不仁 138

儒者之道 138

枉己者 138

居天下之广居 138

士之失位 139

古之人 139

非其道 139

充仲子之操 140

行有不得者 140

天下之本 140

自暴者 141

仁 141

是故诚者 141

恭俭 141

嫂溺 142

事,孰为大 142

有不虞之誉 142

人之患 142

不孝有三 143

人有不为 143

言不必信 143

大人 143

以善服人 144

声闻过情 144

可以取 144

西子 144

君子以仁存心 145

君子有终身之忧 145

禹稷当平世 145

不挟长 146

其交也以道 146

仁义礼智 146

人性之善 146

圣人 147

鱼,我所欲也 147

一箪食 147

人之于身 148

仁义忠信 148

今之为仁 149

为人臣者 149

君子之所为 150

君子不亮 150

舜发于畎亩 150

尽其心 150

万物 151

入不可以无耻 151

故士穷 151

亲亲 151

父母 152

中天下而立 152

天下有道 152

亲亲而仁民 153

知者 153

仁者 153

《荀子》 153

故非我而当者 153

志意修 154

体恭敬 154

上则能尊君 154

公生明 155

争饮食 155

胠于沙 156

先义而后利 156

人之生固小人 156

人之情 157

人有三不祥 157

人之所以为人者 157

高上尊贵 158

有治人 158

请问为人君 158

积微 159

故上者 160

礼者 160

性者 160

无稽之言 161

人之性恶 161

今人之性 161

圣可积而致 162

从道不从君 162

夫玉者 162

《老子》 163

故善人 163

罪莫大 163

《庄子》 163

鉴明 163

死生 163

故德有所长 164

有人之形 164

吾所谓无情 165

何谓真人 165

是故骈于明者 165

今世之仁人 166

天下有常然 166

自三代 167

伯夷 167

且夫属其性 167

素朴 168

而且说明邪 169

女慎 169

世俗之人 170

泰初有无 170

执留之狗 171

世俗之所谓然 171

大声 172

名 172

若夫不刻意 172

古之所谓得志 173

无以人灭天 173

水行 173

富者 174

以利合者 174

哀 174

为不善 175

至礼 175

彻志之勃 175

知士 176

古之得道者 176

今吾告子 177

无耻者富 177

无为小人 177

且人有八疵 178

孔子曰 179

《列子》 180

杨朱曰 180

鬻子曰 180

人而无义 181

行善 181

《墨子》 181

非无安居出 181

君子战 182

谗慝之言 182

君子之道也 182

志不强者 183

务言而缓行 183

名不可 184

天下兼相爱 184

爱人者 184

投我以桃 184

君子若钟 185

世之君子 185

古之学者 185

君子服美 185

《晏子春秋》 185

道在为人 185

圣人伏匿隐处 186

贤质之士 186

君子之事君也 186

事明君者 186

君子有力 187

大者不逾闲 187

君子赠人 187

君子居 187

士者诎 188

上若无礼 188

见贤而进之 188

《管子》 188

誉不虚出 188

圣人之诺己也 188

《商君书》 189

仁者能仁于人 189

《慎子》 189

家富 189

与天下于人 189

不肖者 189

《韩非子》 190

不知而言 190

卑主之名 190

智术之士 190

行贤 190

宫有垩 191

不吹毛 191

君子不弊人之美 191

《尹文子》 191

人贫 191

《吕氏春秋》 191

人主之性 191

利不可两 192

帝也者 192

夫得言 192

《淮南子》 193

大寒至 193

生不足以使之 193

举世而誉之 193

圣人量腹而食 194

圣人食 194

《新语》 194

众口 194

《法言》 195

女有色 195

妄誉 195

君子好人之好 196

人必先作 196

求孝 196

《论衡》 197

世俗所患 197

故夫仕宦 197

君子在世 198

《潜夫论》 198

凡山陵之高 198

仲尼曰 198

人心不同好 199

世有可患者三 199

贫贱 200

《抱朴子》 200

爱憎好恶 200

物有似而实非 200

无当之玉盌 200

君子之升腾 201

《世说新语》 201

支公好鹤 201

杜预 202

《颜氏家训》 202

名之与实 202

政治 203

《论语》 203

为政以德 203

道之以政 203

举直错诸枉 204

邦有道 204

暴虎冯河 204

民可使由之 204

子贡问政 205

百姓足 205

季康子问政 205

季康子患盗 206

焉知贤才 206

名不正 206

诵诗三百 207

苟正其身矣 207

巧言乱德 207

道不同 207

吾恐季孙之忧 208

天下有道 208

齐景公有马千驷 208

《孟子》 209

上下交征利 209

万乘之国 209

苟为后义 209

养生丧死 209

狗彘食人食 210

庖有肥肉 210

不嗜杀人者 210

保民而王 210

君子之于禽兽 211

老吾老 211

推恩 211

乐民之乐 211

师行而粮食 212

左右皆曰贤 212

贼仁者 212

以万乘之国 213

凶年饥岁 213

君行仁政 213

昔者大王 214

以力服人 214

人皆有 215

将大有为 215

古之君子 215

君子之德 216

然则治天下 216

吾闻 217

其君子 217

苟行王政 217

知我者 218

离娄 218

是以 218

上无道 218

天子不仁 219

为政 219

天下有道 219

欲无敌 220

人必自侮 220

得天下 220

民之归仁 221

为渊?鱼 221

天下溺 221

君仁 221

君子平其政 222

君子视臣 222

汤执中 222

尧荐舜 223

天之生此民 223

位卑而言高 224

君有大过 224

入则无法家 224

以佚道使民 224

仁言 225

不仁 225

民为贵 225

诸侯之宝 225

《荀子》 226

千人万人之情 226

贵为天子 226

欲观圣王之迹 227

若夫谲德 227

君者,舟也 227

人生不能无群 228

不利而利之 228

用国者 229

人主不公 229

用国者 230

请问为国 230

君者 230

君者何也 231

正义之臣设 231

衡听 232

君人者 232

国将兴 233

昔万乘之国 233

执一如天地 233

《老子》 234

不尚贤 234

孰能浊以止 234

大道废 234

曲则全 235

不自见 235

将欲歙之 236

天得一以清 236

圣人无常心 236

天下多忌讳 236

我无为 237

古之善为道 237

是以欲上民 238

民不畏威 238

民不畏死 238

天下莫柔弱于水 239

小国寡民 239

《庄子》 240

天下有道 240

无为名尸 240

世俗之所谓知者 240

善人 241

川竭而谷虚 241

彼圣人者 242

天下 243

闻在有天下 244

举天下 244

君子 245

天下脊脊大乱 245

今世殊死者 245

有土者 246

治 246

天道 246

水行 248

礼义法度 248

怨、恩、取、与 248

爱民 249

为天下者 249

知无用 249

静然 249

与人之兄居 250

《列子》 250

杨朱 250

自奋 251

凡得时者 251

周谚有言 252

忧者 253

《墨子》 253

入国而不存其士 253

归国宝 253

善为君者 253

仓无备粟 254

俭节则昌 254

国有贤良 254

官无常贵 254

得士则谋不困 255

尚贤者 255

贪于政者 255

为贤之道 255

唯能使人 256

上之为政 256

善人赏 256

一目之视也 256

圣人以治天下 257

言必信 257

上不听治 257

天下有义则生 258

顺天意者 258

仁之事者 258

君子不强听治 258

善为政者 259

凡入国 259

《晏子春秋》 259

利于国者爱之 259

临民若寇仇 260

诸侯并立 260

有贤而不知 260

下无言 260

太山之高 261

逃义而谋 261

为君节养 261

上无骄行 261

所求于下者 262

任人之长 262

士逢有道之君 262

善进 262

富民安众,难乎 263

傲大贱小 263

卑而不失尊 263

顺爱不懈 263

明君在上 264

《管子》 264

政之所兴 264

刑罚 264

不为不可成 265

天下不患无臣 265

吝于财者 265

上下不和 265

赋敛厚 265

朝不合众 266

取于民有度 266

微邪者 266

君之所审者三 266

宁过于君子 267

国有 267

凡将举事 267

智者知之 268

言是而不能立 268

悦在施有 268

古之圣王 268

《泰誓》曰 269

上无固植 269

论材量能 269

选贤论材 270

民 270

致赏则匮 270

天下者无常乱 270

为国者 271

有道之君 271

圣君任法 271

制民急 271

圣人者 272

凡治国之道 272

楚王好小腰 272

上多喜善 273

为国之本 273

以天下之目视 273

听之术曰 273

蛟龙 274

圣人择可言 274

天之裁大 274

明主之官物也 274

虑事定物 275

人主能安其民 275

明主不用其智 275

《商君书》 275

论至德者 275

知者作法 276

治世不一道 276

仓廪虽满 276

官法明 277

国好力者 277

国危主忧 277

有道之国 277

圣人不法古 278

圣人之为国 278

是故人君 278

国之所以治者三 279

公私之分明 279

以战去战 279

得天下者 279

明主之治天下也 280

夫爱人者不阿 280

《慎子》 280

尧为匹夫 280

古之全大体者 280

《韩非子》 281

以乱攻治者亡 281

战战栗栗 281

爱臣太亲 281

君无见其所欲 281

有智而不以虑 282

明君之道 282

不谨其闭 282

人主之道 283

功当其事 283

明君无偷赏 283

今若以誉进能 284

忠臣危死 284

威不贷错 284

越王好勇 285

君见恶 285

去好去恶 285

事在四方 286

圣人之道 286

明主之为 286

十过 286

使其主 287

凡说之难 288

事以密成 288

凡说之务 288

龙之为虫也 288

凡奸臣 289

国有擅主之臣 289

循名实 289

人主使人臣 290

赏罚者 290

法所以为国也 290

古之善用人者 291

明君使事 291

明君 291

有材而无势 292

至治之国 293

爱多者 293

有术而御之 293

不谋治强之功 293

利所禁 294

树相梨橘柚者 294

外举不避仇 295

不以其所疑 295

王良造文 295

救火者 296

国者君之车也 296

惜草茅者 296

与吾得革车千乘 296

言行者 297

明主之国 297

今听言观行 297

禁奸之法 298

圣人之所以为治道 298

故名赏 298

奸,必知则备 299

赏厚 299

若夫厚赏者 299

明主听其言 300

无术以任人 300

赏莫如厚 300

言会众端 300

圣人不期修古 301

先王之政 301

圣人议多少 301

古今异俗 302

明主之吏 302

力多则人朝 302

必恃自直之箭 302

明主者 303

圣人之治民 304

治民者 304

治民无常 304

时移 304

《尹文子》 305

术者 305

天下万事 305

万民之望人君 305

《吕氏春秋》 306

由其道 306

汤问于伊尹 306

先王先顺民心 307

听言 307

贤主愈大愈惧 308

楚人有涉江者 308

凡人主必审分 308

人主出声应容 309

宋人有取道者 309

亡国之主 310

《淮南子》 310

无为为之 310

至人之治也 310

世治 311

圣人者 311

人主 311

有大略者 312

治国譬若张瑟 312

善御者 312

世异则事变 313

为治之本 313

君子修行 313

凡用人之道 314

天下有三危 314

《新语》 314

良马 314

君子尚宽舒 315

上之化下 315

昔扁鹊居宋 316

仁者在位 316

《法言》 316

君子之道 316

何以治国 317

君子为国 317

荒荒圣德 318

《论衡》 318

操行有常贤 318

处尊居显 318

昔周人 319

情性者 319

治国之道 320

河发昆仑 320

伐薪于山 321

垦草 321

骥一日行千里者 322

夜举灯烛 322

《申鉴》 322

君子所以动天地 322

自天子达于庶人 323

问民由水也 323

睹孺子 324

民寡 324

古者天子 325

大臣之患 325

违上顺道 326

《盐铁论》 326

以所不睹 326

山林不让椒桂 326

药酒苦于口 327

过往之事 327

《潜夫论》 328

官政专公 328

凡民之所以 328

尧舜之德 328

《抱朴子》 329

弃金璧 329

法律 331

《荀子》 331

则人固莫触罪 331

三尺之岸 331

《墨子》 332

天下从事者 332

《晏子》 332

诛不避贵 332

《管子》 332

令则行 332

不明于则 332

不为重宝亏其命 333

骤令不行 333

禁胜于身 333

禁而不止 334

惠者多赦者也 334

法立令行 334

虽有巧目 334

不为君 335

以法制行之 335

威不两错 335

有法度之制者 336

先王之治国 336

盗贼不胜 336

以有刑 336

法者 337

人主 337

令于人 337

虽心之所爱 338

《商君书》 338

以刑去刑 338

刑不能去奸 338

所谓壹刑者 338

圣王者,不贵义 339

背法而治 339

《慎子》 339

法虽不善 339

官不私亲 339

法非从天下 340

我喜可抑 340

《韩非子》 340

言赏则不与 340

明君之行赏 340

国无常强 340

故当今之时 341

审得失 341

明主使法 341

上用目 342

明主使其群臣 342

巧匠目意中绳 342

以法治国 342

矫上之失 343

严刑重罚者 343

圣人之治国 343

无捶策之威 344

善为主者 344

托于犀车 344

法明 345

明于治之数 345

用赏 345

家有常业 346

镜执清 346

凡败法之人 346

圣王之立法也 346

释法术 347

释仪的 347

重罪者 347

行刑 348

赏罚 348

椎椴者 348

明主赏 348

行之而法者 349

有功者必赏 349

抱法处势 349

法之为道 350

不踬于山 350

垂泣 350

父母之爱 351

严家 351

凡国博君尊者 352

《尹文子》 352

人以度审长短 352

今世之人 353

庆赏刑罚 353

治主之兴 354

《吕氏春秋》 354

凡赏 354

《淮南子》 354

明主之治 354

法籍礼义者 355

所谓亡国 355

神农之法 355

法度者 356

民有好色之性 356

《法言》 357

为政先杀 357

《申鉴》 357

赏罚 357

万物 358

问德刑并用 358

《盐铁论》 358

道德 358

待周公而为相 359

吏不以多断为良 359

《潜夫论》 359

善恶无彰 359

《抱朴子》 360

仁者 360

经济 361

《孟子》 361

五亩之宅 361

无恒产 361

市廛而不征 362

古之为市 362

子不通功 363

《荀子》 363

故王者富民 363

足国之道 363

量地而立国 364

《墨子》 364

民无仰 364

赖其力者生 364

《管子》 365

国多财 365

仓廪实 365

不务天时 365

如以予人财者 365

其商人通贾 365

人惰而侈 366

《商君书》 366

国富而贫治 366

治国 366

利出一孔 367

《韩非子》 367

侈而惰者贫 367

《尹文子》 367

有理无益 367

《吕氏春秋》 367

有道之士 367

天行不信 368

冬与夏 368

古先圣王 369

《淮南子》 369

太上之道 369

禹之决渎也 370

陆处宜牛马 370

振困穷 370

食者民之本也 371

胡人便于马 371

《新语》 371

五谷养性 371

《论衡》 372

壮士 372

《潜夫论》 372

礼义生于富足 372

与富贵交者 372

军事 375

《孟子》 375

天时 375

得道者 375

《荀子》 375

王夺之人 375

《老子》 376

师之所处 376

兵者 376

《庄子》 376

凡成美 376

无藏逆于得 377

《商君书》 377

王者之兵 377

《韩非子》 377

将欲败之 377

兵者凶器也 377

《孙子》 378

兵者国之大事 378

兵者诡道也 378

夫未战 378

其用战也 379

凡用兵之法 379

善用兵者 379

用兵之法 380

夫将者 380

知胜有五 380

昔之善战者 381

胜兵先胜 381

治众如治寡 381

激水之疾 382

乱生于治 382

兵形象水 382

兵以诈立 383

善用兵者避其锐 383

凡用兵之法 384

凡处军相敌 384

地形有通者 385

兵有走者 385

战道必胜 386

兵之情主速 386

主不可以怒 386

先知者 387

凡军之所欲击 387

《吴子》 388

昔之图国家者 388

凡制国治军 388

民有胆勇气力者 389

武侯问曰 389

然则一军之中 390

有不占而避之者 390

敌人之来 390

其众可合 391

凡兵战之场 391

凡人论将 391

凡兵有四机 392

武侯问曰若遇敌 392

武侯问曰左右高山 393

凡攻敌 393

《吕氏春秋》 394

有以?死者 394

凡兵势险阻 394

夫民无常勇 394

《淮南子》 395

夫气 395

凡用兵者 395

兵静则固 395

良将之用卒 396

《申鉴》 396

小人之情 396

《盐铁论》 397

兵者凶器也 397

《世说新语》 397

桓公北征 397

教育 399

《论语》 399

温故而知新 399

学而不思 399

里仁为美 399

见贤 400

古者言之不出 400

君子欲讷于言 400

宰予昼寝 400

敏而好学 401

知之者 401

中人以上 401

默而识之 402

德之不修 402

不愤不启 402

三人行 402

子以四教 403

多闻 403

学如不及 403

吾有知乎哉 403

颜渊喟然 404

譬如为山 404

后生可畏 405

法语之言 405

司马牛问仁 405

司马牛问君子 406

君子之德风 406

子曰赐也 406

吾尝终日不食 407

有教无类 407

生而知之 407

日月逝矣 408

性相近也 408

好仁不好学 408

日知其所亡 408

君子学 409

不知言 409

《孟子》 409

上无礼 409

学问 409

羿之教人射 410

有如时雨 410

尽信《书》 410

梓匠轮舆 411

身不行道 411

圣人百世之师 411

贤者以其昭昭 411

山径之蹊 412

《荀子》 412

学不可以已 412

吾尝终日而思矣 412

故君子居必择乡 413

故不积蹞步 413

古之学者为己 413

赠人以言 414

君子之所谓贤者 414

不闻 414

学问不厌 415

君子疑则不言 415

《老子》 415

为学日益 415

《庄子》 415

世之所贵道者 415

博之不必知 416

学者 416

《墨子》 417

言无务为多 417

《晏子春秋》 417

禁之以制 417

《管子》 417

一年之计 417

若夫教者 417

朝不勉力务进 418

《韩非子》 418

以管仲之圣 418

《吕氏春秋》 418

不能学者 418

善学者 419

戎人生乎戎 419

古之善相马者 419

《淮南子》 420

井鱼 420

水之性真清 420

不观大义者 421

通于学者 421

今夫盲者 421

夫瘠地之民 422

《新语》 422

长于变者 422

《法言》 422

学,行之上 422

五经有辩 423

《论衡》 423

世称利剑 423

孟子相人 423

世儒学者 424

使当今有孔子 424

蓬生蔴间 425

大器晚成 425

《申鉴》 425

君子 425

《盐铁论》 426

玉屑满箧 426

货赂下流 426

盖越人 426

《潜夫论》 427

攻玉以石 427

《抱朴子》 427

苟得其要 427

微妙难识 427

周公日读百篇 428

坚志者 428

《世说新语》 428

远公在庐山中 428

袁悦有口才 429

蔡司徒 429

《颜氏家训》 430

人之爱子 430

文艺 431

《论语》 431

君子质而已矣 431

诗可以兴 431

《孟子》 432

诐辞 432

夫志 432

言无实 432

说诗者 432

口之于味 433

《庄子》 433

荃者 433

《吕氏春秋》 433

务乐有术 433

凡古圣王 434

凡音者 434

子夏之晋 434

《淮南子》 435

凡人之性 435

《论衡》 435

有根株于下 435

龙无云雨 436

望丰屋知名家 436

《世说新语》 437

顾长康画裴叔 437

顾长康画人 437

《颜氏家训》 438

文章者 438

文章之体 438

养生 439

《论语》 439

我日三省 439

君子不重 439

君子食无求饱 440

贫而无谄 440

君子不器 440

多闻阙疑 440

不患无位 441

知者乐水 441

饭疏食饮水 441

奢则不孙 442

士不可以不弘毅 442

好勇疾贫 442

笃信好学 443

子绝四 443

子欲居九夷 443

食不厌精 444

食不语 444

死生有命 444

子贡问友 444

君子以文会友 445

子张问行 445

躬自厚 445

人能弘道 445

益者三友 446

益者三乐 446

言未及之 446

君子有三戒 447

君子有九思 447

子张问仁 447

饱食终日 448

大德不踰闲 448

君子一言 448

吾十有五 449

不念旧恶 449

《庄子》 449

吾生也有涯 449

知天之所为 450

至道之精 450

悲乐 450

精神 451

至人者 451

与物穷者 452

道之真 452

《管子》 452

食莫若无饱 452

凡食之道 453

起居时 453

《韩非子》 453

香美脆味 453

人不食 453

《吕氏春秋》 454

始生之者 454

人之性寿 454

养生 454

《淮南子》 455

达于道者 455

人大怒破阴 455

形神气志 456

静漠恬淡 456

孔窍者 456

使耳目 457

视珍宝珠玉 457

若夫至人 458

故至人 458

《新语》 459

制事者 459

《论衡》 459

儿生号啼之声 459

死生者 459

《申鉴》 460

在上者 460

仁者寿 460

衣裳 460

《抱扑子》 461

凌晷飚飞 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