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19世纪中叶的中国 1
云南突出的社会问题 3
林则徐与保山事件 6
导火索:省城屠杀事件 8
大理政权的称谓问题 10
史料的甄别 14
栏目 《迁葬咸丰丙辰年昆明五方被难回教亲友碑记》 16
第二章 云南反清战争的经过 17
攻占大理与创立新政权 19
控制云南西部(1856—1861) 23
向滇西南扩张(1862—1866) 28
清廷对大理政权的态度 30
东征昆明:巅峰之战(1867—1869) 33
从衰落到败亡(1870—1874) 37
阵亡统计 42
双方武装力量对比 43
栏目 《杜元帅舍身就义》 45
第三章 大理政权的政治主张和法律制度 47
政治构想:建立多民族政权 48
起义军的分歧 50
大理政权反对与清廷议和 51
立足云南的军事战略 52
法律制度 53
诉讼审判制度与执行 55
严格约束地方官员 57
栏目一 大理帅府的三个文告 58
栏目二 讨论:大理政权的政治纲领 60
第四章 管辖范围与人口 62
管辖范围 63
势力范围扩大到土司领地 66
重要城镇 67
人口的变化 69
复杂的族群:汉、回、夷 70
栏目 民谣二首 73
第五章 军事组织和行政组织 74
中央司令部 74
内阁与地方组织 77
职官文武分制 78
大司有较高地位 81
混杂的军队 83
重用汉人 85
栏目 对手:云南绿营兵与勇营 86
第六章 经济趋势 88
农业 89
手工业 90
马帮运输 93
商业与贸易 94
财政管理 97
农民的收入与消费 100
栏目 文物:大理政权的粮单 101
第七章 对外关系 103
国内反清起义军 104
缅甸 107
英国 108
法国 112
谬误的杜文秀“卖国说” 114
栏目 备受质疑和诟病的《杜文秀表》 115
第八章 社会与文化 117
对旧势力的态度 117
频繁的叛降 119
变革社会习俗 119
多元化的宗教信仰 121
传统文化 124
文学与艺术 126
民谣 129
严重的灾荒 130
栏目 《重修赵州城碑记》 133
第九章 人物列传 135
核心领导层 135
文武官员及其他 140
友军首领 149
历史的烙印 153
第十章 社会影响 156
战争对人口和经济的影响 156
回民:浩劫与重生 160
各个时期的社会评价 162
关于大理政权性质的讨论 168
结论:走向近代化的多民族政权 170
第十一章 文化遗产 173
物质文化遗产 173
非物质文化遗产 181
文化现象:白族本主杜文秀 184
栏目一 民间传说:《帅府门前卖猪肉》 186
栏目二 见证民族友谊的《信义合同碑》 187
附录 188
大理政权历史纪年表 188
大理政权大事年表 189
大理政权郡县表 201
清代云南分道表 204
清代云南各府鼠疫死亡人口及其比例 205
参考书目介绍 206
主要参考文献 213
后记 220
致谢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