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第一编 隋朝佛教 3
第一章 隋朝社会和佛教 3
第一节 统一的隋王朝和佛教 3
一 实现南北统一的隋王朝 3
二 隋文帝兴隆佛法 5
三 隋炀帝与佛教 11
四 隋朝的僧官制度 13
第二节 隋朝的译经和经录 15
一 佛经翻译 15
二 佛教经录 30
(一)法经等人编《众经目录》 31
(二)彦琮等人编《众经目录》 32
(三)费长房编《历代三宝记》 34
第三节 隋朝著名学僧及其研究和弘法活动 36
一 隋朝奖励佛教义学及在长安的学僧组织 36
二 隋朝的著名学僧及其佛学成就 39
(一)帝师昙延 39
(二)地论学者净影慧远及其著作、弟子 40
(三)游历南北的摄论学者昙迁及其著作 40
(四)将南方摄论唯识学传到北方的靖嵩及其著作 42
(五)宝山寺石窟的建造者灵裕 43
(六)彦琮及其论译经的《辩正论》和论佛儒的《通极论》 44
(七)“三国论师”僧粲 46
(八)《成实论》学者智脱 47
(九)《四分律》学者洪遵 47
第二章 隋朝的佛教宗派 50
第一节 天台宗的创立 50
一 慧文、慧思和智?在天台宗祖统说中的地位 50
二 慧文及其“一心三智”理论的提出 53
三 慧思及其“心具染净”的心性论 55
(一)慧思的生平 55
(二)慧思的著作和思想 59
四 天台宗的真正创始人——智? 65
(一)师承北齐慧思,以隋晋王杨广为外护 65
(二)智?著述——天台三大部和五小部 72
第二节 天台宗的教义 77
一 天台宗的判教论 77
(一)对一切佛经教义的总评述与分类——“判教” 77
(二)南北朝时期“南三北七”的判教学说 78
(三)天台宗的判教理论——“五时八教” 80
二 天台宗的真理观——中道实相论 84
三 观心和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一心三智 88
四 天台宗“性具善恶”的心性论 99
第三节 三论宗的创立及其教义 107
一“三论”的翻译和隋以前研究概况 108
二 吉藏的生平 113
三 吉藏的著作 114
(一)《三论玄义》,一卷 115
(二)《中观论疏》,简称《中论疏》,十卷,或析为二十卷 115
(三)《十二门论疏》,三卷 116
(四)《百论疏》,三卷 117
(五)《二谛义》,三卷 117
(六)《大乘玄论》,五卷 118
四 以弘扬中道不二思想为主旨的三论宗教义体系 118
(一)三论宗的判教学说 118
(二)般若空义与中道实相论 122
(三)二谛与所谓“四重二谛”论 125
(四)八不中道论 129
(五)二智与“无所得”境界 131
第四节 三阶教的兴起和衰亡 136
一 信行略传 137
二 三阶教的典籍和历代遭禁情况 140
三 三阶教的教义 147
(一)佛教的正、像、末三法和三阶教的末法观 147
(二)三阶与普法 154
(三)所谓“无尽藏” 167
第二编 唐朝佛教 175
第一章 唐朝社会和佛教 175
第一节 唐王朝的宗教政策和佛教 175
一 唐王朝的盛衰及其文教政策 175
二 唐初傅奕奏请废佛和高祖下诏沙汰僧尼 176
三 唐太宗在战地立寺和超度阵亡将士 179
四 武则天称帝和佛教盛况 181
五 佛道先后问题 184
六 国家寺院 185
七 关于沙门致敬父母、君王问题 187
八 唐朝的僧官制度 188
九 政府制定僧尼法规 190
十 佛骨崇拜和法门寺 193
十一 韩愈谏迎佛骨 196
十二 唐武宗灭佛 198
第二节 唐朝的佛经翻译 200
一 玄奘西行求法和佛经翻译 201
(一)玄奘学历及其赴印求法的艰难历程 201
(二)在唐太宗、高宗直接支持下的玄奘译场 209
(三)玄奘所译主要佛典介绍 213
二 义净西行求法和佛经翻译 226
(一)出家学习佛法和渡海赴印求法 226
(二)义净的佛经翻译和著作 230
三 波颇、那提、地婆诃罗、实叉难陀和菩提流志的译经 238
(一)波颇 238
(二)那提 239
(三)地婆诃罗 240
(四)实叉难陀 241
(五)菩提流志 242
四“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的译经 245
(一)善无畏 246
(二)金刚智 249
(三)不空 251
第三节 唐朝的佛教经录 258
一 道宣及其《大唐内典录》 258
二《大唐东京大爱敬寺一切经论目录》和《古今译经图纪》 260
三《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261
四 智升《开元释教录》和圆照《续开元释教录》 261
五 圆照《贞元释教录》 265
第四节 唐朝的佛教史书著作 267
一 法琳及其《辩正论》 267
二 道宣《广弘明集》 272
(一)佛、道二教的论争 273
(二)朝廷废佛 274
(三)朝廷兴佛 275
(四)灵魂是灭还是不灭 276
三 道宣《续高僧传》 276
四 惠祥《弘赞法华传》和法藏《华严经传记》 280
(一)惠祥《弘赞法华传》 280
(二)法藏《华严经传记》 281
五 文谂撰《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 283
六 禅宗史书《宝林传》 283
第二章 唐朝的佛教宗派 286
第一节 法相宗 286
一 玄奘、窥基与法相宗 286
二 法相宗的判教论 288
三 法相宗的唯识理论 289
(一)阿赖耶识为中心的八识、四分和种子说 290
(二)三自性、三无性的理论 295
(三)“唯识五位”与“转依”、转识成智的解脱论 298
(四)五种姓论 302
第二节 佛教戒律和唐代律宗 306
一 律的传译和戒律基本内容 306
(一)小乘四部律的传译和基本内容 307
(二)大乘戒律的传译和基本内容 312
二 中国律学体系的创立——道宣的南山律宗 315
(一)道宣简历与著述 315
(二)道宣的四分律学 316
(三)道宣的判教论——化教和行教(或制教) 317
(四)止持与作持——强调止恶与行善并重 319
(五)道宣的戒体论及其意义 320
(六)把小乘戒律纳入大乘佛教体系之中 325
三 相部宗与东塔宗 327
(一)法砺和相部宗 327
(二)怀素和东塔宗 328
第三节 道绰、善导和唐代净土宗 329
一 道绰及其净土思想 330
(一)道绰生平 330
(二)《安乐集》的净土思想 331
二 善导的净土学说 336
(一)善导及其著作 336
(二)善导的净土思想 338
(三)善导的弟子怀感、怀恽 345
三 其他净土高僧:慧日、承远、法照、少康 346
第四节 华严宗 350
一 华严五祖和华严宗 350
(一)祖杜顺 350
(二)祖智俨 351
(三)祖法藏——华严宗正式创始人 351
(四)祖澄观 353
(五)祖宗密 355
二 华严宗的基本教义 358
(一)华严宗“五教十宗”的判教论 358
(二)法藏的法界观 360
(三)澄观的四法界论 370
三 宗密的《原人论》 382
第五节 禅宗的成立和早期发展 385
一 禅宗的成立——东山法门 386
(一)道信及其“入道安心”禅法 386
(二)弘忍及其“守心”禅法 390
二 神秀和北宗 394
(一)“两京法主,三帝门师”的神秀及其弟子普寂 394
(二)北宗的禅法 398
三 慧能和南宗 404
(一)慧能生平和北上求法历程 404
(二)曹溪传法和六祖地位的确立 409
(三)慧能的禅法思想 411
四 南宗的早期传播 418
(一)马祖道一和洪州宗 419
(二)石头希迁和石头宗 422
第六节 密宗 425
一 唐朝“开元三大士”与密宗 426
二 密宗的判教论:密教与显教 427
三 密宗的基本教义 429
(一)大日如来和一切佛、菩萨、执金刚 430
(二)所谓“菩提心为因,悲为根本,方便为究竟” 433
(三)修持“三密”与即身成佛 436
(四)曼荼罗和胎藏界、金刚界二曼荼罗 442
第七节 义玄和临济宗 445
一 义玄简历 446
二 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临济禅法 447
(一)要求学佛法者必须建立“真正见解” 447
(二)独特的佛在自身论——心中三身佛、“无位真人”和“无依道人” 448
(三)临济禅法中的“空”的思想和“毁佛毁祖” 452
(四)无修无证,“佛法无用功处” 455
三 所谓“临济门庭” 458
(一)三句 459
(二)三玄三要 461
(三)四料简 462
(四)四照用 463
(五)四宾主 464
第八节 灵祐、慧寂与沩仰宗 466
一 灵祐、慧寂与沩仰宗 466
二 沩仰宗的禅法 468
(一)提倡以无为、无事为宗旨,在自然而然中达到解脱 468
(二)顿悟之后仍须修行 470
(三)“曹溪宗旨,不切看读” 471
(四)“借色明心,附物显理” 471
第九节 良价、本寂与曹洞宗 472
一 洞山良价、曹山本寂和曹洞宗 472
二 曹洞宗禅法 474
(一)体悟自性是“大事” 474
(二)提倡“行鸟道”——在思想中确立“空”观 477
(三)“正问正答,不从口里道” 479
(四)所谓“偏正五位”和“五位君臣”等曹洞宗“门庭施设” 480
主要参考书目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