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破坏性技术创新日益重要 2
1.1.2 破坏性技术创新带来新挑战 4
1.2 问题提出 7
1.3 相关术语界定 8
1.3.1 破坏性技术创新的界定 8
1.3.2 技术创新的分类 16
1.3.3 破坏性技术创新分类 21
1.3.4 “破坏性技术创新”的特征 23
1.3.5 “破坏性技术”识别与检验 28
1.4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31
1.4.1 研究目的 31
1.4.2 研究意义 31
1.4.3 研究内容 34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5
1.5.1 研究方法 35
1.5.2 技术路线 37
1.6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39
1.6.1 研究的创新 39
1.6.2 研究的局限 40
第2章 文献综述 41
2.1 破坏性技术创新研究概述 41
2.1.1 国外研究现状 41
2.1.2 国内研究现状 43
2.1.3 相关研究评述 46
2.2 破坏性技术创新失败的相关研究 47
2.2.1 技术创新成败相关研究概述 47
2.2.2 破坏性技术创新失败相关研究现状 48
第3章 破坏性创新——高技术行业技术进步新途径 53
3.1 技术进步是影响高技术行业绩效的主因 53
3.1.1 技术效率测度方法比较与选择 54
3.1.2 高技术产业TFP效率分析 60
3.1.3 计量分析结果总结 71
3.2 高新技术行业进行破坏性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72
3.2.1 技术壁垒挤压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空间 72
3.2.2 专利申请凸显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困境 74
3.3 破坏性技术创新——是威胁还是机遇 78
3.3.1 面对“破坏性技术创新”在位者和非在位者的立场各异 78
3.3.2 破坏性技术创新对领先企业是威胁而不是机会 81
3.3.3 破坏性技术创新是处于劣势的落后者颠覆领先者的主要选择 85
3.4 破坏性技术创新——我国高技术行业技术进步的新思路 89
3.4.1 我国培育破坏性技术创新的基础优势明显 90
3.4.2 可使我国高技术产业突破技术引进的被动局面 91
3.4.3 破坏性技术创新更利于刺激我国经济增长 93
3.5 综述 94
第4章 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技术动力分析 96
4.1 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评价模型 96
4.1.1 指标选择 97
4.1.2 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程度的测度 99
4.2 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动力模型 109
4.2.1 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确定 109
4.2.2 模型分析 114
4.2.3 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117
第5章 高技术产业破坏性创新市场动力分析 123
5.1 前景理论概述 124
5.1.1 前景理论的基础:行为经济学 124
5.1.2 前景理论批判式继承期望效用理论 127
5.1.3 前景理论的术语与理论要点 129
5.2 用前景理论解释破坏性技术创新失败 130
5.2.1 创新的困惑 130
5.2.2 前景理论为解释破坏性技术创新市场失败提供的新视角 131
5.2.3 基于前景理论的创新采纳模型 134
5.2.4 模型应用 140
5.2.5 综述 144
5.3 通过前摄调研洞察DTI需求 145
5.3.1 破坏性技术创新需要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145
5.3.2 传统市场调研在DTI产品开发中的局限 147
5.3.3 前摄调研的界定 150
5.3.4 破坏性技术创新领域的前摄调研 154
5.4 应对消费者对破坏性技术创新的抵制心理 161
5.4.1 接受并管理消费者对创新所致变化的拒绝 162
5.4.2 最小化消费者对变化的抵制 163
第6章 二元动力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性技术的影响 166
6.1 破坏性技术二元动力的交互作用及影响分析 166
6.1.1 破坏的本质意味着不断出现新的二元动力因素 166
6.1.2 技术动力与市场动力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性技术的影响 167
6.1.3 技术的价格——成本 176
6.2 以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为例的二元动力交互作用及影响 177
6.2.1 具有潜在破坏趋势的技术发展 178
6.2.2 潜在的破坏性影响 181
第7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86
7.1 主要结论 186
7.2 管理应用 189
7.3 未来研究展望 190
附录:外国学者姓名中英文对照表 192
参考文献 198
后记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