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设计批评的本体性特征 1
1.1设计批评的概念 2
1.2设计批评的作用 4
1.3设计批评的本质特性 6
1.3.1设计批评与美术批评的差异 7
1.3.1.1本体特征不同 8
1.3.1.2价值表现不同 11
1.3.1.3秉持立场不同 13
1.3.1.4设立标准不同 14
1.3.2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的关系 19
1.3.2.1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相互关联 19
1.3.2.2设计批评是对设计审美的深化 21
1.3.3设计批评是设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3
1.4国内外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概述 25
1.4.1英国、德国、日本、美国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26
1.4.1.1英国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28
1.4.1.2德国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31
1.4.1.3日本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39
1.4.1.4美国设计的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46
1.4.2国内设计理论与批评研究现状略谈 50
第2章设计文化的本体性特征 65
2.1设计文化的概念 65
2.1.1什么是设计文化 65
2.1.2设计文化的四要素 68
2.2设计文化概念的确认与构成 71
2.2.1设计文化概念的再解读 72
2.2.2设计文化的三大构成 73
2.3文化生态对于设计环境的影响 75
2.3.1文化生态的概念 75
2.3.1.1西方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76
2.3.1.2文化生态概念的深化和扩展 78
2.3.1.3设计的“文化生态” 78
2.3.2设计的文化适应 80
2.3.3自然是设计的母题来源 81
2.3.4经济形态是设计文化发展之本 84
2.4“设计文化”与“文化设计”概念的相异 85
2.5设计批评有助于设计文化的创新 87
第3章设计批评的历时性 91
3.1早期朴素设计批评阶段 92
3.1.1西方早期朴素设计批评阶段略览 92
3.1.2中国早期朴素设计批评阶段略览 97
3.2工业革命所引发的反思阶段 100
3.2.1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之前的设计批评表现 101
3.2.2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对设计批评的推动 103
3.2.2.1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的行动 104
3.2.2.2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的对立 108
3.3现代设计批评启蒙与发展阶段 110
3.3.1现代设计批评的启蒙阶段 110
3.3.1.1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激荡 111
3.3.1.2芝加哥建筑学派的革新 113
3.3.1.3卢斯的“装饰即罪恶” 117
3.3.2现代设计批评的发展阶段 122
3.3.2.1“风格派”与“构成主义”的影响 124
3.3.2.2包豪斯的丰功伟绩 130
3.3.2.3“国际风格”与柯布西耶的贡献 137
第 4章设计批评的动态性 149
4.1现当代设计批评实践与研究阶段 149
4.1.1对现代主义反思的理论铺垫 151
4.1.1.1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兴起 152
4.1.1.2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 153
4.2设计伦理的提出 158
4.2.1绿色设计批评的兴盛 161
4.2.1.1环境伦理学说的提出 162
4.2.1.2绿色设计批评的发展 169
4.2.1.3巴巴纳克的绿色设计批评理论 171
4.2.1.4绿色设计批评观念的推广 174
4.3多元化思想的交融 175
4.3.1波德里亚思想的影响 176
4.3.2多角度观点与思潮的涌动 179
第5章设计批评的交叉性 181
5.1设计批评的文化性特征 181
5.2设计批评的种类 201
5.2.1社会历史批评、再创造性批评和批判性批评 201
5.2.2社会批评和道德批评 204
5.2.2.1设计的社会批评 204
5.2.2.2设计的道德批评 210
5.2.3设计的审美批评 212
第6章设计批评的主体性和价值性 215
6.1设计批评的主体 216
6.1.1以公众群体为主体 217
6.1.2以主流群体为主体 217
6.1.3以专业人员为主体 219
6.1.4以商业市场为主体 223
6.2设计批评的价值取向分析 225
6.2.1设计批评的学科价值 225
6.2.2设计批评的价值标准 228
6.2.2.1以使用价值为标准 228
6.2.2.2以审美价值为标准 230
6.2.2.3以社会价值为标准 233
6.2.2.4以创新价值为标准 236
6.3设计文化是设计批评发展与更新的保证 241
6.3.1多样性设计文化对于设计批评的作用 241
6.3.1.1设计思想表现的多元性 243
6.3.1.2设计文化内容的多样性 245
6.3.1.3设计批评标准的层次化 247
6.3.1.4社会文化情境的多重性 251
6.3.2设计批评表现的文化途径 253
第7章设计批评的文化延展性 269
7.1设计文化对设计批评的补充 270
7.1.1亚文化现象对设计批评的延伸 271
7.1.1.1亚文化的概念与表现 272
7.1.1.2亚文化的表象特征 276
7.1.2女性主义设计的批评价值 278
7.1.2.1女性主义文化对市场和设计的影响 279
7.1.2.2女性主义文化牵引设计的风格 280
7.1.2.3女性主义设计批评的意义 282
7.1.3消费文化对设计批评的拓展 289
7.1.3.1消费社会的“符号价值”理论 290
7.1.3.2消费社会中设计批评的任务 293
7.2设计批评促进设计文化的发展 296
7.2.1设计批评对设计文化内涵的丰富 297
7.2.1.1设计批评有助于创造和谐有序的真实形式 297
7.2.1.2设计批评有助于形成规范健康的消费心理 300
7.2.1.3设计批评有助于体现至善伦理的设计本质 304
7.2.2设计批评与设计文化共融互促的途径 307
7.2.2.1把握视觉性文化的动态 307
7.2.2.2关注消费型文化的需求 309
7.2.2.3审视文化全球化的目的 312
第8章余论 316
8.1由“以人为本”至“以道为本” 317
8.2由“中国制造”至“中国创造”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