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角色,新征程(代自序) 1
绿色回响 11
确立新理念 建设绿苏州 13
因地制宜,彰显城市绿化个性 17
加强理论研究 走科学化管理之路 19
苏州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战略研究 24
加强世界遗产管理体制建设的一点思考 33
从园林城市到生态城市之思变 36
努力构建传统与现代相融的生态园林城市 41
苏州市风景名胜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48
以生态文明营造发展后劲 57
苏州市湿地和湿地公园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59
建立技术和人才高地 为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70
运用国际理念,坚持科技领先 75
论园林绿化在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84
苏州园林绿化部门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巩固提升 87
关于加强苏州市城乡园林绿化管理一体化的意见 93
苏州园林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100
回顾城市绿化六十年 108
“苏州园林甲天下”再续新篇 113
努力把苏州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118
山水文章 127
城市与园林的话题 129
苏州古典园林成为世界品牌的奥妙 131
苏州古典园林的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价值 138
艺术精华的展示 158
苏州古典园林修复工作价值及对策研究 167
苏州园林 园林苏州 177
记住历史 记住文化 180
苏州园林六十年历程 188
履行政府职能 强化世界遗产保护责任 197
苏州盆景的传统和发展 202
虎丘,永远是苏州的文化标志 205
三角嘴——苏州城中的湿地公园 219
向UNESCO捐赠“易园”始末 227
石湖随想 239
对国际承诺的思考和实践 248
庭院散叶 257
苏州园林 华夏瑰宝 259
苏州园林 魅力永存 261
天堂苏州园林城 264
百年诗文 其泽也长 266
如诗如画 理想家园 267
世界遗产,要完整地留给下一代 271
说不完的话题,写不尽的文章 273
2500年古城之魅——苏州古典园林 275
经典的传承 279
胸有丘壑可造园——明代造园大家计成 281
诗意再现 284
谱写青史 服务当代 惠及子孙 286
灌园人杂说 292
从盆景想起 292
再说盆景 293
园林和戏曲 294
读书与造园 296
“岁元”话园 297
从《世界遗产公约》说起 298
“3·12”和金山石 300
石和水的融合 301
博物馆日说“博物” 302
世界遗产日记 305
在“巴黎总部” 305
滑铁卢和布鲁塞尔大广场 310
比利时-荷兰的两个遗产地 313
瑞典的皇家花园 315
西班牙的托莱多 318
两个小镇 319
希腊——世界遗产的圣殿 323
雅典一日 326
“罗马中心 329
那不勒斯—庞贝—苏莲托 331
银色魁北克 335
新西兰,只有三个世界遗产 339
凯恩斯-大堡礁 342
悉尼歌剧院——年轻的世界遗产 343
看遗产,要懂点宗教 345
象岛石窟,就是埃勒凡塔石窟群 348
让人有点感动有点感伤 349
阿根廷-巴西,都有伊瓜苏 351
阿根廷的大冰川 354
肯尼亚的东非大峡谷区域 355
南非的开普和罗本岛 359
吴门烟雨话园林——吴门画派绘苏州园林山水画漫谈 362
鸿爪泥痕 375
东方风来满眼春 377
内外兼修,看苏州如何打磨“园林”品牌 382
城市的理想:苏州将率先以生态园林激活未来 385
苏州:打造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 391
留给后世最美的苏州园林 396
古典园林蕴涵苏州软实力 399
行走在身边的“园林仙境” 401
苏州园林以“标准引领”形成品牌优势 405
苏州腾飞启示录:文化自豪与自觉铸就城市发展原动力 410
苏州用概念构架“城市大景区” 414
后记 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