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智商管理 企业综合智能管理与最佳实践》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葛存根著
  • 出 版 社: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6407806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组织智商(OIQ)、组织情商(OEQ)、组织理商(ORQ)、组织谋商(OSQ)、组织文商(OCQ)以及组织行商(OBQ)等6个术语来解析并表征组织管理的柔性基础,它们被统称为“6Q系统”。6Q系统各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密切关联的完整体系。这一完整体系的内在机理就是中式“整体主义”与西式“序列主义”的相互融合。作为整体解决方案,6Q系统将有助于巩固中国企业管理的柔性基础,加速中国各类企业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

第一篇 战略认识:开发组织综合智能,夯实组织发展基础 3

第一章 全球动态商业环境与中国企业集群管理 3

第一节 21世纪中国企业的全球商业版图 3

第二节 中国企业“外交全球,内聚全员”的得道策论 6

第三节 中国企业“交易全球化,交谊本地化,交椅跨文化”的超限战略路线 8

第四节 中国企业之于世界究竟需要怎样的组织成员 11

第五节 中国企业管理务实机变与全球实践 14

第二章 中、美、德、日等国企业管理纵横比较 18

第一节 中式企管风格:组合创新,灵活机变,以人为本 18

第二节 美式企管风格:管理创新,不断更新,营销为本 22

第三节 德式企管风格:研发创新,步步为营,技术为本 25

第四节 日式企管风格:精益创新,深度管控,流程为本 29

第五节 中国企业管理的回归与突破其重点在于精兵简政 32

第三章 6Q战略管理系统与中国企业管理基础 38

第一节 企业管理的柔性基础与内隐通则 38

第二节 组织智商与组织情商有助于企业实现心智平衡 40

第三节 组织理商与组织谋商有助于企业实现奇正相生 45

第四节 组织文商与组织行商有助于企业实现文武双全 49

第五节 六大战略系统加速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53

第二篇 战略方法:学习组织智商理论,把握战略实践要领 59

第四章 组织智商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 59

第一节 一个有着兼容并蓄的眼力和完整深刻的脑力的智慧国度 59

第二节 中国企业智胜玩家的关键在于增强管理活性 62

第三节 中国企业的智能现于集体主义的定力与个体主义的活力 65

第四节 中国企业“智惠未来”在于持续积蓄环保智能 68

第五节 中国企业组织智商战略是对“智变商道”战略的领悟 71

第五章 组织智商的学理基础与概念阐释 75

第一节 回归经典:智商概念的学理逻辑 75

第二节 突破经典:组织智商的学理逻辑 82

第三节 概念界定:组织智商的内涵外延 91

第四节 概念表征:组织智商的操作模型 96

第五节 概念建构:组织智商的管理功能 101

第六章 组织智商的评估原理与指标体系 106

第一节 评估原理:基于“生理—管理—战略”智能的组织功效检验 106

第二节 战术基础:组织智商中关于生理智能的指标及其结构 112

第三节 策略内涵:组织智商中关于管理智能的指标及其结构 116

第四节 战略外延:组织智商中关于战略智能的指标及其结构 121

第五节 表征方式:组织综合智能的结构性模型和大数据管理 127

第三篇 战略实践:实施组织智商战略,建成组织智商系统 137

第七章 组织智商的五级管理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 137

第一节 数据生成:组织智商的基本元素管理 137

第二节 信息流通:组织智商的意义网络管理 142

第三节 知识管理:组织智商的经验固化管理 147

第四节 智力盘活:组织智商的习得表现管理 152

第五节 智能释放:组织智商的能量聚变管理 156

第八章 中国企业组织智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161

第一节 如何制定计划:组织内外对组织智商战略的认知 161

第二节 如何组织力量:管理架构对组织智商战略的承载 167

第三节 如何领导进程:内外合力对组织智商战略的落实 174

第四节 如何控制改进:评估、分析、反馈、优化、升级 181

第五节 如何不断更新:智力对接、智能应变、智商升级 187

第九章 中国企业组织智商战略管理发展机制 196

第一节 重点基础设施:中国企业组织智商的管理数据链 196

第二节 核心管理机制:中国企业组织智商的即时性检验 205

第三节 日常发展机制:中国企业组织智商的跨科性辅导 213

第四节 整体解决方案:中国企业组织智商的产业性应用 224

第五节 应用开源系统:组织智商概念的回顾与前景展望 236

参考文献 247

致谢 未言心相醉,交情老更亲——向支持本研究的人们致以敬意和谢意 255

后记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关于本课题及其姊妹课题的研究动机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