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总论 1
第一节 药对的历史渊源 1
第二节 运用药对的临床意义 2
第三节 药对配伍的基本规律 4
一、协同为用,增强疗效 4
二、药物相互作用而减轻毒副反应 12
三、配伍使用剂量不同,所治病证有变 13
第2章 肾小球肾炎 15
第一节 疾病概述 15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15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16
三、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17
第二节 祛风解表、清热、解毒、滋阴、祛暑类药对 18
一、升麻 荆芥穗 18
二、知母 黄柏 20
三、泽泻 黄柏 22
四、生石膏 桂枝 23
五、生地黄 熟地黄 25
六、生地黄 白茅根 27
七、白茅根 芦根 29
第三节 消导、泻下、和解、理气、降逆类药对 30
一、大腹皮 瓜蒌仁 30
二、柴胡 黄芩 32
第四节 化湿利水类药对 34
一、白茅根 益母草 34
二、苍术 厚朴 36
三、车前草 墨旱莲 38
四、车前子 牛膝 39
五、车前子 车前草 42
六、赤小豆 茯苓 43
七、赤小豆 连翘 45
八、槟榔 大腹皮 47
九、茯苓 猪苓 49
十、茯苓 泽泻 51
十一、茯苓 车前子 53
十二、茯苓 薏苡仁 55
十三、茯苓 赤芍 57
十四、茯苓 附子 58
十五、桂枝 茯苓 60
十六、滑石 车前子 62
十七、黄芪 茯苓 64
十八、黄芪 防己 66
十九、金钱草 海金沙 68
二十、佩兰 泽兰 70
二十一、佩兰 茯苓 71
二十二、石韦 萆薢 73
二十三、土茯苓 茯苓 74
二十四、薏苡仁 萆薢 76
二十五、泽泻 白术 78
二十六、泽泻 枳壳 80
第五节 理血类药对 81
一、白茅根 藕节 81
二、三七 白及 83
第六节 补益类药对 85
一、白芍 附子 85
二、白术 附子 87
三、附子 肉桂 89
四、党参 茯苓 90
五、党参 丹参 92
六、杜仲 续断 94
七、茯苓 白术 96
八、生地黄 附子 98
九、黄芪 附子 99
十、黄芪 党参 101
十一、黄芪 山药 103
第七节 止咳、化痰、平喘类药对 104
一、陈皮 桑白皮 104
二、麻黄 石膏 106
三、桑白皮 地骨皮 108
四、紫苏子 葶苈子 110
第3章 肾病综合证 114
第一节 清热、解毒、滋阴、祛暑类药对 114
一、泽泻 黄柏 114
二、生石膏 桂枝 115
三、生地黄 熟地黄 115
第二节 消导泻下、化湿利水类药对 115
一、大腹皮 瓜蒌仁 115
二、白茅根 益母草 116
三、苍术 厚朴 116
四、槟榔 大腹皮 117
五、茯苓 猪苓 117
六、茯苓 泽泻 118
七、茯苓 附子 119
八、桂枝 茯苓 119
九、滑石 车前子 120
十、黄芪 茯苓 120
十一、黄芪 防己 121
十二、佩兰 泽兰 121
十三、石韦 萆薢 122
十四、泽泻 白术 122
十五、泽泻 枳壳 123
第三节 补益类药对 123
一、白芍 附子 123
二、附子 肉桂 124
三、党参 茯苓 124
四、党参 丹参 125
五、茯苓 白术 125
第四节 止咳、化痰、平喘类药对 125
一、麻黄 石膏 125
二、桑白皮 地骨皮 126
三、紫苏子 葶苈子 126
第4章 IgA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128
第一节 疾病概述 128
一、IgA肾病 128
二、糖尿病肾病 129
三、高血压肾病 130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131
五、尿酸性肾病 133
六、间质性肾炎 134
第二节 清热、解毒、滋阴类药对 136
一、知母 黄柏 136
二、泽泻 黄柏 136
三、生地黄 熟地黄 137
四、生地黄 白茅根 137
五、金银花 赤芍 137
六、白茅根 芦根 139
第三节 消导泻下、化湿利水类药对 139
一、大腹皮 瓜蒌仁 139
二、白茅根 益母草 140
三、苍术 白术 140
四、苍术 厚朴 143
五、车前草 墨旱莲 143
六、车前子 牛膝 144
七、赤小豆 茯苓 144
八、槟榔 大腹皮 145
九、茯苓 猪苓 145
十、茯苓 泽泻 146
十一、茯苓 附子 147
十二、黄芪 茯苓 147
十三、黄芪 防己 148
十四、佩兰 泽兰 149
十五、佩兰 茯苓 149
十六、薏苡仁 萆薢 150
十七、泽泻 白术 150
十八、泽泻 枳壳 151
第三节 理血、补益类药对 151
一、三七 白及 151
二、白芍 附子 152
三、附子 肉桂 152
四、党参 茯苓 152
五、党参 丹参 153
六、茯苓 白术 153
第四节 止咳、化痰、平喘类药对 154
一、陈皮 桑白皮 154
二、麻黄 石膏 154
三、桑白皮 地骨皮 155
第5章 紫癜性肾炎 157
第一节 清热、解毒、滋阴类药对 157
一、水牛角 生地黄 157
二、牡丹皮 赤芍 158
第二节 化湿利水类药对 160
一、白茅根 益母草 160
二、苍术 厚朴 161
三、车前子 牛膝 161
四、车前草 墨旱莲 162
五、车前子 车前草 162
六、赤小豆 茯苓 163
七、赤小豆 连翘 164
八、茯苓 猪苓 164
九、茯苓 泽泻 165
十、茯苓 赤芍 166
十一、茯苓 附子 166
十二、桂枝 茯苓 167
十三、滑石 车前子 167
十四、黄芪 茯苓 168
十五、黄芪 防己 168
十六、佩兰 泽兰 169
十七、土茯苓 茯苓 169
十八、泽泻 白术 170
第三节 理血类药对 170
一、阿胶 仙鹤草 170
二、白及 大黄 172
三、大黄 升麻 174
四、丹参 牡丹皮 175
五、丹参 茜草 177
六、白茅 根藕节 179
七、三七 白及 180
八、桃仁 红花 180
第四节 补益类药对 182
一、党参 丹参 182
二、茯苓 白术 182
三、生地黄 玄参 183
四、生地黄 附子 185
五、墨旱莲 女贞子 185
六、黄芪 党参 187
第6章 肾盂肾炎 189
第一节 清热、解毒、滋阴类药对 189
一、黄连 黄柏 189
二、紫花地丁 蒲公英 192
三、栀子 滑石 193
四、知母 黄柏 195
五、泽泻 黄柏 196
六、青蒿 鳖甲 196
七、鳖甲 知母 198
八、白茅根 芦根 200
九、滑石 甘草 200
第二节 和解、理气、降逆、化湿利水类药对 202
一、柴胡 黄芩 202
二、车前草 墨旱莲 203
三、车前子 牛膝 204
四、车前子 车前草 204
五、茯苓 猪苓 205
六、茯苓 泽泻 206
七、茯苓 车前子 207
八、海浮石 海金沙 207
九、滑石 车前子 209
十、金钱草 海金沙 210
十一、萹蓄 瞿麦 210
十二、石韦 萆薢 212
十三、土茯苓 茯苓 212
十四、土茯苓 萆薢 213
十五、薏苡仁 萆薢 215
十六、茵陈蒿 金钱草 215
十七、鸡内金 海金沙 217
十八、泽泻 枳壳 218
第三节 理血类药对 219
一、丹参 王不留行 219
二、白茅根 藕节 220
第7章 泌尿系感染 223
第一节 清热、解毒、滋阴类药对 223
一、黄连 黄柏 223
二、紫花地丁 蒲公英 224
三、栀子 滑石 224
四、荷梗 竹叶 225
五、知母 黄柏 226
六、泽泻 黄柏 227
七、白茅根 芦根 227
八、滑石 甘草 228
第二节 和解、理气、降逆、化湿利水类药对 228
一、柴胡 黄芩 228
二、白茅根 益母草 229
三、车前草 墨旱莲 229
四、车前子 牛膝 230
五、车前子 车前草 231
六、赤小豆 茯苓 231
七、茯苓 猪苓 232
八、茯苓 泽泻 232
九、滑石 车前子 233
十、金钱草 海金沙 234
十一、萹蓄 瞿麦 234
十二、土茯苓 茯苓 235
十三、土茯苓 萆薢 235
十四、茵陈蒿 金钱草 236
第三节 理血类药对 236
一、丹参 王不留行 236
二、白茅根 藕节 236
第8章 尿石症 239
第一节 清热、解毒类药对 239
一、栀子 滑石 239
二、滑石 甘草 240
第二节 消导、泻下类药对 240
一、鸡内金 丹参 240
二、鸡内金 芒硝 242
第三节 化湿利水类药对 245
一、车前草 墨旱莲 245
二、车前子 牛膝 245
三、茯苓 车前子 246
四、海浮石 海金沙 246
五、滑石 车前子 247
六、萹蓄 瞿麦 247
七、石韦 萆薢 248
八、瓦楞子 滑石 249
九、茵陈蒿 金钱草 250
十、鸡内金 海金沙 251
第四节 理血类药对 251
一、穿山甲 王不留行 251
二、丹参 王不留行 253
三、白茅根 藕节 253
四、三七 白及 254
第九章 肾衰竭(尿毒症) 255
第一节 疾病概述 255
一、急性肾衰竭 255
二、慢性肾衰竭 256
三、尿毒症 257
第二节 清热、解毒、滋阴类药对 258
一、黄连 紫苏叶 258
二、水牛角 生地黄 260
第三节 消导泻下、化湿利水、补益类药对 260
一、大黄 附子 260
二、白茅根 益母草 262
三、车前子 牛膝 263
四、茯苓 猪苓 264
五、茯苓 泽泻 264
六、茯苓 车前子 265
七、茯苓 薏苡仁 266
八、黄芪 附子 266
第10章 肾结核 269
第一节 清热、解毒、滋阴类药对 269
一、知母 黄柏 269
二、泽泻 黄柏 270
三、生地黄 熟地黄 270
四、青蒿 地骨皮 271
五、青蒿 鳖甲 272
六、鳖甲 知母 273
第二节 补益类药对 274
一、生地黄 玄参 274
二、生地黄 附子 274
三、天冬 麦冬 274
第三节 化湿利水、止咳化痰、固涩及其他类药对 276
一、茯苓 泽泻 276
二、桑白皮 地骨皮 277
三、玄参 牡蛎 277
第11章 乳糜尿 281
第一节 化湿利水类药对 281
一、石韦 萆薢 281
二、土茯苓 萆薢 282
三、薏苡仁 萆薢 282
第二节 固涩、散结及其他类药对 283
一、茯苓 益智 283
二、金樱子 芡实 284
三、乌药 益智 286
第12章 尿潴留 290
第一节 消导泻下、理气降逆类药对 290
一、大黄 荆芥穗 290
二、陈皮 大腹皮 292
第二节 化湿利水、理血类药对 294
一、车前子 牛膝 294
二、车前子 车前草 294
三、茯苓 猪苓 295
四、茯苓 泽泻 295
五、茯苓 薏苡仁 296
六、茯苓 附子 297
七、桂枝 茯苓 297
八、滑石 车前子 298
九、萹蓄 瞿麦 298
十、瓦楞子 滑石 299
十一、泽泻 枳壳 299
十二、穿山甲 王不留行 300
第13章 尿频 302
第一节 化湿利水类药对 302
一、车前草 墨旱莲 302
二、茵陈蒿 金钱草 302
三、鸡内金 海金沙 303
第二节 补益类药对 303
一、黄芪 山药 303
二、芡实 莲子 304
三、人参 蛤蚧 305
第三节 固涩及其他类药对 307
一、金樱子 芡实 307
二、肉豆蔻 补骨脂 308
三、乌药 益智 310
第四节 清热、解毒、滋阴类药对 310
一、黄连 黄柏 310
二、紫花地丁 蒲公英 311
三、栀子 滑石 311
四、荷梗 竹叶 312
五、知母 黄柏 312
六、泽泻 黄柏 313
七、白茅根 芦根 313
八、滑石 甘草 313
第五节 化湿利水类药对 314
一、白茅根 益母草 314
二、车前子 牛膝 314
三、车前子 车前草 315
四、赤小豆 茯苓 316
五、茯苓 猪苓 316
六、茯苓 泽泻 317
七、茯苓 赤芍 317
八、滑石 车前子 318
九、萹蓄 瞿麦 319
十、石韦 萆薢 319
十一、土茯苓 茯苓 320
十二、薏苡仁 萆薢 320
第六节 补益类药对 321
一、龟甲胶 鹿角胶 321
二、女贞子 续断 323
第14章 肾虚证 326
第一节 补益类药对 326
一、白术 附子 326
二、补骨脂 蛤蚧 326
三、杜仲 续断 329
四、生地黄 玄参 330
五、熟地黄 白芍 330
六、熟地黄 细辛 332
七、天冬 麦冬 335
八、菟丝子 续断 337
九、枸杞子 菟丝子 339
十、龟甲胶 鹿角胶 339
十一、墨旱莲 女贞子 340
十二、黄芪 附子 341
十三、女贞子 续断 341
十四、芡实 莲子 342
十五、人参 附子 343
第二节 和阳散结、益肾平喘、固涩类药对 345
一、熟地黄 麻黄 345
二、五味子 细辛 348
三、诃子 肉豆蔻 350
四、金樱子 芡实 352
五、肉豆蔻 补骨脂 353
六、乌药 益智 354
附录 中药计量单位与剂量换算 356
一、中药计量单位 356
二、有关中药剂量的换算 357
参考文献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