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手稿存真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翼骧著;乔治忠,杨柳整理
  • 出 版 社: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501351572
  • 页数:852 页
图书介绍:

下册 329

第五章 封建社会的史学(四):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时期的史学 329

第一节 封建政权加强对于史学的控制 329

一、隋唐五代宋辽金元的史官制度 330

二、隋唐时期所修的断代史 340

1.隋朝修史 340

2.唐朝修史 344

三、五代北宋时所修的唐史与五代史 360

1.《旧唐书》 360

2.《新唐书》 363

3.《旧五代史》 367

4.《新五代史》 369

四、元朝所修的宋辽金三史 372

1.《宋史》 372

2.《辽史》 376

3.《金史》 380

第二节 刘知幾的史学 382

一、刘知幾的生平及著作 382

二、《史通》的内容 387

三、《史通》在撰著上的几个优点 402

1.评论有据 403

2.兼指得失 403

3.批评尖锐 406

4.主张明确 409

四、刘知幾对于史学的贡献 412

1.第一次为中国史学作了比较全面而详细的总结 413

2.提倡“直书”、“实录”,揭发并斥责了历史的歪曲者和捏造者 416

3.批判了盲目崇拜古代、迷信“圣人”的观念 420

4.对历史编纂学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建议 423

5.指出了历史学家必须具备的条件 427

第三节 典章制度史的内容及渊源 430

一、典章制度史的内容及渊源 430

二、杜佑著《通典》 433

1.杜佑的生平 433

2.杜佑撰著《通典》的经过和旨意 435

3.《通典》的内容与价值 438

4.杜佑的历史观点与史学思想 441

5.《通典》的影响 441

三、郑樵著《通志·略》 447

1.郑樵的生平及其著作 447

2.《通志》的著作经过 450

3.《通志》的内容与价值 451

4.郑樵的史学思想 457

四、马端临著《文献通考》 462

1.马端临的生平及其著《文献通考》的旨意 462

2.《文献通考》的内容与价值 464

3.马端临的史学思想 467

第四节 编年史的高度发展 468

一、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469

1.司马光的生平及其著作 469

2.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的意旨与经过 470

3.《资治通鉴》的编纂方法 475

4.《资治通鉴》的内容及其价值 478

5.司马光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 482

6.《资治通鉴》的影响 486

二、李焘著《续资治通鉴长编》 487

1.李焘的生平及著作 487

2.《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内容、价值及其编纂方法 489

三、李心传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492

1.李心传的生平及著作 492

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内容与价值 492

四、宋元时期的其他编年史 494

1.刘恕著《通鉴外纪》 494

2.朱熹著《通鉴纲目》 497

3.金履祥著《通鉴前编》《举要》 499

4.吕祖谦著《大事记》《通释》《解题》 501

5.王益之著《西汉年纪》 502

6.熊克著《中兴小纪》 503

7.陈均著《宋九朝编年备要》 503

8.刘时举著《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503

第五节 纪事本末体的创作 504

一、袁枢著《通鉴纪事本末》 505

1.袁枢的生平 505

2.《通鉴纪事本末》的编纂 505

3.《通鉴纪事本末》的内容与价值 506

二、纪事本末的继作与发展 508

1.章冲著《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508

2.杨仲良著《续通鉴长编纪事本末》 509

第六节 其他各种体例与内容的著作 510

一、古代史、先秦史 510

1.苏辙著《古史》 510

2.罗泌著《路史》 511

附:黄震著《古今纪要》、胡宏著《皇王大纪》 512

二、三国史 513

1.萧常著《续后汉书》 513

2.郝经著《续后汉书》 513

三、五代史 514

1.路振著《九国志》 514

2.龙衮著《江南野史》 514

3.马令著《南唐书》 514

4.陆游著《南唐书》 514

四、宋史 515

王偁著《东都事略》 515

五、辽史 516

1.叶隆礼著《契丹国志》 516

2.洪皓著《松漠纪闻》《续》 518

六、金史 519

1.宇文懋昭著《大金国志》 519

2.元好问著《野史》 520

3.刘祁著《归潜志》 520

七、宋金关系史 521

1.徐梦莘著《三朝北盟会编》 521

2.曹勋著《北狩见闻录》 523

3.失名氏《大金吊伐录》 524

4.傅雱《建炎通问录》 524

5.失名氏《中兴御侮录》 524

八、年谱与传记 525

1.年谱 525

2.传记 526

九、史评与史学 527

1.吴缜著《新唐书纠谬》 527

2.吴缜著《五代史记纂误》 527

3.范祖禹撰《唐鉴》 527

4.孙甫撰《唐史论断》 527

5.刘羲仲撰《通鉴问疑》 527

6.胡寅著《读史管见》 528

7.胡一桂著《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528

8.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 528

9.倪思著《班马异同》 529

10.李心传著《旧闻证误》 529

第六章 封建社会的史学(五):明清时期的史学 530

第一节 纪传史的著作 530

一、官修《元史》 530

1.《元史》的纂修经过 530

2.《元史》的内容 530

3.《元史》的价值 532

二、官修《明史》 534

1.纂修经过 534

2.《明史》的内容 534

3.《明史》的价值 536

4.《明史》之述作 537

第二节 编年史的著作 539

一、薛应旂著《宋元资治通鉴》 539

二、王宗沐著《宋元资治通鉴》 539

三、徐乾学著《资治通鉴后编》 540

四、毕沅著《续资治通鉴》 541

五、陈鹤著《明纪》 542

六、夏燮著《明通鉴》 542

七、《御批通鉴辑览》 542

八、陈?《通鉴续编》 543

九、严衍《资治通鉴补》 543

十、谈迁著《国榷》 543

附:学术史 544

黄宗羲及《明儒学案》 545

黄宗羲、全祖望等著《宋元学案》 547

第三节 纪事本末史的著作 548

一、陈邦瞻著《宋史纪事本末》 548

二、陈邦瞻著《元史纪事本末》 549

三、谷应泰著《明史纪事本末》 550

四、高士奇著《左传纪事本末》 551

五、张鉴著《西夏纪事本末》 552

六、李有棠著《辽史纪事本末》《金史纪事本末》 552

七、李铭汉著《续资治通鉴纪事本末》 553

八、杨陆荣著《三藩纪事本末》 553

九、黄鸿寿著《清史纪事本末》 553

第四节 典章制度史 554

一、《通典》的续作 554

二、《通志》的续作 556

1.《续通志》 556

2.《清通志》 556

三、《文献通考》的续作 557

1.王圻撰《续文献通考》 557

2.乾隆敕撰《续文献通考》 557

3.《清文献通考》 557

4.《续清文献通考》 558

四、断代《会要》 558

第五节 地理沿革史的著作 559

一、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 559

二、洪亮吉著《十六国疆域志》 561

三、李兆洛著《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制《历代地理沿革图》 561

四、杨守敬著《历代地理沿革总图》 561

第六节 方志 562

第七节 补史的著作 564

第八节 辑佚 566

附:上古史之研究 567

第九节 考证 568

第十节 史事的评论 571

一、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 571

二、《史纠》 572

三、李贽 573

第十一节 历史考证学的发展 574

一、历史考证学的内容及清代历史考证学兴盛的原因 575

1.历史考证学的内容 575

2.清代历史考证学兴盛的原因 576

二、清代历史考证学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577

1.顾炎武 577

2.阎若璩 579

三、清代历史考证学的派别 580

1.依据正史 580

2.博引广征——钱大昕的史学 585

3.疑古辨伪 593

第十二节 章学诚的史学 599

一、章学诚的生平及著作 599

附:章学诚一生的特点及论学习方法 602

二、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603

1.论史学的范畴 603

2.论纂辑、考证与著作 603

3.论史意 607

4.论史家四长 608

5.论通史 609

6.论方志 610

三、对于章学诚的评论 612

四、章学诚在史学史上的地位 614

第七章 资产阶级史学(1840—1949年) 615

第一节 资产阶级史学的先驱 617

一、龚自珍 617

二、魏源 619

三、康有为 624

第二节 资产阶级史学的建立 631

一、梁启超的史学 631

1.梁启超的生平 631

2.梁启超对封建史学的批判 636

3.梁启超建立资产阶级史学的主张 645

附:梁启超关于世界史的著作 650

二、历史教科书的编著 652

三、章炳麟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史学 661

第三节 资产阶级史学的发展 668

一、新史料的发现、整理和研究 668

1.甲骨文 668

2.金文 684

3.汉晋简牍 691

4.敦煌石室书卷 696

5.清朝内阁大库及军机处所藏的书籍与档案 700

6.古代少数族及外族文字 702

7.王国维的史学 704

8.原始社会史料 709

二、通史的著作 711

1.概况 711

2.吕思勉的史学 714

3.钱穆的史学 716

三、断代史的研究与著作 718

1.概况 718

附:官修《清史稿》 724

柯绍忞著《新元史》 725

2.陈寅恪的史学 726

3.顾颉刚的史学 731

四、专史的研究与著作 736

1.概况 736

2.陈垣的史学 738

五、世界史的研究与著作 745

1.教科书的编著 745

2.世界史学著作的翻译 748

六、史学理论与方法的著作 749

七、工具书的编纂 750

1.年表 750

2.人名 751

3.地名 751

第四节 资产阶级史学的批判 752

一、否认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历史学能成为科学 752

二、歪曲、诬蔑马克思主义史学 759

三、以史料学代替历史学 762

四、鼓吹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764

五、宣传以西欧、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史观点 767

附:蒋廷黻 772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史学(1919—1949年) 77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1919—1930年) 774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创始人李大钊的贡献 775

1.李大钊的生平及著作 775

2.李大钊的史学著作 782

3.李大钊的史学理论 783

4.李大钊对中国历史问题的研究 794

二、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 797

1.关于“问题与主义” 798

2.关于历史有无或能否求得客观发展规律,历史学能否成为科学? 800

三、郭沫若的贡献 805

1.郭沫若的生平 805

2.郭沫若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808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初步发展(1931—1949年) 813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反对各种唯心主义史学的斗争 813

1.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 813

2.对“战国策派”史学的斗争 818

二、中国通史的著作 824

1.吕振羽著《简明中国通史》 824

2.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 827

3.翦伯赞著《中国史纲》 833

三、断代史的研究与著作 835

1.先秦史 835

2.近代史 844

四、专史的研究与著作 847

五、毛泽东对于史学的贡献 848

1.指出研究历史的重要意义 849

2.指出中国历史的特点 850

3.指出研究历史的重点 851

六、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普遍发展 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