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选题动机 1
1.1.1超越教育学视角研究乡村教师 2
1.1.2立于当下时空定义乡村教师 3
1.1.3尊重精神自治发现乡村教师 4
1.1.4重新审视真相与正义发展乡村教师 6
1.2选题意义 7
1.2.1唤醒乡村教师的自治意识 8
1.2.2重估并发挥乡村教师的公共性质 8
1.2.3更新乡村教师的治理理念 9
1.3研究的内容 10
1.3.1本研究采用的理论工具 10
1.3.2乡村教师的生存肖像描述 10
1.3.3乡村教师的“边缘”问题分析 11
1.3.4重新发现乡村教师的对策分析 12
1.4思想方法与技术路线 13
1.4.1思想方法 13
1.4.2技术路线 14
第2章 文献综述 17
2.1教育学的视角 17
2.1.1师范院校改善型 18
2.1.2中小学校改善型 20
2.1.3一体化改善型 22
2.2管理学的视角 24
2.2.1关于乡村教师发展面临的诸问题 24
2.2.2关于乡村教师发展面临诸问题的对策 27
2.3关于以上两种研究视角的评价 30
2.3.1割裂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30
2.3.2忽视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差别 31
2.3.3遮蔽了乡村教师的生命性质 32
2.4聚焦生命:第三种视角的建立 33
2.4.1聚焦乡村教师的原始能量 33
2.4.2聚焦乡村教师的生存环境 34
2.4.3聚焦乡村教师的历史与经验 36
第3章 分析工具:乡村教师是一个生命的存在 38
3.1乡村教师是一个自然关系的存在 38
3.2乡村教师是一个历史关系的存在 40
3.3乡村教师是一个内在冲动的存在 41
3.4乡村教师是一个精神自治的存在 43
第4章 乡村教师肖像:基于访谈的分析 47
4.1访谈目的 47
4.2访谈假设 48
4.3访谈过程与方法 49
4.4访谈者与被访谈者 50
4.5访谈结果 52
4.5.1乡村教师职业的自我认知 52
4.5.2乡村教师的职业动机和职业准入 59
4.5.3乡村教师的教学与生存背景 67
4.5.4乡村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经验 76
4.5.5乡村教师的职业培训 85
4.5.6乡村教师的业余生活 94
第5章 乡村教师是如何走向“边缘”的:历史的视角 103
5.1我国教师现代化的觉醒 103
5.2村落中的文化精英:中国乡村教师的美好回忆 110
5.3民办教师:乡土中国的“民教民”教师形态及消失 114
5.4民办教师的现代性与乡土性反思 120
第6章 乡村教师是如何走向“边缘”的:语境的视角 124
6.1“城市—现代”语境中的乡村教师:低素质者 124
6.2“乡土—历史”语境中的乡村教师:高素质者 127
第7章 乡村教师是如何走向“边缘”的:知识与权力的视角 131
7.1客观知识的魔力效应 131
7.2知识生产机制的不对称性 132
7.3知识话语权力的不平等性 133
7.4“他者”对乡村教师的偏见与藐视 134
7.5乡村教师对“他者”的依附 135
7.6乡村教师与乡土母体文化的疏离 136
第8章 乡村教师是如何走向“边缘”的:公共性的视角 138
8.1专业性与公共性的统一:乡村教师作为知识分子 139
8.2公共性与专业性双重失落:现代乡村教师的尴尬 141
第9章 背景方法:重新发现乡村教师 144
9.1寻找两种语境的交汇点 145
9.2实现两种知识的对话 147
9.3专业性与公共性的互融 151
9.4教育效用与社会效用并重 153
第10章 回归内心:重新发现乡村教师 157
10.1回归内心:乡村教师的重要生命形式 157
10.2回归内心:乡村教师悟真启智的教学生活 159
10.3背叛生命:乡村教师无法回归内心的原因 161
10.4笃守虚静:乡村教师回归内心的途径 164
第11章 公共意识:重新发现乡村教师 169
11.1文化责任:乡村教师的公共性质 169
11.2现代公民:乡村教师的目标追求 171
11.3整合性文化:乡村教师的价值取向 173
11.4生命潜能与生活形式:乡村教师劳动的内容关照 175
11.5知识—环境—反思:乡村教师的方法选择 177
第12章 教学社区:重新发现乡村教师 179
12.1乡村教师联结乡土的组织形式:教学社区 179
12.2乡村教师是乡村教学社区建设的核心力量 182
12.3乡村教师主导教学社区的意义:克服知识贫困 184
12.4乡村教师与乡土中国如何互动:教学社区的理想 186
12.5教学社区的建构:以乡村教师为主导 188
第13章 生态园式治理:重新发现乡村教师 192
13.1政府应该如何看待乡村教师 192
13.1.1教育生态园:乡村教师的生存现场 192
13.1.2有闲阶级:政府如何看待乡村教师 194
13.2政府对待乡村教师的措施 194
13.2.1厚生 194
13.2.2包容 196
13.2.3立法 197
后记 200
参考文献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