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中国 上 阎伯川先生遗稿》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阎伯川先生纪念会编
  • 出 版 社:阎伯川先生纪念会
  • 出版年份:2011
  • ISBN:
  • 页数:312 页
图书介绍:

我写此书的动机 1

三百年的中国意义分段说明 3

建设篇 7

第一章 如何建设长久继续不断的富强文明大同的新中国 7

第二章 建设的依据是中恕公三个真理 8

第三章 建设是恢复中的人道 10

第一节 甚么是中的人道 10

第二节 中的人道的来源 11

第三节 中的功能 12

第四节 在人事上说中有粗细 12

第五节 中的效用在人道上有多大 13

第六节 中与人的关系 14

第七节 中是天道亦是人道仁是人道亦是天道中仁是天人合一之道 14

第八节 中仁是长短大小合一之道是无时空的 15

第四章 情理仁义为儒家成己成人安己安人之道 16

第一节 儒学是人生存继续归宿一贯之学 16

第二节 儒学认人与天的关系有四个步骤 17

第三节 人胜天须具备四个条件 18

第四节儒学是成就人之学 18

第五节 儒学起于尧舜完成于孔子 19

第六节 儒学是理欲易位之学 20

第七节 欲知行合一须理欲易位如何使理欲易位及易位以后的人的功效 20

第八节 儒学是时中之学 21

第九节 知行合一是儒家最明确之学 22

第十节 儒学是内外通之学 23

第十一节 内外通的方法 24

第十二节 仁圣之别 25

第十三节 儒学是则天之学体会到宇宙演变万象的次序则治国治世界易如反掌 26

第十四节 儒学尚有两点缺憾 27

第五章 立国之道 30

第一节 国识 30

第二节国能 31

第三节 国格 33

第四节 国信 34

第五节 国预 35

第一款 个生的预 35

第二款 羣生的预 36

第六章 建国之道 38

第一节 如何使学教政三者一体表现效用 38

第二节 建学 39

第一款 如何建立中的人道学 39

第一项 建立中的人道学须不泥古亦不遗古 40

第二项 不建百家争鸣之学亦不建一家独鸣之学是建人类共同之学 40

第三项 建人类共同之学的途径 41

第四项 建人类共同之学必须辨明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学 41

第五项 建立起人类共同之学的效果 44

第二款 如何建立中的人学 45

第一项 正习 45

第一目 如何正习 46

第二目 正习上最关紧要的几件事 46

第二项 发情之学 47

第三项 推情之学 48

第四项 悦情之学 49

第五项 乐情之学 50

第六项 变知识为智慧之学 51

第七项 变动为静之学 51

第八项 正习发情推情悦情乐情变知识为智慧变动为静七级的学均为国学 52

第三款 如何建立中的人事学 53

第四款 如何建立中的物质学 54

第三节 建教 55

第一款 应建事在人为人全在教育教育重在推情的国谚 55

第二款 如何建立做到老学到老进步到老的终身教育 56

第四节 建政 57

第一款 中国政治的两句史话可贯澈政治功效全部的说明 58

第二款 甚么是直接的民主政体 59

第三款 只有直接民主政体的民主政治纔是名实相符 61

第四款 直接民主政治的功效 61

第五款 如何实现直接民主政治 62

第一项 废除政党政治 62

第一目 政党政治当废除 64

第二目 政党政治必废除 65

第三目 废除政党政治走入祸害人类的途径 65

第四目 废除政党政治走入幸福人类的途径 66

第二项 废除职业性部分利益的组织 66

第三项 提高人民主政程度 67

第四项 完成直接民主的过程 68

第六款 直接民主政体下应圆满的建立人情政治 69

第七款 如何实现人情政治 70

第一项 为何不能实现人情政治 70

第二项 如何纔能实现人情政治 71

第八款 直接民主政体下各级政治机构的责任分明上下交流互相连锁有超历史的功效 72

第一项 政治的机能有超历史的功效 72

第二项 完成政治的任务有超历史的功效 73

第三项 政治责任的上下交流有超历史的功效 73

第四项 达政治目的能收众擎易举超历史的功效 74

第五项 各级政治责任连锁上有超历史的功效 74

第六项 在正确选政上有超历史的功效 75

第五节 建制度 76

第一款 建制度的原则 76

第二款 建制度的目的 80

第三款 制度与法的区别 81

第四款 制度必具补天之功 83

第五款 制度必具规范政治之用 84

第六款 直接民主政体下应规定各种的法 85

第七款直接民主政体下的刑法应分两种 85

第八款 定制度是很要紧很难的件事 87

第九款 直接民主政体应建些甚么制度 88

第一项 宪法制度 88

第二项 人格制度 90

第一目 国民的人格 91

第二目 主政的人格 92

第三目 为政的人格 93

第四目司讼的人格 93

第三项 公民资格制度 94

第四项 公民权取得制度 95

第五项 公民权撤销制度 95

第六项 人民权利义务制度 96

第七项 直接民主政体下政权行使制度 96

第八项 村市制度 97

第九项 村市组织制度 98

第一目 村自治法制度 98

第二目 村元老会制度 99

第三目 市特别制度 101

第四目 各种市的相同与相异 102

第十项 村公民主政大会制度 102

第一目 村公民主政大会的组织制度 103

第二目 村公民主政大会各级会议制度 104

第三目 村公民主政大会各级会议的责任制度 104

第四目 村公民主政大会一般任务制度 105

第五目 村公民主政大会集体的特殊任务制度 106

第六目 村公民主政大会执行任务的途径制度 107

第七目 村公民主政大会执行任务的分工制度 109

第八目 村公民主政大会的待遇制度 110

第九目 村公民主政大会的奖励制度 110

第十一项 主政职权制度 111

第一目 选举制度 112

第二目罢免制度 117

第三目创制制度法律的制度 118

第四目废止制度法律的制度 118

第五目 令的否定制度 119

第六目 政绩考核制度 119

第十二项 婚姻制度 120

第一目结婚制度 121

第二目 离婚制度 122

第计三项 生活制度 122

第一目 家庭制度 122

第二目 劳动制度 124

第三目 养育制度 125

第四目 邻里制度 125

第五目 社会制度 126

第六目 卫生制度 127

第七目 娱乐制度 128

第十四项 今日世界各国杀盗淫日日高涨之根因及原因所在的说明 129

第一目 舆论意义的说明及现代舆论一般的利弊 130

第二目 现代报章之弊 130

第三目 现代广播之弊 133

第十五项 一般教育制度 134

第十六项 村教育制度 135

第一目 先后天教育的说明 135

第二目 结婚教育 136

第三目 夫妇教育 137

第四目 胎儿教育 138

第五目 孩提教育 139

第六目 幼稚教育 139

第七目 国民教育 140

第八目 村业馀教育 141

第九目 邻里教育 143

第十目 社会教育 144

第十一目 政治教育 145

第十二目家庭教育 148

第十三目 二做教育 149

第十四目 十二处的教育 150

第十五目 十二为的教育 153

第十六目 八任事的教育 159

第十七目建五志的教育 163

第十七项 县省国的教育制度 165

第一目 县教育制度 166

第二目省教育制度 167

第三目 国教育制度 167

第十八项 新时代的教育制度 168

第一目 变舆论的报章广播为教育的报章广播制度 169

第二目 如何变自由职业的旧报章为公职负责教育的新报章 170

第三目如何变自由职业的旧广播为公职负责教育的新广播 173

第四目广播是利普害亦普 177

第五目 经国会的会长主政会的会长应用广播施教施政 178

第十九项 变旧报章旧广播为新报章新广播不是件易事 178

第二十项 教材编制制度 179

第二十一项 民师民友制度 180

第一目 民师民友资格的取得 181

第二目 民师民友行使职权的机关 182

第二十二项 管理教育产业制度 183

第二十三项 检讨制度 183

第二十四项 为政制度 184

第一目 各级政府的责任制度 184

第二目 兵权制度 185

第三目 财权制度 186

第四目 与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比较 186

第五目 财富制度 187

第六目 财政制度 188

第七目 资本制度 189

第八目 全民资本的生产制度 189

第九目生产的分配制度 190

第十目 生产机关的建设与经营制度 191

第十一目产物定制与接收及保管制度 191

第十二目 产物供应制度 192

第十三目 物价制度 192

第十四目 物产证券的货币制度 193

第十五目 金库制度 194

第十六目 国防制度 195

第十七目 研究制度 197

第十八目学位制度 197

第十九目 救济制度 200

第二十目 公职人员登用制度 200

第二十一目 分职授权制度 201

第二十二目公职人员任免与学习制度 202

第二十三目 公职人员待遇制度 202

第二十四目 直接民主政体下的政治学编订制度 203

第二十五目 行法守法制度 206

第二十六目 礼乐制度 207

第二十五项 公葬制度 208

第一目 国葬制度 208

第二目 省葬制度 209

第三目县葬制度 210

第四目村葬制度 210

第二十六项 政治日历制度 211

第二十七项 司讼制度 211

第一目 现代司法的利 212

第二目现代司法的弊 212

第三目 存利去弊的办法 213

第四目 完成无讼的责任制度 214

第五目 村调解会制度 215

第六目 理讼制度 217

第七目 裁判制度 218

第二十八项 史志制度 219

第七章交国之道 221

第一节 交国上的四不 221

第二节 交国上的三要 222

第三节 交国上的两不可 223

第四节 交国上的一推重 224

第八章 治国之道 225

第一节 治国必须平 226

第二节 治国之四要务 226

第三节 治国必须尽到的责任 228

第四节 治国必须无为 230

第五节 治国必须行所无事 231

第六节 为政必须自然 232

第七节 治国是致富易均富难 232

第一款 造成不均的因素的说明 233

第一项 钱利可怕的程度 233

第二项 利润可怕的程度 234

第三项 人与钱比人效不如钱效可怕的程度 234

第二款 按劳分配何以能完成均 235

第三款 利息利润直接的祸害 236

第四款 利息利润间接的祸害 237

第八节成人在恒治国亦在恒 237

第九节 为政必须父母其心公仆其身 239

第十节 治国必具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不怨乎其外的智慧 239

第十一节 治国必须尊善除恶 240

第十二节 治国必须消除不并存的矛盾平衡相成的矛盾 241

第十三节 赌为万恶之源治国必须禁赌 243

第十四节 治国必须辨明公私义利理情 244

第十五节 治国必须培植人民四德发育人民四用 244

第十六节 治国必须实行因果相符的人事 246

第十七节 治国必须知人道文化习俗的区别与关系 247

第十八节 中国的文化是精神物质一体的文化 248

第十九节 中国为生产落后的国家欲赶上先进国家不可减少工作时间 249

第二十节 治国必须尽上大力稳定物价 250

第一款 稳定物价很要紧 250

第二款 稳定物价很难 251

第三款 如何稳定物价 251

第二十一节多人盗一人与一人盗一人在被盗者所受的损失是一样 252

第二十二节 治国要善取长鉴短 253

第二十三节 治国须消除歧见 253

第二十四节 应以科学的方法振兴中医 254

第二十五节 评美国的政治哲理供治国者的参考 255

第九章 经国之道 256

第一节 经国要使国事皆成人类寿命继续不断的进展 257

第二节 经国会的总任务 258

第三节 经国会的效用任务 258

第四节 建立中道的国利民福 259

第五节 经国会的功用 259

第六节 经国者必须辨明的事理 260

第七节 经国必须预防不并存的矛盾发生 261

第八节 经国须先辨主义 261

第一款 资本主义的意义与利弊 262

第一项 资本主义的利处 262

第二项 资本主义的弊处 263

第一目 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产物与工作机会成为连锁的三角矛盾 263

第二目 资本家的利润无购买力侵占生产者劳动代价物的矛盾 264

第三目 资本家与劳动者於物价薪工资上的矛盾 265

第四目 资本主义的多种矛盾均是病与命相连的矛盾 265

第二款 共产主义的意义与利弊 266

第一项 共产主义的利处 266

第二项 共产主义的弊处 267

第三款大同主义的意义与说明 268

第一项 大同主义下政治社会的景象 268

第二项 大同政治与大同经济的形态 269

第三项 大同的生活形态 269

第一目 大同生活的十五无 270

第二目 大同生活的十五有 271

第四款 供需经济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经济的利弊比较 272

第五款 按劳分配经济制度的功效 273

第九节 评马克斯资本主义必崩溃共产主义必产生的话 273

第十节 推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两者各自的结果 275

第十一节 必须生活平等纔能安和人类必须提高生活水准纔能满足人生 275

第十二节 经国必须领导时代走向大同 276

第一款 应当大同 276

第二款 必须大同 276

第三款 必然大同 277

第四款 如何实现大同 277

第十三节 大同必须消除矛盾 278

第一款 政党矛盾的解除办法 278

第二款 私人资本生产形成资本家与劳动者矛盾的解除办法 279

第一项 私人资本生产的矛盾及连带发生出来的矛盾的说明 279

第二项 澄清私人资本生产矛盾的办法 281

第三款 共产主义控制劳动者形成共产政权与人民的矛盾的解除办法 281

第四款 如何消除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矛盾 282

第五款 因哲学与哲学宗教与宗教派别不同形成认识与思想的矛盾的解除办法 283

第十四节 经国上应预防的事 283

第十五节 一个名词的意义含混造成今日行将毁灭人类的险象 285

第十六节 经国必须根绝贪污 285

第十七节 径国要注意消除人祸 287

第十八节 经国必须善去迷信与迷不信 289

第一款 甚么是迷信迷信有甚么害处 289

第二款 甚么是迷不信迷不信有甚么害处 290

第三款 迷信与迷不信其错维均其害相同 290

第四款 迷信与迷不信均是有损无益 291

第五款 迷信与迷不信均是人的心害 291

第六款 为甚么要善去迷信与迷不信 292

第十九节 经国上应解决的问题 292

第一款 人口增加问题 293

第二款 人以劳动换生活的问题 294

第三款 不能同时均得到机器生产的问题 294

第二十节 美国解救恐慌的明智措施 295

第二十一节 造成不容人不能使人能的风尚即可轻松的完成直接民主 296

第二十二节 经国必须消除新旧之见 296

第二十三节 众人是圣人的话不是绝对的对 297

第二十四节 主政的公民人人皆成圣人贤人正人君子不是乌托邦的空想 297

第二十五节 我不赞成反对人赞成研究真是非 298

第二十六节 以儒道经国较以宗教经国人民易懂易信易从易行在国利民福上亦切合实际 300

第二十七节 民师必须费大力正确选举 301

第二十八节 民族自决是小康直接民主是大同 302

第二十九节 新中国欲有利无弊快速度的发展产业须用新的生产方式 303

第一款 甚么是新生产方式新生产方式何以能有利无弊 304

第二款 新兴国家发展产业最要不得的三事 304

第三款 振兴产业不让外人投资不与外人合办不借外债资本由何来 305

第四款 换回外汇的数量有多少 306

第五款 建设一个新国家究竟需要多少资本 306

第六款 一年即能换回美金外汇十三亿馀元事实上能否做到 307

第七款 用新的生产方式有利无弊快速度的发展产业成一个现代化的新国家究需多少年 308

第八款 初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否用第三款以货币换资本的办法 309

第三十节 统一世界语言文字中国的经国者应有的责任 309

第十章 巩固国体的两个制度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