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论 1
1.1 概述 1
1.2 低压电器分类与用途 1
1.2.1 传统分类及其扩展 1
1.2.2 按标准体系分类 2
1.2.3 其他主要分类 2
1.3 我国低压电器发展回顾 2
1.3.1 第一代产品的形成与发展 2
1.3.2 第二代产品的形成与发展 3
1.3.3 第三代低压电器形成与发展 3
1.3.4 低压电器第四代产品的提出与发展情况 4
1.3.5 新一代低压电器基本要求与特征 4
1.4 低压电器主要特征 5
1.4.1 低压电器基本特征 5
1.4.2 配电电器主要特征 6
1.4.3 控制电器主要特征 6
1.4.4 终端电器主要特征 6
1.4.5 低压电器型号含义及其唯一性 6
1.5 低压电器产品发展动向 7
1.5.1 我国新型电器发展与应用 7
1.5.2 我国新一代低压电器总体发展趋向 7
1.5.3 新一代低压电器主要产品发展动向 8
1.5.4 系统产品发展动向 10
1.5.5 智能电网用户端相关技术研究 11
第2章 低压电器新产品研发战略与管理 12
2.1 低压电器新产品研发战略管理 12
2.1.1 新产品研发战略的定义及内涵 12
2.1.2 新产品研发战略管理流程 12
2.1.3 新产品研发战略分析程序及方法 13
2.1.4 新产品研发战略制定/修订程序及方法 14
2.1.5 新产品研发战略实施及控制方法 16
2.2 低压电器新产品研发流程及组合管理 17
2.2.1 新产品研发总体流程 17
2.2.2 新产品概念筛选流程及评审要素 18
2.2.3 新产品研发前期研究流程及评审要素 18
2.2.4 新产品研发流程及评审要素 18
2.2.5 新产品工业化流程及评审要素 19
2.2.6 新产品发布流程及持续改进 20
2.2.7 新产品研发项目组合管理 20
2.3 低压电器产品研发实施保障 20
2.3.1 新产品研发组织及团队建设 20
2.3.2 新产品研发资源配置及管理工具 21
2.3.3 研发平台建设 22
2.3.4 创新文化培育 22
2.4 低压电器产品专利战略与管理 22
2.4.1 专利战略定义 22
2.4.2 专利战略在新产品研发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2
2.4.3 专利战略 23
2.4.4 专利战略的SWOT分析 24
2.4.5 专利检索与专利数据库 24
2.4.6 产品专利战略制定 26
2.4.7 专利跟踪与管理 28
第3章 低压电器设计文件与工艺文件 31
3.1 概述 31
3.2 低压电器设计文件 31
3.2.1 低压电器设计文件编制原则 31
3.2.2 低压电器设计文件基本要求 31
3.2.3 低压电器设计文件格式 31
3.2.4 低压电器设计文件编号原则 32
3.2.5 低压电器设计文件的完整性 34
3.2.6 低压电器设计文件编制方法及其应用 35
3.3 低压电器工艺文件 39
3.3.1 低压电器工艺文件编制原则 39
3.3.2 低压电器工艺文件基本要求 39
3.3.3 低压电器工艺文件格式 39
3.3.4 低压电器工艺文件编号原则 39
3.3.5 低压电器工艺文件完整性 39
3.3.6 低压电器工艺文件编制方法及其应用 41
第4章 低压电器基础技术 43
4.1 电弧开断 43
4.2 电弧的建立 44
4.2.1 间隙中气体的击穿 44
4.2.2 触头间的伏安特性 47
4.3 电弧的产生 48
4.3.1 触头闭合时电弧的产生 48
4.3.2 触头打开时电弧的形成 48
4.4 大气压下的空气电弧 49
4.4.1 弧柱区 50
4.4.2 阴极区 51
4.4.3 阳极区 51
4.4.4 最小电弧电流和最小电弧电压 51
4.4.5 电弧伏安特性 52
4.5 电弧的开断 53
4.5.1 交流电路中电弧的开断 53
4.5.2 直流电路中电弧的开断 56
4.6 低压开关电器的开断过程与电弧停滞时间 56
4.6.1 低压开关电器的开断过程 56
4.6.2 电弧停滞时间 59
4.7 磁吹和气吹对电弧的冷却和驱动作用 63
4.7.1 断路器触头系统的自励磁场 64
4.7.2 接触器触头系统的自励磁场 65
4.7.3 气吹对电弧的冷却和驱动作用 66
4.8 电弧进入灭弧栅片后的背后击穿现象 68
4.8.1 电弧的背后击穿现象的电路模型 68
4.8.2 背后通道热击穿条件分析 70
4.8.3 消除和减弱背后击穿现象的方法和措施 70
4.9 电弧电流过零后的介质恢复与重燃现象 71
4.9.1 两种重击穿现象 71
4.9.2 介质恢复强度的测量方法 72
4.9.3 不同开断电流和栅片厚度的介质恢复和重燃过程 72
4.9.4 产气材料与灭弧室出气口尺寸对介质恢复过程的影响 73
4.9.5 交流接触器不同灭弧室结构的介质恢复强度 75
4.10 电接触理论 76
4.10.1 收缩电阻 76
4.10.2 表面膜对收缩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 80
4.10.3 导电状态下的a斑点温度 84
4.10.4 电弧对触头的烧蚀 87
4.10.5 触头熔焊 89
4.10.6 燃弧对触头表面的影响 92
4.11 电器发热 94
4.11.1 允许温度 94
4.11.2 热的产生 95
4.11.3 传热方式 96
4.11.4 长期工作发热 98
4.11.5 短路电流下的发热和热稳定性 99
4.12 电动力 101
4.12.1 电动力现象 101
4.12.2 电动稳定性 101
4.12.3 电动力方向 101
4.12.4 典型导体电动力计算 101
4.12.5 三相电流电动力 103
4.13 低压电器电磁理论与计算 104
4.13.1 磁路分析与计算 104
4.13.2 电磁系统吸力特性计算 109
4.13.3 电磁系统动态特性的分析计算 110
4.13.4 电磁铁的工程设计方法 111
4.14 低压电气系统的过电压与绝缘配合 114
4.14.1 引言 114
4.14.2 低压电气设备绝缘介质上作用的电压 114
4.14.3 低压电气系统的过电压保护 123
4.14.4 低压电气系统绝缘配合 128
4.15 网络与通信技术 131
4.15.1 低压电器与网络通信 131
4.15.2 现场总线 133
4.15.3 短程无线通信技术 143
4.15.4 信息安全问题 146
4.15.5 时间同步问题 148
第5章 低压电器基本设计方法 151
5.1 低压电器基本设计方法含义 151
5.2 我国低压电器设计方法的发展与现状 151
5.3 低压电器常用设计方法及其特点 153
5.3.1 仿制设计 154
5.3.2 自行设计 154
5.3.3 创新设计 154
5.4 低压电器总体设计思路 155
5.4.1 产品立项 155
5.4.2 产品定位与总体目标 157
5.4.3 产品开发技术路线 159
5.4.4 低压电器设计程序的划分 161
5.5 低压电器基本设计方法的主要内容 162
5.5.1 结构方案设计 162
5.5.2 触头灭弧系统设计 163
5.5.3 导电回路设计要点 164
5.5.4 电磁系统设计要点 165
5.5.5 低压电器操作机构设计 168
5.5.6 智能控制器设计 174
5.5.7 双金属元件设计 175
5.6 低压电器设计涉及的其他主要因素 178
5.6.1 产品设计工艺性 178
5.6.2 低压电器的设计标准化 180
第6章 低压电器的可视化仿真与数字化设计技术 184
6.1 概述 184
6.1.1 可视化仿真与数字化设计技术的概念 184
6.1.2 可视化仿真与数字化设计技术在低压电器中的应用 184
6.2 三维造型与CAD软件 185
6.2.1 AutoCAD系统和UG系统 185
6.2.2 其他三维软件的简要介绍 186
6.3 常用仿真软件 187
6.3.1 三维综合仿真软件ANSYS 187
6.3.2 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 188
6.4 电磁脱扣器保护特性的计算 190
6.4.1 概述 190
6.4.2 电磁脱扣器保护特性的仿真 190
6.5 热脱扣器反时限保护特性的计算 193
6.5.1 热脱扣器等效热路的建立 193
6.5.2 热路参数的计算 194
6.5.3 断路器等效热路的求解与计算结果的实验对比 195
6.6 断路器机构动态特性的仿真与优化设计 196
6.6.1 低压塑壳断路器机构动态特性仿真分析 196
6.6.2 低压塑壳断路器的机构优化设计 197
6.7 断路器的电动斥力和短时耐受能力 200
6.7.1 电动斥力的数值分析方法 200
6.7.2 塑壳断路器(MCCB)电动斥力计算及其应用 202
6.7.3 万能断路器(ACB)动稳定计算 204
6.7.4 万能断路器(ACB)热稳定计算 205
6.8 低压电器导电部分磁场的仿真 206
6.9 低压电器温度场仿真与温升计算 209
6.10 交流接触器的操作电磁铁特性计算 211
6.10.1 交流接触器磁系统的静特性仿真 211
6.10.2 交流接触器磁系统的动特性仿真 212
6.10.3 交流接触器的分磁环特性仿真分析 214
6.11 空气介质开关电弧仿真技术 216
6.11.1 断路器电弧的基本属性 217
6.11.2 断路器电弧的建模与仿真 219
6.12 低压电器仿真与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222
6.12.1 概述 222
6.12.2 与多体动力学耦合求解,实现接触器触头弹跳的仿真 223
6.12.3 热路网络的应用及紧凑型断路器的设计 223
6.12.4 基于磁流体动力学(MHD)电弧数学模型,分析出气口结构对灭弧室开断性能的影响 224
6.12.5 基于链式电弧模型,实现低压断路器的开断特性仿真 225
第7章 低压电器基础技术研究实验和测试方法 227
7.1 概述 227
7.2 模拟大电流试验技术与装置 227
7.3 灭弧室内电弧运动的测量 228
7.3.1 高速摄像机 228
7.3.2 二维光纤阵列电弧运动测试系统 228
7.3.3 光纤测试系统应用例子之一 229
7.3.4 光纤测试系统应用例子之二 231
7.4 灭弧室气体压力测量技术及其应用 232
7.4.1 开断过程中灭弧室内产生的压力 232
7.4.2 压力传感器及压力测量的方法 233
7.4.3 利用压力测量选择灭弧室内产气材料 234
7.4.4 排气通道的优化设计 234
7.4.5 灭弧室外壳的优化设计 235
7.5 塑壳断路器弧后电流测试仪及其应用 236
7.6 应用瞬态光谱分析仪研究产气材料对灭弧室开断性能的作用 237
7.7 开关电器机械操作可靠性测试 238
7.7.1 概述 238
7.7.2 机械操作可靠性测试设备 239
7.8 通信测试技术 240
7.8.1 概述 240
7.8.2 Modbus产品通信测试 241
7.8.3 DeviceNet产品通信测试 243
7.8.4 EtherNet/IP产品通信测试 244
第8章 低压断路器 247
8.1 概述 247
8.1.1 用途 247
8.1.2 分类 247
8.2 断路器的结构组成 248
8.3 断路器的动作原理 249
8.3.1 一般断路器的动作原理 249
8.3.2 直流快速断路器的动作原理 249
8.3.3 限流断路器的动作原理 252
8.3.4 真空断路器的动作原理 253
8.3.5 灭磁断路器的动作原理 253
8.4 断路器的技术性能和参数 253
8.5 典型断路器的技术参数 254
8.5.1 万能式断路器(ACB)及灭磁断路器 254
8.5.2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276
8.5.3 直流快速断路器 289
8.5.4 灭磁断路器 296
8.5.5 真空断路器 296
8.6 断路器的附件 299
8.6.1 智能控制器 299
8.6.2 分励脱扣器 299
8.6.3 欠电压脱扣器 301
8.6.4 辅助触头 302
8.6.5 二次接线端子 302
8.6.6 电操机构 303
8.6.7 外加手操机构 305
8.7 低压断路器设计要点 306
8.7.1 设计程序 306
8.7.2 结构选型 306
8.7.3 触头系统设计要点 307
8.7.4 灭弧室设计要点 308
8.7.5 过电流脱扣器 309
8.7.6 机构 318
8.7.7 抽屉座 321
8.8 断路器的选择性保护及整体解决方案 321
8.8.1 配电系统的过电流保护 321
8.8.2 配电系统的选择性 322
8.8.3 区域选择性联锁 326
8.9 断路器的使用与维护 326
8.9.1 使用 326
8.9.2 维护 327
8.9.3 修理 327
8.10 断路器的选用原则 328
8.10.1 交流断路器的选用 328
8.10.2 直流断路器的选用 329
8.10.3 交流断路器选用举例 330
8.11 主要制造商及主要产品 331
8.11.1 万能式断路器 331
8.11.2 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331
第9章 转换开关电器 333
9.1 概述 333
9.1.1 术语和定义 333
9.1.2 分类 334
9.2 TSE主要技术性能与参数 334
9.2.1 主电路的额定值 334
9.2.2 主要电气性能 334
9.3 转换开关电器典型产品结构与特点 335
9.3.1 专用型PC级产品结构及特点 335
9.3.2 派生型PC级产品结构及特点 337
9.3.3 CB级产品工作原理 337
9.3.4 转换控制器的工作原理与基本性能 338
9.3.5 转换控制器可靠度要求 339
9.4 转换开关电器的设计 341
9.4.1 专业型PC级TSE设计目标 341
9.4.2 PC级TSE设计要点 341
9.4.3 CB级TSE的设计要点 342
9.4.4 转换控制器的设计要点 342
9.5 系统解决方案 344
9.5.1 TSE在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344
9.5.2 TSE与母联开关应用的差异 345
9.5.3 短路性能的配合 345
9.5.4 转换时间的配合 345
9.5.5 在UPS供电系统中的应用 346
9.6 转换开关电器的选择与使用 346
9.6.1 根据安装位置选择TSE 346
9.6.2 根据负载性质选用TSE 348
9.6.3 根据备用电源性质选择TSE 348
9.6.4 按使用的特殊功能选择TSE 348
9.6.5 TSE极数的选择 349
9.7 主要典型产品及制造商 349
9.7.1 TBBQ6系列产品 349
9.7.2 WOTPC系列产品 349
9.7.3 MDS9B系列产品 353
9.7.4 CAP2系列产品 355
9.7.5 SIWOQ系列产品 355
9.7.6 NZ300系列产品 357
第10章 低压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360
10.1 概述 360
10.1.1 用途 360
10.1.2 主要定义 360
10.1.3 适用标准 360
10.1.4 产品分类 361
10.2 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 362
10.2.1 低压隔离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62
10.2.2 低压开关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63
10.2.3 低压隔离开关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64
10.2.4 低压隔离器熔断器组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65
10.2.5 低压开关熔断器组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65
10.2.6 低压隔离开关熔断器组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66
10.2.7 低压熔断器式隔离器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67
10.2.8 低压熔断器式开关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67
10.2.9 低压熔断器式隔离开关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368
10.3 产品在配电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370
10.3.1 产品在配电系统中用作隔离电源用 370
10.3.2 产品在配电系统中用作起动、加速和(或)停止单台电动机 370
10.3.3 产品在配电系统中用作线路的短路保护用 370
10.3.4 产品在配电系统中应用的控制方式多样化 370
10.4 典型产品技术参数与性能 370
10.4.1 低压隔离器典型产品技术参数与性能 370
10.4.2 低压开关典型产品技术参数与性能 373
10.4.3 低压隔离开关典型产品技术参数与性能 374
10.4.4 低压开关熔断器组典型产品技术参数与性能 380
10.4.5 低压隔离开关熔断器组典型产品技术参数与性能 383
10.4.6 熔断器式隔离器典型产品技术参数与性能 387
10.4.7 熔断器式开关典型产品技术参数和性能 388
10.4.8 熔断器式隔离开关典型产品技术参数与性能 389
10.5 产品结构设计的多样化 393
10.5.1 安装方式及接线方式的多样化 393
10.5.2 产品操作方式多样化 394
10.5.3 附件多样化 395
10.6 产品设计方法 396
10.6.1 总体方案确定 396
10.6.2 绝缘电压选择 397
10.6.3 导电结构零件的确定 397
10.6.4 机械机构的确定 398
10.6.5 安装及接线方式的确定 398
10.6.6 附件 398
10.7 产品选用与维护 398
10.7.1 产品选用 398
10.7.2 产品维护 399
10.8 主要制造商及主要产品 399
第11章 低压熔断器 401
11.1 概论 401
11.1.1 概述 401
11.1.2 熔断器的历史和现状 401
11.1.3 相关术语 401
11.1.4 熔断器的组成 402
11.1.5 熔断器的常见分类 402
11.1.6 熔断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03
11.1.7 熔断器分断故障电流的物理过程 404
11.1.8 不同结构熔断体的灭弧过程 405
11.1.9 石英砂填料的限流原理 405
11.1.10 熔体结构及其影响 405
11.1.11 基本参数和性能指标 406
11.1.12 选择性保护 406
11.2 熔断体设计 406
11.2.1 熔体材料 406
11.2.2 熔体的形状和尺寸 407
11.2.3 填充材料 407
11.2.4 熔管材料 407
11.2.5 保护特性的计算 407
11.2.6 熔断器计算机设计软件 408
11.3 熔断器的产品试验 408
11.3.1 周围空气温度 408
11.3.2 熔断器的状态、布置与尺寸 408
11.3.3 普通熔断体的典型试验 409
11.3.4 半导体设备保护用熔断体的典型试验 411
11.3.5 太阳能光伏系统保护用熔断体的典型试验 412
11.4 熔断器的选择及维护 412
11.4.1 熔断器的选择原则 412
11.4.2 一般熔断器的选择 412
11.4.3 熔断器的安装、使用和维修 419
11.5 直流系统保护解决方案 419
11.5.1 直流熔断器在直流系统保护中的应用及要求 419
11.5.2 系统解决方案 420
11.5.3 直流系统保护方案选择建议 421
11.6 熔断体标准化示例 421
11.6.1 一般熔断体 421
11.6.2 半导体设备保护用熔断体 422
11.6.3 太阳能光伏后备保护用熔断体 426
11.7 主要产品及制造商 430
11.7.1 低压熔断器主要产品 430
11.7.2 低压熔断器主要制造企业 431
第12章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 432
12.1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在配电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432
12.1.1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概述 432
12.1.2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主要功能 432
12.1.3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435
12.2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436
12.2.1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的工作原理 436
12.2.2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结构 437
12.3 产品的主要分类和技术特征 442
12.3.1 按动作方式分类 442
12.3.2 按产品功能及使用场所分类 444
12.3.3 按剩余电流含有直流分量时动作特性分类 447
12.4 产品的主要特性及技术参数 448
12.4.1 额定值 448
12.4.2 极数和电流回路数 449
12.4.3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 449
12.4.4 剩余电流含有直流分量和多频复合交流电流时的工作性能 451
12.5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选用和系统解决方案 453
12.5.1 产品的选用 453
12.5.2 分级保护方式 455
12.5.3 剩余电流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457
12.6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安装与维护 457
12.6.1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安装 457
12.6.2 误动作原因分析 460
12.6.3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动作后的故障查找 462
12.6.4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维护 462
12.7 产品设计方法 464
12.7.1 剩余电流互感器设计 464
12.7.2 剩余电流互感器的仿真设计计算 466
12.7.3 剩余电流脱扣器的设计要点 468
12.7.4 电子式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电路设计 470
12.8 剩余电流保护电器新的发展动向 477
12.8.1 B型剩余电流保护电器技术进一步发展 477
12.8.2 电动汽车和电动车充电装置用剩余电流保护电器 478
12.8.3 直流系统剩余电流保护电器的发展 479
12.8.4 具有短延时的剩余电流断路器 480
12.9 主要制造厂商典型产品及技术参数举例 480
12.9.1 配电装置用剩余电流断路器 480
12.9.2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剩余电流断路器 486
12.9.3 剩余电流继电器 490
12.9.4 移动式剩余电流保护电器 491
12.9.5 固定式剩余电流保护插座 493
第13章 电弧故障断路器 495
13.1 概述 495
13.1.1 电弧故障断路器在电气火灾防护中的作用 495
13.1.2 国内外电弧故障断路器的发展概况 495
13.2 电弧故障的检测方法和电弧故障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496
13.2.1 电弧故障的特点 496
13.2.2 电弧故障的检测方法 497
13.2.3 电弧故障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 497
13.2.4 频谱分析方法在电弧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505
13.3 电弧故障断路器的分类 510
13.3.1 根据使用场合分类 510
13.3.2 根据结构形式分类 510
13.4 电弧故障断路器相关标准规定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510
13.4.1 主要性能要求及技术指标 511
13.4.2 主要的试验方法 512
13.5 电弧故障断路器的发展前景 515
13.6 主要的制造厂商和典型的产品技术参数 516
第14章 低压接触器与起动器 519
14.1 概述 519
14.1.1 产品在低压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519
14.1.2 产品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现状 519
14.2 产品的分类及主要特征 519
14.2.1 低压接触器与起动器的分类 519
14.2.2 主要特征 521
14.3 接触器的主要产品结构型式及工作原理 521
14.3.1 工作原理 521
14.3.2 主要产品结构型式 521
14.3.3 接触器的选用 531
14.4 电磁起动器结构型式及工作原理 532
14.4.1 工作原理 532
14.4.2 结构型式 532
14.4.3 保护式起动器和综合式起动器的新定义 535
14.4.4 起动方式 535
14.4.5 各种常用起动器的起动特性比较 537
14.5 产品主要技术参数与性能 538
14.5.1 接触器的技术参数与性能 538
14.5.2 起动器的技术参数与性能 539
14.6 产品设计 540
14.6.1 电磁式接触器的设计 540
14.6.2 电磁起动器的设计 543
14.7 其他品种接触器 543
14.7.1 家用及类似用途接触器 543
14.7.2 空调专用接触器 543
14.7.3 分合电容器组专用接触器 544
14.7.4 微型接触器 544
14.7.5 直流接触器 545
14.7.6 真空接触器 545
14.7.7 半导体接触器 547
14.7.8 智能化接触器 548
14.8 电动机控制与保护的整体解决方案 550
14.8.1 起动器与短路保护电器的协调配合 550
14.8.2 各大公司的电动机控制保护系统解决方案 551
14.8.3 接触器与起动器常用的电气控制电路 552
14.9 发展趋势 555
14.9.1 接触器的发展趋向 555
14.9.2 起动器的发展趋向 556
14.10 典型产品及主要制造厂商 556
14.10.1 接触器典型产品的主要参数及制造厂商 556
14.10.2 起动器典型产品的主要参数及制造厂商 562
第15章 电子式过载继电器 568
15.1 产品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568
15.1.1 概述 568
15.1.2 功能 568
15.2 产品的分类及用途 569
15.2.1 分类 569
15.2.2 用途 570
15.3 产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570
15.3.1 产品的结构 570
15.3.2 数字式产品的工作原理 571
15.4 产品设计 572
15.4.1 数字式产品设计 572
15.4.2 模块式产品设计 574
15.4.3 嵌入式软件设计 576
15.4.4 现场总线设计 577
15.4.5 可靠性设计 581
15.5 产品选用 583
15.6 发展趋势 585
15.7 典型产品及制造厂商 585
15.7.1 ABB公司电子式过载继电器 585
15.7.2 施耐德公司电子式过载继电器 587
15.7.3 罗克韦尔公司电子式过载继电器 588
15.7.4 安科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式(电动机保护器)过载继电器 591
15.7.5 苏州万龙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式(电动机保护器)过载继电器 594
第16章 电动机固态软起动器 597
16.1 软起动器的用途与分类 597
16.1.1 软起动器的定义 597
16.1.2 软起动器的用途 597
16.1.3 软起动器的适用标准 597
16.1.4 软起动器的分类 598
16.1.5 交流异步电动机起动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599
16.2 软起动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603
16.2.1 软起动器的结构 603
16.2.2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604
16.2.3 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 605
16.3 软起动器的性能与参数 606
16.3.1 软起动器的起动方式 606
16.3.2 软起动器的运行方式 614
16.3.3 软起动器的停止方式 616
16.3.4 软起动器的保护功能 617
16.3.5 软起动器的主要技术性能 622
16.3.6 软起动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625
16.4 软起动器的设计方法 628
16.4.1 软起动器的总体设计方案 628
16.4.2 晶闸管的选择设计 628
16.4.3 采样功能设计 629
16.4.4 通信功能设计 630
16.4.5 保护功能设计 630
16.4.6 驱动电路设计 631
16.4.7 显示功能设计 631
16.4.8 软起动器的仿真设计 632
16.5 软起动器的选用与维护 634
16.5.1 软起动器的选用 634
16.5.2 软起动器与外围设备的配合使用 637
16.5.3 软起动器的典型应用 638
16.5.4 软起动器的使用和故障维护 647
16.6 主要产品与制造厂商 651
16.6.1 软起动器主要制造厂商 651
16.6.2 软起动器主要产品及性能 651
第17章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 654
17.1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基本特征与功能 654
17.1.1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654
17.1.2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功能 656
17.1.3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主要特点 656
17.2 产品分类及用途 660
17.2.1 分类 660
17.2.2 一般用途 661
17.2.3 派生功能与特殊用途 662
17.3 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 663
17.3.1 产品结构 663
17.3.2 工作原理 663
17.4 CPS的主要技术参数与性能 668
17.4.1 额定值 668
17.4.2 主要性能 668
17.5 产品设计方法 669
17.5.1 设计程序 669
17.5.2 整体式产品的设计 670
17.5.3 组合式产品的设计与选型 673
17.6 产品选用与维护 675
17.6.1 控制与保护开关电器的选用及典型用途 675
17.6.2 CPS的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方法 676
17.7 发展趋势 678
17.8 主要产品及制造厂商 678
17.8.1 国内典型产品主要参数、性能及制造厂商 678
17.8.2 国外典型产品主要参数、性能及制造厂商 678
17.8.3 国外公司推荐的产品组合 678
第18章 终端电器 686
18.1 概述 686
18.1.1 国内概况 686
18.1.2 国外概况 686
18.1.3 本章内容 687
18.2 产品的特点、分类和标准 687
18.2.1 特点 687
18.2.2 分类 688
18.2.3 标准 689
18.3 主要产品的用途、结构特点、性能与技术参数 689
18.3.1 小型断路器 689
18.3.2 隔离开关及熔断器组合电器 692
18.3.3 电涌保护器 695
18.3.4 模数化终端组合电器 696
18.3.5 其他终端电器类产品 697
18.3.6 国外在我国的主要厂商和主要代表产品的技术参数 697
18.4 终端电器典型产品的设计 700
18.4.1 带选择性保护的小型断路器 700
18.4.2 设备用断路器 702
18.5 选用 707
18.5.1 小型断路器的选用 707
18.5.2 带选择性保护的小型断路器的选用 711
18.5.3 剩余电流断路器的选用 712
18.5.4 直流断路器的选用 716
18.5.5 熔断器的选用 720
18.5.6 模数化终端组合电器的选用 724
18.6 低压终端配电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 726
18.6.1 低压终端配电系统 726
18.6.2 低压终端配电系统组合电器的选用与配置 732
18.6.3 终端组合电器方案示例 746
18.7 终端电器的发展趋势 748
18.8 主要产品及制造厂商 750
18.8.1 小型断路器 750
18.8.2 剩余电流断路器(RCCB与RCBO) 752
18.8.3 带选择性保护的小型断路器 753
18.8.4 设备用断路器 753
18.8.5 直流断路器 754
18.8.6 隔离开关 754
第19章 低压电涌保护器 756
19.1 电涌保护器概述 756
19.1.1 电涌保护器的作用和功能 756
19.1.2 电涌保护器类型 756
19.1.3 电涌保护器特点 757
19.2 电涌保护器常用的非线性元件 757
19.2.1 气体放电管(GDT) 757
19.2.2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 759
19.2.3 雪崩击穿二极管(ABD) 761
19.3 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 762
19.3.1 类型 762
19.3.2 结构和工作原理 762
19.3.3 主要技术参数 765
19.3.4 设计要点 766
19.3.5 产品的选择和使用 768
19.4 电信和信号网络用SPD 775
19.4.1 特点 775
19.4.2 典型产品的结构和内部电路 775
19.4.3 主要技术参数 779
19.4.4 产品的选择和使用 780
19.5 电涌保护器测试内容 782
19.5.1 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的测试要求 782
19.5.2 电信和信号网络用电涌保护器的测试要求 784
19.6 电涌保护器在过电压防护系统中的应用示例 785
19.6.1 低压配电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应用示例 785
19.6.2 电信和信号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应用示例 787
19.7 主要产品及制造厂商 792
19.7.1 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 792
19.7.2 电信和信号网络用电涌保护器 795
第20章 智能电网用户端设备与系统 797
20.1 智能电网概述 797
20.1.1 智能电网概念 797
20.1.2 智能电网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规划 799
20.2 智能电网用户端概念与架构 806
20.2.1 智能电网用户端概念 806
20.2.2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架构 807
20.3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构成 809
20.3.1 智能电器与系统(智能配电与控制系统) 809
20.3.2 用户端电能管理系统 815
20.3.3 智能楼宇电气设备控制系统 825
20.3.4 用户端双向互动服务系统 829
20.4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与实施案例 833
20.4.1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833
20.4.2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工程实例 834
20.5 智能电网用户端对低压电器的总体要求 840
20.5.1 应用于智能电网的智能化低压电器总体特征与要求 840
20.5.2 智能化低压电器的主要功能 840
20.5.3 智能化低压电器相关标准与测试要求 841
20.5.4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用低压电器 842
20.6 智能电网用户端网络与通信设备 843
20.6.1 交换机 843
20.6.2 网关 845
20.6.3 数据采集终端 847
20.6.4 无线通信终端与模块 848
20.6.5 智能电网用户端电能管理系统 853
第21章 低压电器标准 858
21.1 我国低压电器标准体系及其演变 858
21.1.1 标准体系的演变 858
21.1.2 低压电器国际标准体系 858
21.1.3 我国低压电器标准体系现状 862
21.2 我国低压电器主要标准 866
21.2.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类标准 866
21.2.2 家用断路器及类似设备类标准 869
21.2.3 熔断器类标准 871
21.2.4 低压设备绝缘配合类标准 872
21.2.5 设备通信网络接口类标准 873
21.2.6 其他相关标准 873
21.3 低压电器标准化发展 875
21.3.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类标准的发展 875
21.3.2 家用断路器及类似设备类标准的发展 875
21.3.3 熔断器类标准的发展 875
21.3.4 低压设备绝缘配合类标准的发展 875
21.3.5 设备通信网络接口类标准的发展 876
21.4 智能电网用户端系统及设备标准化 876
21.4.1 智能电网用户端的概念 876
21.4.2 智能电网用户端标准体系框架 876
21.4.3 智能电网用户端重点技术领域 876
21.4.4 智能电网用户端标准制修订情况 878
21.5 附录 878
21.5.1 我国低压电器现行标准 878
21.5.2 我国正在制定或待制定的低压电器标准 881
第22章 低压电器试验方法 883
22.1 概述 883
22.2 电器的型式试验方法 883
22.2.1 一般规定 883
22.2.2 通用性能试验项目 883
22.2.3 试验方法 883
22.3 低压熔断器的型式试验方法 900
22.3.1 熔体完整试验 900
22.3.2 熔断器支持件的试验 908
22.4 EuP指令的检测要求 909
22.4.1 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909
22.4.2 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检验方法 909
22.4.3 合格判定规则 910
第23章 低压电器产品认证 911
23.1 概述 911
23.1.1 产品认证的历史 911
23.1.2 产品认证的目的和意义 911
23.1.3 产品认证的种类 912
23.1.4 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及标志 913
23.2 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主要法律依据 914
23.2.1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文件体系 915
23.2.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915
23.2.3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918
23.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918
23.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 919
23.2.6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919
23.3 产品认证的主要管理办法 919
23.3.1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样式 919
23.3.2 证书有效期 920
23.3.3 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注销、暂停、撤销实施规则 920
23.3.4 认证认可申诉投诉处理办法 922
23.3.5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922
23.4 主要政府管理机构及职能 922
23.4.1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922
23.4.2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技术专家工作组TC 923
23.4.3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923
23.4.4 CCC标志发放管理中心 924
23.4.5 中国认证认可协会 925
23.4.6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925
23.4.7 检查机构 926
23.4.8 检测机构 927
23.5 低压电器产品CCC强制认证实施规则 927
23.5.1 CNCA-01C-011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低压电器开关和控制设备 928
23.5.2 CNCA-01C-012电气电子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 低压电器 整机保护设备 928
23.6 CCC强制认证涉及的低压电器标准 928
23.6.1 低压电器产品认证标准 928
23.6.2 适用范围及相应的IEC标准 928
23.7 产品认证模式分类 930
23.7.1 产品认证模式的种类 930
23.7.2 低压电器产品CCC认证模式 931
23.8 CCC认证的程序与主要内容 931
23.9 CCC认证的必备文件资料及编写要求 932
23.10 ODM申请需要提交的资料 932
23.11 CB测试和证书 933
23.11.1 目的和用途 933
23.11.2 申请程序 933
23.12 产品描述填写指南 934
23.13 国际上主要认证简介 941
23.13.1 亚洲 941
23.13.2 欧洲 943
23.13.3 美洲 947
23.13.4 大洋洲 949
23.13.5 非洲 950
第24章 低压电器主要制造工艺及材料 951
24.1 低压电器主要制造工艺 951
24.2 低压电器模具材料和制造工艺 952
24.2.1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 952
24.2.2 模具制造工艺 954
24.2.3 线切割加工工艺 954
24.2.4 电火花加工 956
24.2.5 激光加工 957
24.3 低压电器冲压零件材料和工艺 957
24.3.1 概述 957
24.3.2 冷冲压常用材料 958
24.3.3 冲压件设计及结构工艺性 959
24.3.4 冲裁 962
24.3.5 弯曲 964
24.3.6 拉深 969
24.3.7 翻边 972
24.3.8 压凸 974
24.3.9 切口 975
24.3.10 整修 976
24.3.11 挤压(压印工艺、压花工艺) 976
24.3.12 激光切割 977
24.4 低压电器的塑料零件材料和工艺 977
24.4.1 概述 977
24.4.2 低压电器常用塑料 977
24.4.3 塑料制件成型工艺过程 983
24.4.4 压制成型工艺 984
24.4.5 注射成型工艺 985
24.4.6 塑料制件设计及结构工艺性 987
24.4.7 塑料表面处理 993
24.4.8 塑料成型常见缺陷与解决措施 994
24.5 金属焊接工艺 997
24.5.1 用于焊接的常用材料 997
24.5.2 熔化焊 997
24.5.3 电阻焊 998
24.5.4 钎焊 1001
24.6 低压电器专业制造工艺 1005
24.6.1 铁心制造工艺 1005
24.6.2 线圈的绕制工艺 1007
24.6.3 触头组件连接的主要工艺 1008
24.6.4 灭弧室制造工艺 1009
24.7 固态电器制造工艺及SMT 1009
24.7.1 表面安装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 1009
24.7.2 SMT工艺过程简介 1011
24.7.3 PCB的可制造性设计 1013
24.8 低压电器在线测试技术与装备 1016
24.8.1 概述 1016
24.8.2 万能式断路器的测试技术与装备 1016
24.8.3 塑壳断路器的测试技术与装备 1017
24.8.4 交流接触器的测试技术与装备 1020
第25章 触头材料与触头元件 1021
25.1 概述 1021
25.2 触头的基本技术要求 1021
25.2.1 特性 1021
25.2.2 外形与尺寸 1022
25.2.3 检验检测技术 1022
25.3 电触头的基本类型 1023
25.3.1 配电电器用银基电触头 1025
25.3.2 控制电器用银基电触头 1025
25.3.3 低压真空断路器用触头 1026
25.3.4 铜基触头材料 1026
25.4 触头材料主要制造技术 1026
25.4.1 金属-金属氧化物 1026
25.4.2 金属-难熔金属与难熔金属化合物 1027
25.4.3 金属-金属 1028
25.4.4 金属-非金属 1028
25.4.5 无银触头 1028
25.4.6 常用工艺制备的触头材料典型特点 1028
25.4.7 不同形状触头制作方法 1032
25.5 触头节银技术的发展 1037
25.5.1 中、大容量接触器节银触头 1037
25.5.2 断路器节银触头 1038
25.5.3 无银背(带钎料)触头 1038
25.5.4 小容量接触器节银触头 1038
25.5.5 铆钉型触头的节银 1040
25.6 触头的焊接技术 1042
25.6.1 低压电器触头元件的常见类型 1042
25.6.2 触头元件触桥的主要制造工艺 1042
25.6.3 电阻焊接 1043
25.6.4 感应钎焊 1044
25.6.5 炉中钎焊 1045
25.6.6 触头元件的自动化制造技术 1045
25.6.7 触头元件焊接质量的判定 1048
25.7 焊接检测 1049
25.7.1 焊接面积检测 1049
25.7.2 焊接强度检测 1051
25.7.3 焊接断面金相检测 1051
25.8 焊接式触头元件设计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1051
25.9 触头元件的铆接技术 1052
25.10 触头的主要失效模式 1052
25.10.1 静熔焊 1052
25.10.2 动熔焊 1052
25.10.3 电侵蚀 1052
25.10.4 温升与接触电阻 1053
参考文献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