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时性止损的突发灾害关键期自救体系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朱华桂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5126802
  • 页数:208 页
图书介绍:本专著针对灾害应急管理领域存在的忽视关键期救助研究的问题,从受灾者自救的视角出发,研究灾害情境中受灾人群的心理行为规律,探索关键期灾民物质与心理需求结构,构建灾害信息传递、应急物资储备、避难场所规划等灾害实时性应急救援体系。这对于提高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水平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第一章 突发灾害情境下灾民个体行为分析 1

第一节 个体恐慌行为相关理论 1

一、环境应激理论 1

二、动机与需要理论 3

三、风险认知与行为 5

第二节 灾害情境下个体心理行为机理 8

一、个体心理应激反应 8

二、个体恐慌行为发生机制 12

三、个体行为反应的类型 17

第三节 个体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21

一、个体行为的影响因素 21

二、个体行为影响变量及研究假设 25

第四节 个体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30

一、问卷与研究数据 30

二、描述性统计分析 31

三、Logit回归模型分析 36

第二章 突发灾害情境下受灾群体行为演化分析 45

第一节 概述 45

一、群体心理与行为 45

二、群体行为研究现状 47

三、突发灾害情境下的群体行为 49

第二节 灾害系统的黑洞效应与群体行为 51

一、灾害系统的黑洞性 52

二、技术、时间、信息及资源的黑洞效应 53

三、负面情绪下的心理黑洞 57

四、灾害危机系统黑洞效应对群体行为的影响 58

第三节 有限理性下的群体行为 59

一、个体次优最优化与群体行为 60

二、个体最小最大损失与群体行为 61

三、羊群效应与群体行为 62

四、中国情境下的群体行为 63

第四节 有限理性下的代价损失模型与群体行为 65

一、前景理论及其基本模型 65

二、灾害情境下的前景理论模型 68

三、基于前景理论的代价损失模型 70

四、代价损失模型与灾害情境下的行为决策 71

第三章 突发灾害关键期自救信息传递机制 75

第一节 灾民救助信息传递的研究概况 75

第二节 灾害救援信息传递模型与体系结构 77

第三节 灾害自救信息传递分析 79

一、灾害自救信息传递的特点 79

二、信息传递的主体 81

三、灾民被困信息传递载体 83

第四节 突发灾害关键期信息传递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84

一、关键期信息传递系统回馈环路与因果体系 85

二、关键期信息传递系统动态分析模型 92

第四章 突发灾害情境下应急需求结构动态演化 98

第一节 应急需求与需求层次 98

一、受灾者应急需求内涵 98

二、受灾者应急需求层次 99

第二节 构建评价因子的方法 100

一、评价因子 100

二、构建评价因子集的原则与方法 101

三、国内构建评价因子集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102

四、构建受灾者应急需求评价因子集的思路与方法 104

第三节 受灾者应急需求结构演化评价因子集 106

一、应急需求演化分析 106

二、应急需求结构层级与阶段分析 108

三、应急需求结构演化评价因子 110

第四节 受灾者应急需求结构演化评价因子集修正 112

一、专家调研及因子修正 113

二、评价因子权重计算 113

三、评价的修正 119

第五节 评价因子验证与解析 120

一、评价因子集层级结构有效性验证 120

二、受灾者应急需求结构演化评价因子集权重解析 126

第五章 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建模分析 129

第一节 选址模型概述 129

一、主要的选址模型 129

二、覆盖选址模型类型划分 130

三、覆盖选址问题描述和模型符号记法 131

四、主要的覆盖模型 132

第二节 基于M/M/s/s排队系统的最大覆盖选址模型 138

一、问题背景 138

二、构建模型 140

三、算法设计 145

四、模型求解 149

第三节 基于M/G/s排队系统的最大覆盖选址模型 154

一、问题背景 154

二、构建模型 155

三、算法设计 159

四、模型求解与比较 161

五、进一步优化方向 166

第六章 应急避难场所区位选择与评价 168

第一节 研究现状概况 168

一、国外避难场所建设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现状 168

二、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70

第二节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原则与标准 171

一、应急避难场所的基本类型 171

二、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原则 172

三、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标准 173

第三节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区位模型构建 175

一、模型选择 175

二、模型假设及规定 176

三、构建中心型避难场所区位模型 178

四、构建固定型避难场所区位模型 180

第四节 应急避难场所区位选择优化:以南京为例 182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182

二、南京市规划现状 183

三、优化实例求解 186

第五节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合理性评价 192

一、评价指标 192

二、避难场所区位选择的合理性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193

参考文献 200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