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手法操作技巧篇 3
第一章 新医正骨的起源与理论基础 3
第一节 新医正骨的起源 3
一、祖国医学中的“整骨学” 3
二、从传承的“罗氏正骨”到“新医正骨”理论体系 3
第二节 新医正骨的理论基础 5
一、脊柱疾病的一般规律 5
二、脊柱内外平衡 6
三、单(多)个椎体位移理论 7
第二章 基本检查法 10
第一节 新医正骨特色手法 10
一、中线、侧线、顶线、间线的位置 10
二、单手拇指触诊法 11
三、双手拇指触诊法 12
四、腰椎三指触诊法 13
第二节 新医正骨基本检查法 14
一、颈椎常用诊断方法 14
二、颈部运动检查 18
三、颈部特殊检查 19
四、肩部及上肢肌力检查(一) 20
五、肩部及上肢肌力检查(二) 22
六、生理反射(一) 24
七、生理反射(二) 25
八、生理反射(三) 26
九、病理反射(一) 27
十、病理反射(二) 28
十一、病理反射(三) 29
十二、病理反射(四) 30
第三节 胸椎常用检查法 31
一、胸椎一般视诊、触诊 31
二、胸椎运动检查 32
第四节 腰椎常用检查法 33
一、腰椎一般视诊、触诊 33
二、腰椎的运动 34
三、腰椎的特殊检查(一) 35
四、腰椎的特殊检查(二) 36
五、腰椎的特殊检查(三) 37
六、腰椎的特殊检查(四) 38
七、腰椎的特殊检查(五) 39
八、下肢肌力检查(一) 40
九、下肢肌力检查(二) 41
十、下肢肌力检查(三) 42
第三章 新医正骨治疗方法总论 44
第一节 特色治疗方法总论 44
一、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 44
二、冯氏矫正鞋治疗 48
三、弯腰压腹训练 49
四、助行车功能练习 51
第二节 各论 52
一、颈椎单(多)个椎体位移治疗方法 52
二、腰椎单(多)个椎体位移治疗方法 61
三、胸椎单(多)个椎体位移治疗方法 78
第三节 新医正骨辅助治疗总论 84
一、封闭治疗及重点部位解剖 84
二、针对性功能训练 85
第四章 新医正骨辅助治疗及日常护理 94
第一节 新医正骨特色药物治疗 94
一、熥敷中药 94
二、其他辅助药物 95
第二节 日常护理方法 96
一、坐法 96
二、起立法 97
三、卧床方式 98
四、上下床方式 99
五、拾物方式 99
六、搬抬重物方式 100
七、提物方式 100
中篇:经验篇 103
第一章 颈椎疾病及典型病例分析 103
第一节 总论 103
一、颈椎病的定义 103
二、颈椎病的症状 103
三、好发人群 103
四、颈椎病的分型 103
五、颈椎病的治疗 103
第二节 各论 107
一、寰枢椎半脱位 107
二、颈型颈椎病 107
三、椎动脉型颈椎病 108
四、交感型颈椎病 110
五、神经根型颈椎病 111
六、脊髓型颈椎病 112
七、混合型颈椎病 113
第二章 胸椎疾病及典型病例分析 117
第一节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诊治总论 117
一、概念 117
二、胸椎解剖基础 117
三、常见病因 117
四、临床表现 117
五、诊断 117
六、鉴别诊断 118
七、胸椎相关疾病 118
第二节 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治疗及典型病例分析 119
一、胸椎小关节紊乱的治疗 119
二、典型病例分析 124
第三章 腰椎疾病及典型病例分析 127
第一节 总论 127
一、病因与分类 127
二、检查 127
三、新医正骨特色手法治疗 128
第二节 腰骶部疾病及腰部软组织病 135
一、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135
二、臀上皮神经痛 136
三、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36
四、骶髂关节错位 137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139
一、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 139
二、伴有神经损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143
三、反复发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144
第四节 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滑脱 146
一、腰椎管狭窄症 146
二、腰椎滑脱 147
下篇:基础篇 153
第一章 脊柱的发生与发育 153
第一节 脊柱的发生 153
一、原条与三胚层的形成 154
二、脊索突和脊索的形成 155
三、体节的形成 155
第二节 脊柱的发育 156
一、椎骨发育的间冲质期 156
二、椎骨发育的软骨期 157
三、椎骨发育的骨化期 157
第三节 椎间盘的发生和发育 158
一、椎体及椎间盘的发生 158
二、椎间盘的发育 159
第二章 脊柱的解剖 161
第一节 总论 161
一、脊柱的基本体表标志 161
二、重要结构的投影定位 167
三、椎骨的一般形态与结构 170
四、椎骨的连接 171
五、脊柱的曲度 176
六、脊柱的血管与神经 176
第三章 颈部软组织 178
第一节 颈的前外侧部 178
一、颈前外侧部浅层 178
二、颈前外侧部深筋膜和筋膜间隙 180
三、颈前外侧部肌肉 182
四、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186
五、颈前外侧部静脉 191
六、颈前外侧部神经 192
第二节 颈后部软组织 199
一、颈后部的浅层结构 199
二、颈后肌群 199
三、颈神经后支 199
第四章 胸、腰部软组织及神经解剖 201
第一节 胸壁解剖 201
一、皮肤与浅筋膜 201
二、胸前部肌肉 202
三、胸背部肌肉 202
四、胸壁血管和神经 203
第二节 脊柱胸腰移行部临床解剖学 204
一、胸腰移行部的特点 204
二、胸腰移行部后部结构 205
第三节 腰、臀部软组织 206
一、皮肤和浅筋膜 206
二、深筋膜 206
三、肌层 206
四、血管和神经 208
第四节 腰部后方软组织的临床解剖学 211
一、腰骶部骨筋膜室的外科解剖学 211
二、臀中皮神经与臀骶部痛的关系 212
三、第5腰神经椎管外受压的解剖学基础 213
四、腰丛 213
五、骶丛 214
第五章 脊柱的生物力学基础 216
第一节 脊柱各组成部分的力学性能 216
一、椎体 216
二、椎间盘 217
三、椎弓根及关节突 219
四、韧带 219
五、肌肉 220
第二节 脊柱的功能单位 221
第三节 脊柱的运动学 223
一、颈椎运动学 223
二、胸椎运动学 224
三、腰椎运动学 224
第四节 脊柱不稳定的生物力学 225
一、脊柱稳定性系统 225
二、脊柱不稳定的定义 225
三、脊柱不稳定的诊断 226
第六章 脊柱的影像学检查 229
第一节 颈椎的影像学检查 229
一、正常颈椎平片 229
二、异常的颈椎普通平片检查 231
三、颈椎MRI检查 234
第二节 胸椎的影像学检查 237
一、胸椎X线检查 237
二、胸椎MR检查 239
第三节 腰椎的影像学检查 240
一、腰椎X线检查 240
二、腰椎CT检查 244
三、腰椎MR检查 246
附录 250
一、腰椎查体流程 250
二、颈椎查体流程 250
三、新医正骨疗法论文精粹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