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域与公共性的大转型 1
建筑的公共性再考 6
克服重建“城市规划”的不协调感 8
协助受灾群众建造“群众之家” 13
3·11大地震后的可持续性建筑 19
建筑家即协调人 23
现代主义建筑的大转型 26
第二章 人与自然的大转型 29
1 与中泽新一思考“伊东丰雄的建筑” 30
自然决定建筑 33
中野本町之家与流动空间 37
不知不觉间回归了地下空间式建筑 44
超越日常,杂技团帐篷般的螺旋 48
自然之物基本上是旋转着的 54
力图表现尚未定型的事物 59
受自然支配的建筑 63
为了使建筑与环境相联系 72
内与外连为一体的建筑 77
2 融合人类与自然的建筑 84
3 绳纹之心与建筑 94
反转的建筑不可用理论解释 100
绝对的水平感 106
难以把握地面与建筑的关系 113
科学与数学造就了20世纪的建筑 119
为建筑找回十万年的法则 124
4 3·11大地震为建筑提出的问题 129
置身于站不稳的运动空间 131
创造有机的世界 132
“群众之家”与民居的力量 135
简陋的临时住宅 139
炉灶挽救森林与人 141
不能止步不前 143
第三章 能源与建筑的大转型 147
能源本体论考察 149
核能是生态圈外的能源 154
太阳铺洒的“赠予(恩赐)” 158
我们置身于太阳的赠予经济之中 164
心灵的构造是交叉的 166
建筑会压抑大地 170
建筑有可能不与自然对立吗 176
思考交叉而成的建筑 178
保食神所带来的富饶 184
神话思维的建筑带有扭曲 187
将自然的运动融入建筑 194
纳入“自然的赠予”思想的魁奈经济学 195
以女性化事物克服现代主义 201
要从长远的跨度审视建筑 203
附录 建筑伦理 209
结语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