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丁华野总主编;刘彤华主审;张祥盛,步宏,赵澄泉主编;杨文涛,李新功,薛德彬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7187770
  • 页数:4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横向方式叙述乳腺疾病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临床病理联系和治疗和预后,为一本乳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精典参考书,其内容全面而实用。特色:1.编写团队强大,中美两国顶尖的乳腺病理学专家参与编写。2.内容全面、先进,实用性强,内容几乎涉及当今临床与病理相关的所有问题,有很强的指导临床作用。3.写作方式有创新,以形态学为主线,横向展开讨论。4.临床医生参与病理书的写作,加强了临床与病理的联系。5.图文并茂,图量巨大,图像清晰。6.编写此书是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乳腺专业病理组和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病理组的一项团队业务活动,部分编者是我国乳腺病理规范的执笔人,涉及我国乳腺病理规范的内容与本书一致(同一编者)。

第一章 乳腺标本的取材 1

第一节 收检乳腺标本的种类 1

第二节 各种标本的肉眼检查描述与常规取材 1

一、标本的检查 1

二、标本的固定 1

三、标本的检查和取材 2

第二章 乳腺肿瘤分类和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8

第一节 WHO乳腺肿瘤分类(2003) 8

第二节 WHO乳腺肿瘤分类(2012) 10

第三节 乳腺肿瘤分类解读 14

第四节 乳腺癌的分子分型 15

第三章 免疫组化在乳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18

第一节 肌上皮细胞在判断乳腺癌间质浸润中的作用 18

第二节 免疫组织化学在乳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28

第三节 增生性导管上皮病变和原位癌 29

第四节 免疫组织化学在确定乳腺导管癌-小叶癌中的应用 31

一、细胞黏附分子在导管癌与小叶癌鉴别中的价值 31

二、导管癌与小叶癌免疫组化关键点 33

三、多形性小叶癌 33

第五节 免疫组化在确定特殊类型乳腺肿瘤中的作用 34

一、EMA在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中的应用 34

二、基底细胞角蛋白在乳腺“基底样”癌诊断中的应用 34

三、化生性癌——角蛋白、黑色素瘤和血管标记物的使用 36

四、其他梭形细胞肿瘤(肌上皮和间叶性肿瘤) 38

五、免疫组化在特殊乳腺类型肿瘤中的应用 42

第六节 乳腺佩吉特病 42

第七节 淋巴管侵犯的检测 44

第八节 前哨淋巴结检查 44

一、对前哨淋巴结活检仍然存在下面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44

二、前哨淋巴结免疫组织化学 45

三、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检测 46

第九节 乳腺癌全身转移 46

第十节 纤维上皮性肿瘤 47

第四章 乳腺粗针穿刺活检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和挑战 52

第一节 概述 52

一、乳腺活检的定义和方法 52

二、粗针穿刺活检的指征 53

三、粗针穿刺活检并发症 53

第二节 粗针穿刺活检的类型 53

一、超声引导经皮粗针穿刺活检 54

二、立体定位粗针穿刺活检 54

三、磁共振引导粗针穿刺活检 54

四、真空辅助粗针穿刺活检 54

第三节 粗针穿刺活检标本处理和HE切片 54

第四节 病理报告系统 55

一、导管原位癌 55

二、浸润性癌 55

第五节 粗针穿刺活检标本病理诊断的挑战 55

一、不典型增生或原位癌 56

二、导管原位癌或浸润性癌 56

三、黏液性病变 56

四、乳头状病变 57

五、梭形细胞病变 59

六、纤维上皮性病变 59

七、硬化性病变或放射状瘢痕 60

八、原因不明的微小钙化 60

九、小叶性肿瘤 61

第五章 乳腺某些少见炎症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64

第一节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64

第二节 乳腺导管扩张症 67

第三节 乳晕下脓肿 69

第四节 硬化性淋巴细胞性小叶炎 70

第五节 IgG4相关硬化性乳腺炎 72

第六节 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 74

第七节 乳腺脂肪坏死 76

第八节 Rosai-Dorfman病 78

第九节 乳腺某些少见炎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80

第六章 乳腺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84

第一节 概述 84

第二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临床表现 85

第三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病理变化 85

第四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91

第五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的病理与临床联系 94

第六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时注意的问题 94

第七章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97

第一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概念和分类 97

第二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干细胞理论 98

一、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组织发生 98

二、干细胞及腔缘腺上皮的增生模式 99

第三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 101

一、基本概念 101

二、普通型导管增生 106

三、平坦型上皮非典型增生 108

四、非典型导管增生 109

五、乳腺导管原位癌 111

第四节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115

一、普通型导管增生与非典型导管增生 115

二、普通型导管增生与导管原位癌 115

三、非典型导管增生与导管原位癌 118

四、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的鉴别诊断 118

五、诊断线路图 118

第五节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与乳腺小叶瘤变 119

第八章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22

第一节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组织病理学特点 122

一、柱状细胞变 122

二、柱状细胞增生 122

三、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 127

四、具有柱状细胞特点的不典型导管增生 129

五、贴壁型导管原位癌 130

第二节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免疫组化及遗传学 132

一、免疫组化染色 132

二、分子遗传学 133

第三节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鉴别诊断 133

第四节 乳腺柱状细胞病变的临床病理联系和预后 139

第九章 乳腺乳头状病变 142

第一节 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 142

第二节 外周型乳头状瘤 147

第三节 非典型乳头状瘤 148

第四节 乳头状瘤伴导管原位癌 149

第五节 导管内乳头状癌 150

第六节 包裹性乳头状癌 152

第七节 实性乳头状癌 156

第八节 浸润性乳头状癌 159

第九节 微乳头状病变 160

一、微乳头状导管增生 160

二、微导管内乳头状癌 161

三、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163

第十章 乳腺微浸润性癌的病理诊断 168

一、乳腺微浸润性癌的诊断标准 168

二、乳腺微浸润性癌的病理特点 169

三、乳腺微浸润性癌的鉴别诊断 171

四、免疫组化辅助诊断 173

五、微浸润性癌的临床特点 174

第十一章 浸润性癌(非特殊型)的病理诊断 176

第一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概念 176

第二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176

第三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组织学亚型 180

一、混合型癌 180

二、多形性癌 181

三、伴有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的癌 182

四、伴绒毛膜癌特征的癌 183

五、伴黑色素细胞特征的癌 183

六、富于淋巴细胞的浸润性癌 184

七、淋巴上皮瘤样癌 184

第四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诊断 186

一、诊断的一般原则 186

二、诊断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87

第五节 非特殊型浸润性癌的鉴别诊断 190

一、导管内乳头状瘤 190

二、乳头腺瘤 190

三、硬化性腺病 191

四、放射状瘢痕/复杂硬化性病变 191

五、浸润性小叶癌 191

六、浸润性小管癌 191

七、多形性癌与化生性癌的鉴别诊断 191

八、伴黑色素细胞特征的乳腺癌与黑色素瘤的鉴别诊断 191

九、淋巴上皮瘤样癌鉴别诊断 192

第十二章 小叶原位癌、不典型小叶增生和浸润性小叶癌 194

第一节 概述 194

第二节 小叶性肿瘤:不典型小叶增生和小叶原位癌 194

一、小叶原位癌 195

二、不典型小叶增生 204

第三节 浸润性小叶癌 209

一、经典型浸润性小叶癌 210

二、腺泡型浸润性小叶癌 212

三、实性型浸润性小叶癌 212

四、小管-小叶型浸润性小叶癌 213

五、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 214

六、大汗腺/组织细胞样型浸润性小叶癌 214

第十三章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221

第一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概念 221

第二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221

第三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变化 222

第四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鉴别诊断 235

第五节 乳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预后及预测因素 236

第十四章 纤维腺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238

第一节 概述 238

第二节 普通型纤维腺瘤 238

一、临床表现 238

二、病理变化 238

三、组织学亚型 245

四、特染和免疫组化 249

五、鉴别诊断 249

六、临床与病理联系 249

七、治疗与预后 250

第三节 错构瘤 250

一、变异型纤维腺瘤 250

二、腺脂肪瘤 251

三、软骨脂肪瘤 251

四、肌样错构瘤 251

第四节 纤维腺瘤内癌 254

第五节 纤维腺瘤的鉴别诊断 256

第十五章 叶状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259

第一节 概述 259

第二节 临床特点 259

第三节 病理学改变 260

第四节 乳腺叶状肿瘤内癌 264

第五节 鉴别诊断 266

第六节 治疗及预后 267

第十六章 乳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病理诊断 269

第一节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269

第二节 伯基特淋巴瘤 272

第三节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273

第四节 滤泡性淋巴瘤 274

第五节 浆细胞瘤 277

第六节 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 278

第七节 髓系肉瘤(粒细胞肉瘤) 279

第八节 植入物相关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280

第九节 鉴别诊断 282

第十七章 乳腺大汗腺细胞化生/增生性病变 284

第一节 大汗腺细胞和大汗腺化生 284

第二节 大汗腺化生/增生性病变 286

一、大汗腺囊肿 286

二、乳头状大汗腺增生 288

三、大汗腺腺病 289

第三节 不典型大汗腺增生性病变 291

一、基本概念 291

二、不典型大汗腺增生性病变的类型 293

三、不典型大汗腺增生性病变的鉴别 295

四、病理与临床联系 295

第四节 大汗腺癌 296

一、大汗腺型导管原位癌 296

二、浸润性大汗腺癌 301

第五节 免疫组化特征和分子学改变 305

第十八章 乳腺小腺管状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08

第一节 腺病 308

一、硬化性腺病 308

二、小管型腺病 310

三、微腺性腺病 312

四、分泌性腺病 317

第二节 放射状硬化性病变 318

第三节 小管状腺瘤及泌乳型腺瘤 320

第四节 小管癌 322

第五节 腺样囊性癌 324

第六节 高分化(腺管型)浸润性导管癌 326

第七节 低度恶性腺鳞癌 328

第八节 乳头汗管瘤样腺瘤 330

第九节 乳头腺瘤 331

第十节 硬化型导管内乳头状瘤 333

第十一节 腺肌上皮瘤 334

第十二节 其他具有小管状结构的病变 335

一、小管小叶癌 336

二、具有小管状结构的神经内分泌癌 336

三、不典型大汗腺腺病与浸润性大汗腺癌 337

四、具有微腺型腺病特征的浸润性导管癌 340

五、医源性上皮移位埋陷 340

第十九章 乳腺低级别的梭形细胞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344

第一节 低级别梭形细胞化生性癌 344

第二节 梭形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351

第三节 纤维瘤病 352

第四节 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 354

第五节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 356

第六节 肌纤维母细胞瘤 357

第七节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360

第八节 结节性筋膜炎 361

第九节 叶状肿瘤 363

第十节 肌上皮瘤 364

第十一节 低级别肉瘤 365

第十二节 损伤后反应性改变 365

第二十章 黏液性病变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369

第一节 黏液囊肿样病变 369

第二节 分泌黏液的癌 370

一、黏液腺癌 370

二、黏液性囊腺癌和柱状细胞黏液癌 372

三、印戒细胞癌 372

四、实性乳头状癌 373

第三节 其他含有黏液的乳腺病变 374

一、乳腺的涎腺型肿瘤 374

二、间叶来源肿瘤 374

三、纤维上皮性肿瘤 374

四、化生性癌 375

五、结节性黏蛋白病 375

六、黏液样胶原小球 375

第四节 含有黏液样形态的乳腺病变 375

第五节 黏液病变的粗针活检诊断 375

第二十一章 乳腺肌上皮和上皮-肌上皮病变的病理诊断 378

第一节 概述 378

第二节 肌上皮病变 379

一、肌上皮增生 379

二、胶原小体病 380

三、肌上皮瘤 382

四、肌上皮癌 383

第三节 上皮-肌上皮病变 385

一、多形性腺瘤 385

二、腺肌上皮瘤 387

三、伴有癌的腺肌上皮瘤 391

四、腺样囊性癌 394

第二十二章 乳腺肿瘤膨胀性浸润的形态学改变及其诊断意义 399

第一节 肿瘤浸润的概念 399

一、侵袭性浸润 399

二、膨胀性浸润 399

第二节 乳腺肿瘤的膨胀性浸润 400

第三节 常见呈膨胀性浸润的乳腺肿瘤 404

一、原位癌生长方式的浸润性癌 404

二、包裹性乳头状癌 404

三、实性乳头状癌 406

第二十三章 乳腺病理诊断的定量化指标 408

一、病变范围界定中的定量指标 408

二、病变比例界定中的定量指标 409

三、分级分期中的定量指标 409

四、免疫组化与原位杂交结果判读中的定量指标 410

五、定量指标的测算方法 410

第二十四章 新辅助化疗的病理变化和评估 413

一、新辅助化疗的概念 413

二、标本处理 413

三、病理形态学变化 414

四、乳腺癌化疗反应的评估方法 421

五、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报告内容 423

六、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副作用 425

第二十五章 乳腺医源性病变/改变 426

第一节 概述 426

第二节 乳腺疾病治疗的继发性反应性病变/改变 426

一、与放疗有关的病变 426

二、与化疗有关的病变 427

三、与充填物及敷料有关的病变 428

四、与应用热刀有关的病变 430

第三节 与穿刺活检有关的病变 430

第四节 与隆乳有关的病变 434

第五节 医源性脂肪坏死 436

第六节 医源性淋巴结病变 438

第七节 其他医源性改变 439

第二十六章 乳腺癌TNM分期 441

第一节 概述 441

第二节 第7版乳腺癌TNM分期系统 441

一、肿瘤大小的测量 442

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测量 442

三、远处转移的测量 442

四、新辅助治疗后TNM分期 442

第二十七章 乳腺癌预测和预后标记物:ER、PR和Her2 446

第一节 简介 446

第二节 α雌激素受体 446

一、概述 446

二、检测方法 447

三、ER和PR检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447

四、Allred评分 447

五、H评分系统 447

六、ER阳性浸润性癌的百分比 447

七、CAP/ASCO ER和PR检测指南 449

第三节 孕激素受体 450

第四节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452

一、简介 452

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 452

三、Her2 FISH 455

四、Her2评估的非形态学方法 457

五、Her2状态、肿瘤形态学和预后/预测因素 457

六、治疗后和转移性肿瘤的Her2状态 458

七、Her2状态和临床病理因素的诊断关键 458

八、Her2状态和治疗反应 458

第五节 Ki-67增殖指数 458

第二十八章 乳腺癌的分子病理学进展 462

第一节 芯片分析技术及相关生物信息技术 462

第二节 基因表达谱在乳腺癌中的运用 463

第三节 乳腺癌分子生物学标志及在亚型分类中的应用 463

第四节 基因表达谱在乳腺癌治疗参考中的价值 465

第二十九章 乳腺癌病理诊断报告规范化问题 469

第一节 国外乳腺癌病理报告的情况 469

第二节 乳腺癌标准化病理报告 470

第三十章 乳腺癌组织学类型与治疗方案的选择 475

一、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决策的依据介绍 475

二、临床医生选择乳腺癌治疗方案时所关注的组织学类型问题 476

中英文索引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