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说明 1
重庆史是中国史,也是世界史——重庆史研究的方向和条件(代再版前言)&周勇 1
第一卷 古代史(公元前200万年至公元1875年) 3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先巴文化 3
第一节 重庆的地理环境 3
第二节 古人类的活动 4
第三节 古史传说与先巴文化 11
第二章 巴族与巴国 13
第一节 巴国的政治与军事 13
一、巴国的建立与发展 13
二、巴国的疆域变迁 16
三、巴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20
四、巴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2
五、巴国的灭亡 27
第二节 巴地诸族 29
一、濮人 29
二、賨人(板楯蛮) 31
三、苴人 33
四、蛋人 34
第三节 巴国社会经济 35
一、农业与渔猎 36
二、手工业 38
三、城市、商业与交通 40
第四节 巴文化 41
一、神话、宗教与巫术 41
二、文学艺术 44
三、语言文字 47
四、巴人的社会生活 49
第三章 巴渝地区的初步发展 52
第一节 秦举巴蜀 52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巴渝经济 58
第三节 江州城的兴筑与扩展 61
第四章 巴渝地区的社会动荡 64
第一节 东汉晚期的阶级压迫与农民起义 64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67
一、政权的频繁更迭 67
二、政区的纷繁变动 71
第三节 巴渝地区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74
第五章 隋唐五代时期的巴渝诸州(郡) 79
第一节 区域的建置与开发 79
一、区域建置 79
二、区域开发 80
第二节 政治与社会 89
第六章 巴渝社会的初步繁荣 95
第一节 两宋时期的政区建置 95
第二节 少数民族区域的发展 96
第三节 宋代经济的兴盛 99
一、农业 100
二、手工业 102
三、商业 108
第四节 重庆城市与区域城镇的发展 110
第七章 宋元战争与元代重庆 116
第一节 彭大雅、余玠时期的抗蒙斗争 116
一、南宋晚期的四川形势 116
二、彭大雅建司重庆与筑重庆城 119
三、余玠领导的抗击蒙古的斗争 122
第二节 王坚、张珏时期的抗击蒙元的斗争 128
一、钓鱼城之战 128
二、后期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沿江诸城争夺战 131
第三节 元代重庆的政治与经济 133
第八章 明玉珍与大夏政权 138
第一节 明玉珍入川与大夏国的建立 138
第二节 大夏政权的政治与社会经济 141
第九章 明清时期的重庆——区域中心的形成 145
第一节 明代政治与民族关系 145
一、政区建置与土司制度 145
二、杨应龙之乱与奢、安之乱 148
三、张献忠攻占重庆及抗清斗争 151
第二节 清代的政区与政治 153
一、巴渝政区 153
二、改土归流 155
第三节 区域经济的波浪式发展 157
第四节 川江航运与转口贸易 164
第五节 川东商业都会 169
第六节 城郊手工业 174
第七节 城市社会 178
第八节 区域人口与城市人口 183
第十章 古代文化 195
第一节 教育 195
第二节 文学艺术 199
一、诗歌 199
二、石刻艺术 203
三、绘画与戏剧 209
第三节 民俗 210
一、巫术与祭祀 210
二、民居 212
第二卷 近代史(上)(1876年至1918年) 219
第一章 重庆开埠 219
第一节 英国势力的伸入 219
一、英国对中国西部市场的觊觎 219
二、中英《烟台条约》——英国夺取“驻寓”重庆的特权 222
第二节 重庆被迫开埠 226
一、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英国强迫重庆开埠 226
二、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强迫重庆开埠 231
第二章 西方政治势力的入侵 235
第一节 各国领事馆的建立 235
一、各国领事馆的建立 235
二、各国领事馆与重庆地方政府的勾结 237
第二节 租界和租借地的建立 240
一、王家沱日本租界的建立 240
二、打枪坝各国租借地的建立 243
第三节 外国教会势力的扩展 244
一、西方宗教的广泛传播 244
二、教会的侵略活动及其特点 246
第三章 西方势力对重庆的经济侵略 252
第一节 西方势力对重庆海关、川江航运权、路矿权的控制 252
一、西方势力对重庆海关的控制 252
二、西方势力对川江航运权的掠夺 258
三、西方势力大肆攫取路矿权 264
第二节 西方势力对重庆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267
一、西方势力对重庆的商品输出 267
二、西方势力对重庆的资本输出 272
第四章 近代重庆的第三产业——商业 276
第一节 开埠时期的重庆商业贸易 276
一、开埠前重庆的商业贸易 276
二、开埠初期的对外贸易 277
三、开埠前后重庆进出口贸易的意义 278
第二节 近代重庆商业中心的形成 281
一、对外贸易的发展 281
二、市场商品结构 285
三、商品流通渠道 289
四、完整的市场体系逐渐形成 291
五、商业组织和商品活动的近代化 293
第五章 近代重庆的第三产业——金融业 295
第一节 货币的初步统一和近代货币的出现 295
第二节 金融组织的演变 298
一、票号的膨胀和衰落 298
二、钱庄的产生和迅速发展 302
三、银行成为金融业的主体 308
四、其他金融机构的兴办 311
第三节 金融业的联合 317
第六章 近代重庆的第三产业——交通业 319
第一节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江航运体系 319
一、传统的木船运输业 319
二、轮船运输业的兴起与发展 325
第二节 近代重庆陆路交通及航空业的初步发展 333
一、民间传统陆路运输组织 333
二、公路的初筑与汽车运输的出现 335
三、航空的发端和铁路的拟议 338
第七章 近代重庆的第二产业——近代工业 341
第一节 近代重庆工业的创立和初步发展 341
一、新兴的城市工场手工业 341
二、微弱的机器大工业 354
第二节 近代重庆工业初创时期的特征 360
一、近代重庆工业的产生是帝国主义资本侵略的直接结果 360
二、近代重庆工业资本来源多样化,以民族资本中的商业、金融资本为主 362
三、近代重庆工业资本的投向主要集中在轻纺工业和出口加工工业 364
四、近代重庆工业生产水平较低,以工场手工业为主 365
五、近代重庆工业在四川居于突出的地位,但滞后于商业的发展,在全国居于后列 366
第八章 近代重庆城乡经济关系 369
第一节 近代城乡关系的历史背景 369
第二节 重庆腹地的演变及其特征 371
第三节 重庆城市经济对腹地的凝聚与辐射 375
一、个案分析一:重庆城市对乡村的凝聚——城市粮食供应 375
二、个案分析二:重庆城市对乡村的凝聚——山货供应 378
三、个案分析三:重庆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工业品销售 381
第九章 近代重庆农村经济及其变动 383
第一节 重庆地区农村自然经济的初步解体 383
一、农村手工棉纺织业的解体 384
二、农村商品经济的畸形发展 392
第二节 近代重庆农村经济中资本主义因素的滋长及特点 402
第三节 农村封建土地关系和剥削关系的继续保持 411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继续保持 411
二、地租剥削的继续加重 416
三、商业高利贷剥削的加强 419
第十章 城市社会经济组织 421
第一节 城市行帮与行会 421
一、行帮 421
二、行会 423
三、重庆行帮、行会的特点 424
第二节 移民社会组织 425
一、移民与商行 426
二、移民与会馆 427
第三节 商会和社团 429
一、商会的成立 430
二、商会的活动 432
第十一章 重庆人民的反洋教斗争 434
第一节 重庆教案 434
一、第一次重庆教案 434
二、第二次重庆教案 436
第二节 余栋臣反帝武装起义 439
一、大足人民打教斗争的兴起 439
二、余栋臣第一次武装起义 440
三、余栋臣第二次武装起义 442
第三节 重庆人民反洋教斗争的继续和发展 446
第十二章 维新思潮与改良运动 449
第一节 维新思潮的传播 449
一、宋育仁和《渝报》的创办 449
二、《渝报》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倾向及其特点 451
三、重庆维新运动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455
第二节 重庆总商会 458
一、重庆总商会的建立 458
二、《重庆商会公报》与重庆总商会的政治、经济倾向 461
第三节 重庆绅商收回矿权的斗争 463
一、重庆绅商开展收回矿权的斗争 463
二、重庆绅商收回江北厅矿权 464
第十三章 民主革命的酝酿 467
第一节 邹容和《革命军》 467
一、邹容的成长 467
二、《革命军》的发表 470
三、邹容和“苏报案” 474
第二节 同盟会重庆支部的建立 478
一、公强会的成立 478
二、卞鼒和《重庆日报》 480
三、同盟会重庆支部的建立及其活动 483
第三节 重庆保路运动 485
一、重庆在帝国主义争夺四川铁路计划中的重要地位 485
二、自办川汉铁路与征收路款 487
三、重庆保路风潮 490
第十四章 重庆辛亥革命 493
第一节 重庆独立和蜀军政府的成立 493
一、同盟会重庆支部领导反对端方、岑春煊入川的斗争 493
二、同盟会重庆支部筹备重庆独立 496
三、蜀军政府的成立 498
第二节 蜀军政府的内外政策及主要活动 501
一、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 501
二、对内方针和对外政策 503
三、经济和宣传文教活动 506
四、军事行动 508
五、川东南57州县响应蜀军政府 510
第三节 重庆辛亥革命的失败 512
一、重庆蜀军政府和成都大汉四川军政府的合并 512
二、重庆镇抚府的建立与撤销 515
第十五章 旧民主主义革命在重庆的最后斗争 519
第一节 讨袁讨胡战争 519
一、蜀军的建立 519
二、胡景伊对革命党人的疯狂镇压 521
三、重庆独立及讨袁讨胡战争 522
第二节 护国、护法战争与革命党人的最后抗争 524
一、护国战争的进行 524
二、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护法战争 526
第十六章 重庆传统文化的近代变迁 529
第一节 教育 529
一、传统教育的式微 529
二、新式学堂的兴起 531
第二节 新闻出版 534
一、新闻报刊问世 534
二、出版印刷概况 535
第三节 文学艺术 536
一、新旧交替时期的文学 536
二、艺术概览 539
第四节 史学 539
一、张森楷的史学著述 539
二、地方志的突破 540
第五节 民俗 541
一、生活习俗 542
二、礼仪习俗 543
三、岁时习俗 545
四、方言 546
第十七章 近代重庆文化的新因素 548
第一节 科学技术 548
一、应用科技的出现 548
二、科技教育的从无到有 551
第二节 西方文化的传入及其影响 552
一、西方文化势力的进入 552
二、西方文化的传播 553
三、西方文化的影响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