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目的 1
一 选题的缘起 1
二 选题目的和意义 3
第二节 《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现状 6
一 文献综述 6
二 存在的问题 12
第三节 研究范围、方法和框架 15
一 研究范围 15
二 研究方法 16
三 本书框架 18
第四节 几点说明 19
一 关于资料来源 19
二 关于版本与印次 21
三 关于《毛泽东选集》第5卷 22
四 关于威妥玛拼音 23
第二章 历史回溯:《毛泽东选集》的英译与出版发行 24
第一节 单篇毛泽东著作的英译出版 24
一 新中国成立前单篇的英译 25
二 新中国成立后单篇的英译 29
三 《论持久战》的英译——一个个案 32
第二节 《毛泽东选集》的英译出版 36
一 《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发起 36
二 《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四个阶段 37
三 《毛泽东选集》(6—9卷)的英译出版 51
四 各种毛泽东文集的英译出版 54
第三节 小结 57
第三章 文本内外:多元视角下的《毛泽东选集》英译研究 59
第一节 语言维度 59
一 《毛泽东选集》译本面貌的历时变化 60
二 《毛泽东选集》英译修订的类型分析 70
三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分析案例:“自由主义”的英译 81
第二节 政治视域 86
一 翻译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87
二 《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删节和注释问题 91
三 《毛泽东选集》经典化过程中的翻译参与 106
第三节 翻译策略视角 113
一 《毛泽东选集》英译的基本流程 114
二 《毛泽东选集》英译的特点 120
三 《毛泽东选集》英译策略的历时变化 124
四 《毛泽东选集》英译策略的共时差异 133
第四节 小结 137
第四章 集体话语:《毛泽东选集》英译中的译者群 139
第一节 译者构成与角色定位 140
一 译者构成 140
二 角色定位与分工 142
三 外国译者 146
第二节 《毛泽东选集》英译与佛经汉译比较 153
一 佛经汉译的历史沿革与译场职司构成 153
二 《毛泽东选集》英译模式与佛经译场的异同 160
三 集体翻译方式的传承 166
第三节 译者群主体性探讨 171
一 翻译的主体和主体性 171
二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175
三 译者群主体性的发挥 177
第四节 小结 185
第五章 域外之行:《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传播与接受 187
第一节 《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传播 187
一 译本传播要素分析 187
二 《毛泽东选集》英译本在欧美地区的传播 191
三 《毛泽东选集》英译本在亚非拉地区的传播 194
第二节 《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接受 195
一 实用型接受 195
二 研究型接受 198
三 影响译本接受的因素 202
第三节 国外毛泽东著作英译及其意义 206
一 国外毛泽东著作英译举要 207
二 国外毛泽东著作英译的特点和意义 215
第四节 小结 220
第六章 结论 222
第一节 回顾与总结 222
第二节 创新与不足 224
一 本书的创新点 224
二 本研究的不足 225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226
一 研究中的反思 226
二 后续研究展望 228
参考文献 230
附录 249
附录A 国内《毛泽东选集》(含单篇著作)译事年表 249
附录B 部分《毛泽东选集》英译相关原始文件图片 252
附录C 参加《毛泽东选集》英译主要人员简介 263
附录D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各英文修订稿原稿第1页图片 278
附录E 《毛泽东选集》中“自由主义”一词的英译对照表 283
附录F 爱德乐关于《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第5卷的修订意见稿 289
附录G 伦敦版《毛泽东选集》专名索引 296
后记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