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论 1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8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8
2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41
2.1产业投资增长与发展理论 41
2.2市场结构理论 45
2.3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48
2.4比较优势原理理论 50
2.5要素禀赋理论 54
2.6本章小结 56
3中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现状与态势 58
3.1三大经济圈发展现状 58
3.2三大经济圈发展态势 63
3.3三大经济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3
3.4三大经济圈是带动全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74
3.5本章小结 76
4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合作的现状 77
4.1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含义 77
4.2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特点 80
4.3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对贵州发展的影响 82
4.4贵州在泛珠三角经济合作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 83
4.5本章小结 94
5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模式 95
5.1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现状分析 95
5.2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00
5.3国内外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模式借鉴 105
5.4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模式选择 122
5.5本章小结 128
6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运行机制 130
6.1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运行机制现状分析 130
6.2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运行机制有益实践 132
6.3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机制创新 133
6.4贵州省投资环境考核评价工作机制体系 137
6.5本章小结 149
7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数学模型 150
7.1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机制的数学模型背景材料分析 150
7.2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均衡投资增长模型 154
7.3泛珠三角区域产业投资函数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60
7.4效益指标的确定 163
7.5效益值P的计算 172
7.6区域产业结构效益最大化的求解 173
7.7决策方案 174
7.8本章小结 174
8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保障机制 176
8.1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保障机制 177
8.2建立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拉动经济增长着力点的保障机制 180
8.3建立用“硬”措施打造投资“软”环境的长效保障机制 183
8.4扩大投资领域,鼓励多种形式合资合作的保障机制 186
8.5建立统一对外运转高效统筹协调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的保障机制 188
8.6创新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方式,拓宽渠道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保障机制 190
8.7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和加大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 191
8.8发挥开发区和中心城镇吸引外来投资的载体、示范作用的保障机制 193
8.9加强对外宣传推介,塑造区域产业分工与协作形象的保障机制 194
8.10坚持政府强力推动和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的保障机制 195
8.11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机制 197
8.12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人才保障机制 198
8.13本章小结 199
9贵州省融入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圈的对策 201
9.1建立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圈前贵州的经济格局 201
9.2融入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圈的现实性和发展的可能性 214
9.3贵州与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现状分析 216
9.4贵州与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221
9.5贵州经济与泛珠三角区域产业优势互补的可行性分析 226
9.6贵州融入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圈的政策建议 228
9.7本章小结 236
10全书总结与研究展望 237
10.1全书总结 237
10.2创新点 243
10.3研究展望 243
参考文献 245
附件 攻读博士学位前后与博士论文选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253
附录 261
致谢 288